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网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效果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具体理论和方法体系还有待深入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制订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及综合后评价办法,并就推动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网;项目;后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王小军(1975-),男,甘肃兰州人,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红燕(1966-),女,甘肃兰州人,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甘肃 兰州 730050)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1-0086-02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电网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较大,电力行业的投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效果,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电力紧缺时期,往往只注重研究投资总量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而忽视了投资效果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因而造成电力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电网布局、电压等级、电源结构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展电网建设项目的综合后评价,可以为该类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管理部门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目标的实现,减少投资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增强投资的全局观念,树立长远利益目标,从而全面实现投资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1996年国家计委在经国务院同意颁发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正式规定进行项目后评价。据此,原电力部提出了《电力工程后评价管理办法》。2000年原国家电力公司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制了《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实施细则》(试行)以规范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
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国家计委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有关规定,凡列入国家计划建设的国家电力公司系统控股的发、送、变电工程项目都要开展后评价工作。
2005年10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了《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试行)》。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以上文件主要针对后评价的原则、后评价内容、后评价方法、组织管理与实施、后评价报告和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而针对项目后评价的具体理论与方法体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指标体系的制订、量化和社会效益的评价等方面。
针对后评价的原则、后评价内容、后评价方法、组织管理与实施、后评价报告和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原则上系统规范,而针对项目后评价的具体理论与方法体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指标体系的制订、量化和社会效益的评价等方面。
一、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
1.项目后评价工作主管部门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公司系统后评价工作管理和协调;审核各单位上报的自评报告,筛选并确定后评价项目,下达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后评价报告验收;配合完成国资委指定的典型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
2.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实施程序
各单位每年选择1~2个代表性项目开展自评工作,自评价报告在项目投产后6~12个月内完成。国家电网公司根据各单位自评报告,筛选并确定后评价项目,于每年3月份下达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由项目业主委托独立咨询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对项目后评价报告组织验收。
3.后评价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并运行一年以上。
(2)工程完成决算审批及各项审批工作。
(3)具有完整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4.后评价项目筛选原则
(1)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工期长、建设条件复杂,或跨区域(省)的项目。
(2)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或对其他项目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项目。
(3)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立项时所依据的条件(电力市场、系统装机规模、设备供应、电价机制和融资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
(4)项目引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
(5)上级单位指定的项目。
(6)项目选择兼顾各区域电网内适当平衡。
5.项目后评价成果的应用
电网项目后评价成果应成为编制规划和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在新项目策划时应参考同类项目的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设计、制造、施工、监理以及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都要通过反馈对工作进行不断改进。
二、层次分析法在电网项目的综合后评价中的应用
1.基本概念
层次分析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自上而下、由高到低排列成若干层次结构,在每一个层次上按照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表示,利用数学方法确定该层次各项因素的权重值,通过排序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决策。
2.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根据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体系,建立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3.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目标权重
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判断矩阵A=(αij)n×n求出这n个元素相对上层元素的相对权重向量ω=(ω1,ω2,…,ωn)T,将A的列向量几何平均,然后归一化,得到的列向量就是权重向量ω。
(1)
4.计算各评价目标分值
各评价目标分别由一、二级评价指标加权计算得出,权重确定方法同评价目标。一、二级评价指标的分值由评价专家定量化评定给出。
对于各层目标来说,有:
Vi=(ω1,ω2,…,ωn)×(P1,P2,…,Pn)T(2)
其中,Vi为第i层评价得分;ωj为第i层第j个指标权重值;Pj为第i层第j个指标专家评分值。
5.汇总结算项目综合评价结果
将各评价目标的分值加权计算得到量化的项目综合评价结果,便于对建设项目总体情况做出判断。
三、推动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建议
1.提高认识,推动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在开展后评价工作中,涉及到与项目相关的部门众多,后评价能否顺利地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因此,必须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对后评价工作的重视,消除其心理障碍及片面认识,保障后评价的顺利进行。
2.健全后评价结果反馈使用机制
后评价作用的关键取决于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在投资项目和开发活动中被采纳和应用的效果。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在项目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管理中得以借鉴和应用。健全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提供和传送已完成项目的执行记录,可增强项目管理的责任制和透明度,使后评价的评价结果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3.建立后评价人员培养机制
后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对评价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要求后评价人员既懂投资又懂得经营,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因此加强后评价人才的培训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出大批的优秀人才,才能为更好的后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许晓峰,肖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3]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Z].
[4]北京市发改委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办法[Z].
[5]张文泉,王泓艳,程美山.项目后评估方法与项目后评估制度[J].电力技术经济,2005,(10).
[6]和金生,郑春东,陈杭君.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电力建设,1998,(8).
[7]宋宁华.我国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例[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2).
[8]高喜珍,韩洁.公共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08,(1).
(责任编辑:王祝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电网;项目;后评价方法;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王小军(1975-),男,甘肃兰州人,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红燕(1966-),女,甘肃兰州人,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甘肃 兰州 730050)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1-0086-02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项目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后评价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电网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较大,电力行业的投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效果,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电力紧缺时期,往往只注重研究投资总量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而忽视了投资效果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因而造成电力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电网布局、电压等级、电源结构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展电网建设项目的综合后评价,可以为该类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管理部门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目标的实现,减少投资中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增强投资的全局观念,树立长远利益目标,从而全面实现投资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1996年国家计委在经国务院同意颁发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正式规定进行项目后评价。据此,原电力部提出了《电力工程后评价管理办法》。2000年原国家电力公司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制了《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实施细则》(试行)以规范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
2002年,原国家电力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国家计委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有关规定,凡列入国家计划建设的国家电力公司系统控股的发、送、变电工程项目都要开展后评价工作。
2005年10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下发了了《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试行)》。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以上文件主要针对后评价的原则、后评价内容、后评价方法、组织管理与实施、后评价报告和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而针对项目后评价的具体理论与方法体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指标体系的制订、量化和社会效益的评价等方面。
针对后评价的原则、后评价内容、后评价方法、组织管理与实施、后评价报告和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原则上系统规范,而针对项目后评价的具体理论与方法体系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包括指标体系的制订、量化和社会效益的评价等方面。
一、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组织实施
1.项目后评价工作主管部门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公司系统后评价工作管理和协调;审核各单位上报的自评报告,筛选并确定后评价项目,下达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后评价报告验收;配合完成国资委指定的典型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
2.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实施程序
各单位每年选择1~2个代表性项目开展自评工作,自评价报告在项目投产后6~12个月内完成。国家电网公司根据各单位自评报告,筛选并确定后评价项目,于每年3月份下达后评价年度工作计划,由项目业主委托独立咨询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对项目后评价报告组织验收。
3.后评价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并运行一年以上。
(2)工程完成决算审批及各项审批工作。
(3)具有完整的基础数据和资料。
4.后评价项目筛选原则
(1)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工期长、建设条件复杂,或跨区域(省)的项目。
(2)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或对其他项目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项目。
(3)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立项时所依据的条件(电力市场、系统装机规模、设备供应、电价机制和融资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
(4)项目引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
(5)上级单位指定的项目。
(6)项目选择兼顾各区域电网内适当平衡。
5.项目后评价成果的应用
电网项目后评价成果应成为编制规划和投资决策的参考、依据,在新项目策划时应参考同类项目的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设计、制造、施工、监理以及建设单位和管理部门都要通过反馈对工作进行不断改进。
二、层次分析法在电网项目的综合后评价中的应用
1.基本概念
层次分析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隶属关系自上而下、由高到低排列成若干层次结构,在每一个层次上按照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表示,利用数学方法确定该层次各项因素的权重值,通过排序结果对问题进行分析决策。
2.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根据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指标体系,建立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3.构造比较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目标权重
矩阵如表1所示。
根据判断矩阵A=(αij)n×n求出这n个元素相对上层元素的相对权重向量ω=(ω1,ω2,…,ωn)T,将A的列向量几何平均,然后归一化,得到的列向量就是权重向量ω。
(1)
4.计算各评价目标分值
各评价目标分别由一、二级评价指标加权计算得出,权重确定方法同评价目标。一、二级评价指标的分值由评价专家定量化评定给出。
对于各层目标来说,有:
Vi=(ω1,ω2,…,ωn)×(P1,P2,…,Pn)T(2)
其中,Vi为第i层评价得分;ωj为第i层第j个指标权重值;Pj为第i层第j个指标专家评分值。
5.汇总结算项目综合评价结果
将各评价目标的分值加权计算得到量化的项目综合评价结果,便于对建设项目总体情况做出判断。
三、推动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建议
1.提高认识,推动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开展
在开展后评价工作中,涉及到与项目相关的部门众多,后评价能否顺利地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因此,必须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对后评价工作的重视,消除其心理障碍及片面认识,保障后评价的顺利进行。
2.健全后评价结果反馈使用机制
后评价作用的关键取决于所总结的经验教训在投资项目和开发活动中被采纳和应用的效果。这些经验教训可以在项目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管理中得以借鉴和应用。健全后评价结果的使用机制,提供和传送已完成项目的执行记录,可增强项目管理的责任制和透明度,使后评价的评价结果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3.建立后评价人员培养机制
后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对评价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要求后评价人员既懂投资又懂得经营,既懂技术又懂经济。因此加强后评价人才的培训工作,形成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培训出大批的优秀人才,才能为更好的后评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许晓峰,肖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3]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Z].
[4]北京市发改委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后评价办法[Z].
[5]张文泉,王泓艳,程美山.项目后评估方法与项目后评估制度[J].电力技术经济,2005,(10).
[6]和金生,郑春东,陈杭君.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电力建设,1998,(8).
[7]宋宁华.我国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例[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2,(2).
[8]高喜珍,韩洁.公共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08,(1).
(责任编辑:王祝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