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对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96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听力测试改革后对不同的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内容效果、时间分配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以期在理论方面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反拨效应做出贡献;在实践方面,能够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听力教学做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反拨效应 听力教学
  反拨效应是指测试某种教学方式在学校范围内的结果影响[1]。语言测试反拨效应起步不过十几年的时间,是新的领域。语言学的特点是复杂多样,教学方式也是层出不穷,推陈出新。所以,目前为止,对语言教学反拨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全国性质的测试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考试,由教育部教育司主办,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备受关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对语音学习的后效观察也成为了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重点,其中包括国外专家Baton(1991)、Messick(1996)、Cheng(1998)、Weir(2005)等和国内语言学家李绍山(2005)、唐雄英(2005)等。通过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后效观察和实证研究以及对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对社会产生的宏观影响和对老师、学生心理产生的微观变化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的英语听力教学指明方向。
  考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克服这一影响,我们对后效观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影响考试后效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宏观的因素。大多数的后效观察是从宏观的表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从应试者角度的微观研究例证不足,尤其缺乏对应试者的后效影响的研究。由于测试的对教学影响的时效性,研究者往往缺乏对考试的后效观察,因此需要对正在进行的考试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研究。
  一、研究起源
  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教学大纲和测试理念产生之后,全国大学生考试委员会对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样界定简单的说就是: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目的是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大学英语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方面的能力,来体现改革开放后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特别是综合能力的需求不断提高。“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英语应用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部的副部长吴启迪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很有信心的说到“我们应该看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起到了推进促进作用”[4]。然而,对新的大学四、六级考试产生的后效众说纷纭,大学四、六级考试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正面影响?对教学起到什么样的指导作用?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试图总结出新的四、六级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英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其中听力部分是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听力考试的比例也从原来的20%提升到了35%,其中对话占15%,听力短文理解10%,复合听写占10%。与以往的听力测试相比较,内容更加丰富,体裁更加广泛,语音更加多元化,语速也更快。
  总而言之,四级听力的考试改革较之前要求更高,目的是更好的测试学生的听力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同时力避其潜在的不利影响”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包含下列内容:
  (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作用如何认知?哪些建议促进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对英语教学正面的反拨效应?
  (2)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对学生英语听力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3)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对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产生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如何?
  (4)后效力对不同的学生产生影响的差异
  (5)除了四六级考试以外,影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因素还包括什么?如何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模型
  (1)教学与测试的关系。
  (2)反拨效应的定义。
  (3)反拨效应理论研究。
  (4)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
  (5)反拨效应的发展趋势。
  (6)反拨效应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本文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客观地得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后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研究人员抽取河北工程大学2013级120名本科生,其中男生69名,女生51名。文科学院62人,理科学院58人,共同参加了2014年度6月份全国四、六级考试。结果,97人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23人在500分以上。
  (二)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的获得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这是另一个主要研究手段。笔者综合参考了国内外反拨效应的主要结论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报告等)[10]所提供的相关内容制作了问卷调查内容。此问卷包含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负面的反拨效应;第二,课堂教学状况;第三,模拟冲刺考试状况;第四,就如何促进积极高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给出合理性建议及意见。采用了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方式对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4所院校,问题类型为填空、多项选择及开放式问题,问卷回收率均在85%以上。
  (三)访谈
  为了使调查的结果更加客观,本次实证研究同时进行了面对面访谈的方式。为了确保客观性,采取了录音法。采访对象包括4所研究高校的分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专业任课老师和部分学生等。
  五、研究结果
  考试内容比例上的变化使学生对听力学习上的态度产生了变化。结果显示,大一的学生对新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的重要性持一般的肯定态度;大二的学生认为听力部分重要的人数增多,并且趋于稳定;大四的同学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听力部分重要的人数量最多,持长期肯定的态度。   四级考试的成绩不同,对听力部分的认知自然也不相同,500(四级)分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学习很重,对英语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听力部分更是不容忽视的。新四、六级考试题型出台后,对于500分以上的学生来说,尤其对于听力部分是很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反之,对于成绩在480分以下的学生来说,感觉学习压力大,对听力学习提不起兴趣,认为听力部分太难了,增加了学习负担。
  从老师的角度讲,任课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全英式教学对学生来说,尤其大一学生来说吸收程度、吸收量都是问题。部分被调查的老师反馈说:“大一的学生,由于难以听懂老师所说的内容,从而产生了挫败感、失落感、有时甚至是焦虑”,这绝不是偶然,从调查问卷和反馈信息看,四所高校都存在这一问题。到大学二年级时已经有78%的学生认为听力教学非常重要,由于分值的增加,对听力学习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更加重视了对英语听力的学习。访谈中一位学生这样说:“由于听力分数的增加,使我不得不加大对英语听力学习的重视,大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适应听不懂,随着听力课比重的增加,我慢慢适应了这个强度和节奏,对英语听力的学习也有了信心,成绩也提高了,四级考试我得了567分,其中听力部分220分”。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听力部分考试内容和分值的增加,使得管理者们对听力部分内容越加重视,某位高校管理者对调查者说:“为了适应大的市场需要,我们加大了听力部分教学,喜忧参半”。
  从教材的配置方面来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听力教材的设置不是很满意,学生普遍认为现有教材和四、六级考试内容关系不大。现有教材过于简单,采用老式教材,年头久,更新速度慢,而四、六级考试内容是比较“接地气”的考试反应现实中的生活,题材广泛,语言形式与语言风格内容丰富。所以,听力教材应该选取能够提供更多语种的教材样本,应该采取学生所熟悉的教材,形式风格应该多样化,和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材料,内容应该涉及生活、风土人情等,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从听力后效作用的持续力度来看:62%的学生认为新的四、六级考试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在短时间内会提高听力学习的效果。大三和大四年级表现就会有差异,三年级的学生听力效果呈下降态势,四年级有所缓解,这点证明了考试的后效作用很短。这也证实了“考试反拨作用影响的短时性存在于备考阶段,但在考后就随之消失”[11]全国四、六级考试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验证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学习效果,而不是与学位证挂钩。如果单纯为了考试而参加考试,那么英语的学习就是为了过级,那么英语的学习后效性就会很短暂。因此,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的接触这一语言环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的后效作用才能长期存在。
  六、结论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后效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不同,在不同层面产生了不同的后效作用,过程繁琐,研究历时改革前、教学中和考试后的各个层面,涵盖了各种因素。外语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输出能力。明确这一目的后,管理者要认真研究各个层面、各种因素、制定后效研究的具体步骤,明确任务,使后效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最终实现外语教学的合理性,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为培养合格的应用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本论文为2014年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新题型对听力教学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编号:SQ141033)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办好一所幼儿园的关键在园长,园长素质的优劣、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新的形势下对园长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意识和素质、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园长 管理 角色 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长对幼儿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望。办好一所幼儿园的关键在园长,园长素质的优劣、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幼儿园的
谈心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一个基本功,是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增强班级内部团结,实施有效领导的一种好形式。要提高谈心活动的质量,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谈心之功在于心  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否用好谈心这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主要看有没有责任心和事业心。如果对学生的进步不关心,对他们的冷暖疾苦不上心,必然缺乏谈心的热心,即使问题摆在眼前也是“没什么可谈
期刊
艾滋病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灵长类慢病毒亚属中的一类病毒。由于HIV-1的逆转录酶缺乏3′→5′外切酶活性,使得HIV在复制的过程中不能对错误掺入的
【摘要】像往年一样,每年的9月1日我就会怀着好奇的心情去看看今年我带的“兵”是什么样子。当我拿到分班名单走进八年级(14)班时,一下子惊呆了,班里大部分是男生、女生少之又少。我一数,36个男生、18个女生,男女比例2:1。这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我近3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和积累的经验,很快就让学生走向正轨,并且班里自始自终十分稳定,我也从中获得了许多乐趣,下面就说说我的体会。  【关键词】老师
本论文研究了温度、pH对黄边糙鸟蛤呼吸和排泄的影响,以及在室温28℃下黄边糙鸟蛤窒息点和昼夜代谢规律,温度、盐度、饵料浓度对黄边糙鸟蛤摄食率、滤水率、吸收率的影响,最后研
【摘要】领导人才成长规律只有一条——协调平衡成长规律,运用协调平衡成长规律,可以对领导人才成长过程中人才价值演变的四个阶段即自身价值、使用价值、有效价值、社会价值,作出科学的诠释。并在四个阶段中,注重协调平衡主客体关系并从中寻找领导人才成功的“奥秘”。  【关键词】领导 成长规律 主客体关系 成功“奥秘”  领导人才在成长过程中,从目标选择成才轨迹到成才速度,都很少有主动控制的可能,所以环境和机遇
【摘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新的机制和模式以及独立学院学生不同于其母体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要求我们找到一条新的思路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三个显著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出对策,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 学生党建 学生特点 大学生党员  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