谈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发展智力必须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时期是发展智力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智力发展,对人的一生有着决定的意义。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形成思维呆板、惰于思考的习惯后,将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才是真正的“误人子弟”。
  关键词 智力发展 数学教学 能力培养
  
  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小学教师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肩负重任的。下面就如何发展学生智力谈几点看法。
  
  一、在新授知识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新授知识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一环,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新授知识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讲解要生动有趣,善于提出思考性问题,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注意边讲边练。这些做法都能发展学生智力,我们应该继续运用。
  发现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需要,而在教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法的一般过程是:a,提出问题;b,让学生根据教科书或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学习和体验。c,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解决问题。自己发现数学的法则和规律。
  发现教学法在运用时,要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要面向中下水平的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满足于优秀生的“发现”,应该帮助中下水平的学生去“发现”;要充分注意直观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具或图形进行观察分析,多动脑,多动手,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问题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发现教学法仅是其中的一种,当然不可能堂堂应用,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二、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口算基本训练中要防止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意义识记、熟记口诀。
  例如,有一个一年级学生很快就熟记了20以内进位加法表,他并没有去熟读全部加法表,而是先记住“对子数”(如6+6=12、7+7=14、8+8=16、9+9=18),然后根据推理方法推出其他加法表。如7+8=?先想7+7=14,因为7+8比7+7多1,所以7+8=15。又如6+8=?先想6+6=12,因为6+8比6+6多2,所以6+8=14,这样就在熟记加法表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缩短熟记口诀的时间,提高了练习效率。从这里可以看“双基”与“智力”两者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为了在口算基本训练中避免不必要的单调重复,可以设计如:填数字、填运算符号、填等号与不等号、速算、口答应用题等多种的练习形式,防止单调乏味,机械记忆。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能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在课堂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堂课应该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目前有些数学课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课内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外练习,把学生的课外休息和游戏时间剥夺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重,既影响了健康,又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课堂练习首先要保证在课内完成,使学生能够安心地在教室里认真思考,认真做作业。
  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要讲究质量。避免清一色的单调练习,今天教加法应用题,练习的全是加法,明天教两步应用题,练习的全是两步应用题。这样练习,看上去练得很多,其实对发展学生智力不利,反而思维僵化。选编练习题要“练新带旧”“新旧搭配”,特别要把容易混淆的概念编排一起练习。教科书中大都是巩固新知识的练习题,新旧知识综合在一起的练习比较少,教师要注意补充。
  课堂练习要提高练习效率,要有重点,练习的时间要花费在刀口上。练习中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可把几种解法都写出来。练习“一题多解”把几种解法都串联起来了,使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动员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地去解决问题,并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这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高一级数学是极有好处的。
  课堂练习最好能做到当堂处理作业,使学生当堂就知道练习结果:哪几道题做对了,哪几道做错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这样做,学生进步较快。做对的有强化作用。做错的有分化作用,并能及时得到订正。练习不能单纯追求数量,搞题海战术,应该讲究质量,提高练习效率,防止单调重复,无效势动。
  
  四、在课外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后,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减轻了,就有可能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既能巩固、加深和扩大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智力的发展。而现在课堂所涉及的数学内容,是古往今来人类对空间、时间认识的结晶,是经典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以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智力开发的全部任务,因而需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来补充。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类比能力、构造模型能力、利用信息能力、决策反应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值处理能力等,大部分都是与数学教育有关的。
  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智力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课内打基础,课外促发展,课内外结合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发展,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 沉浸式教学是国外双语教学领域的一种成功教学法。将沉浸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领域,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性的教法改革。本文介绍了小学音乐课教学中使用沉浸式教学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沉浸式教学法的特点和实施方式,最后讨论了这种教学法对任课教师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沉浸式教学    近年来在小学音乐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大量运用了情境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各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一次创新,是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成功应用的一个典范。除了能够满足传统教学所能够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外,还特别能够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
摘要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关键词 启发式 提供思路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引导”,仅提供思路    启发式教学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一初读组诗引知音rn(播放电影《知音》插曲)rn师:听,这是30年前社会上流行的一首歌《知音》,歌词是这样的,(出示)我请一名女生来读一读.rn生:(读)“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
当我们在努力摆脱“哑巴英语”的探索中,却遭遇了另一种尴尬的困境:偏重听、说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读、写技能的培养。高年级的课堂上依旧充斥着游戏、竞赛,而学生似乎对英语越
摘要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积极而又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要成功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精心的预设,教师要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时的思维状况认真分析的前提下,对学生活动如何展开提前进行思考与设计。  关键词 精心预设 有效引导 高效构建    一、学生活动目标的预设    学生活动是指学生利用学习素材通过用脑“思”、用眼“看”、用“
摘要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教法”本身就包含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动探究”正是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关键词 引导独立 训练思维 掌握方法    一、注重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1 在教学实践中,我尽可能向学生积极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尽可能充分和丰富
摘要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既要加强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不断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要拓宽语文学习空间,改进教学方法,大胆走出课本,走进生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优化    语文教学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尤其重要。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既要加强基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手段也不断地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远程教育是随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日臻成熟,国家着力推广的新型的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