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医疗制度得到了广泛推广,其与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加以重视,办实、办好其推广及落实工作。本文分析了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问题;解决对策
自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为新农合)开展以来,各级部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许多新农合政策认识不到位,加上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新农合转诊规定,导致参合农民在城市医院就医时仍然存在转诊与报销难度大的问题。所以有关的医疗机构需要强化认识、建章立制,政府则要严格实施督查与监管,提高管理水平。
一、城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
1.政策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城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领导层并没有认识到新农合政策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不具有长远发展与全局观念,管理水平低,未明确责任到人,只重视个人与医院的短期利益,执行新农合政策时没有真正地惠及参合农民,而是试图投机取巧,根据政策的盲点谋求利益,更有甚者打着“报销农民费用”的幌子串通患者骗取基金。
2.各地缺乏统一的转诊规定
大多数参合病人并未办理办理转诊手续,只持新农合证到三级医院就诊;部分患者拿着当地医院医师开具的转诊纸条或诊断书前往三级医院就诊;一些患者虽然拿到的转院审批表是正规的,但是并未接受当地合管办审批。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农合患者要去当地的新农合管理机构和就诊医院办理手续,为参合患者与医院平添了许多麻烦。
3.参合农民难以转诊和报销
许多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愿意将患者转出,甚至是一些疑难重症的患者也很难得到转诊证明,要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经历许多繁琐的报销手续,花费很长时间以及不必要的路费等。
二、有效开展城市新农合工作的对策
1.深化认识,使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提高
新农合工作的开展与广大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是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认真落实这项政策。城市的各个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深化认识,真正重视新农合工作,将其作为医院的核心工作之一。作为新农合管理的首要负责人,院长需要制定可行性、可操作性高的管理措施,加强内部管理,院方应当和科室负责人、医师等签订管理协议,对其行为准则与规范加以明确,新农合目录之外的药物、超标费用以及过度的治疗、检查和用药都应实行重点限制。同时要加大力度管理住院患者和病房,遵循查房制度,并且要坚持每晚认真落实,认真剖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有关部门应当要求城市新农合医疗机构的工作和领导人员学习新农合的规定和政策,使其认识提高,促进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持续、有序地开展新农合工作。
2.完善制度,使新农合运行机制更加规范
首先各城市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要以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为依据,规定不能住院补偿的新农合病种目录,为出院指征的判断提供依据,并且要确定目录内药品的限制价格,避免患者的住院费用过高,真正使参合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减轻,参考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集中议价采购新农合药品。其次要对患者请假率加以控制,针对参与农合的患者医疗安全意识薄弱、管理不严、随意请假,甚至造假请假条等情况,对请假率实施严格控制,危重患者严谨请假,若患者违规和超标则无法得到补偿。再次,要加大力度调查、审核与控制医疗费用,各定点机构要对患者的单病种费用、自费药品比例、次均住院天数、次均总费用、次均日费用等指标加以统计,按规定处罚违规与超标者。同时要对财务管理实施全面规范政策,将漏洞从源头上堵住,提高基金的安全性。住院收入与门诊收入要全额入账,收取患者的医疗费用时要采用统一的发票,确保真实性,不可弄虚作假。最后要增加财政投入资金,确保各项工作运转正常,并且实施网络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水平。
3.大力督查,使新农和监管措施逐渐完善
首先要加大力度进行稽查和查处。由新农合管理机构以及卫生厅计财、监察、纪检等部门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共同成立督查组,努力建设新农合管理机构的稽查队伍,不定期稽查定点医疗机构,一旦发现有个人或单位存在违规违纪行为,需要及时查处并予以通报。其次,需要强加城市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的责任与工作纪律。定期培训有关的工作人员,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管理,要求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工作责任加以强化,完善并落实患者连带责任追究、出入院登记报告、不定期查岗、电话签到、考勤管理等制度。最后,要制定严格的责任追求办法,严肃处理违规违纪的城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与有关工作人员。以相关的程序规定和法律法规为依据,监察、人事、卫生部门共同制定处罚措施。
三、结语
完善的制度保证是开展新农合的重要基础,是顺利实施该项工作的必要前提。政府有关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需要共同协商、努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新农合工作在城市的开展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培训有关的工作人员,使其系统、准确、全面地掌握新农合政策,真正体会到开展该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以及自身的义务与责任,服务观念增强,为参合农民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高和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2-128.
[2]严姣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2(6):77-78.
【关键词】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问题;解决对策
自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为新农合)开展以来,各级部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许多新农合政策认识不到位,加上各个地区没有统一的新农合转诊规定,导致参合农民在城市医院就医时仍然存在转诊与报销难度大的问题。所以有关的医疗机构需要强化认识、建章立制,政府则要严格实施督查与监管,提高管理水平。
一、城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面临的问题
1.政策认识不足
目前一些城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领导层并没有认识到新农合政策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不具有长远发展与全局观念,管理水平低,未明确责任到人,只重视个人与医院的短期利益,执行新农合政策时没有真正地惠及参合农民,而是试图投机取巧,根据政策的盲点谋求利益,更有甚者打着“报销农民费用”的幌子串通患者骗取基金。
2.各地缺乏统一的转诊规定
大多数参合病人并未办理办理转诊手续,只持新农合证到三级医院就诊;部分患者拿着当地医院医师开具的转诊纸条或诊断书前往三级医院就诊;一些患者虽然拿到的转院审批表是正规的,但是并未接受当地合管办审批。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农合患者要去当地的新农合管理机构和就诊医院办理手续,为参合患者与医院平添了许多麻烦。
3.参合农民难以转诊和报销
许多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愿意将患者转出,甚至是一些疑难重症的患者也很难得到转诊证明,要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经历许多繁琐的报销手续,花费很长时间以及不必要的路费等。
二、有效开展城市新农合工作的对策
1.深化认识,使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提高
新农合工作的开展与广大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是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认真落实这项政策。城市的各个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深化认识,真正重视新农合工作,将其作为医院的核心工作之一。作为新农合管理的首要负责人,院长需要制定可行性、可操作性高的管理措施,加强内部管理,院方应当和科室负责人、医师等签订管理协议,对其行为准则与规范加以明确,新农合目录之外的药物、超标费用以及过度的治疗、检查和用药都应实行重点限制。同时要加大力度管理住院患者和病房,遵循查房制度,并且要坚持每晚认真落实,认真剖析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有关部门应当要求城市新农合医疗机构的工作和领导人员学习新农合的规定和政策,使其认识提高,促进管理的规范化,从而持续、有序地开展新农合工作。
2.完善制度,使新农合运行机制更加规范
首先各城市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要以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为依据,规定不能住院补偿的新农合病种目录,为出院指征的判断提供依据,并且要确定目录内药品的限制价格,避免患者的住院费用过高,真正使参合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减轻,参考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集中议价采购新农合药品。其次要对患者请假率加以控制,针对参与农合的患者医疗安全意识薄弱、管理不严、随意请假,甚至造假请假条等情况,对请假率实施严格控制,危重患者严谨请假,若患者违规和超标则无法得到补偿。再次,要加大力度调查、审核与控制医疗费用,各定点机构要对患者的单病种费用、自费药品比例、次均住院天数、次均总费用、次均日费用等指标加以统计,按规定处罚违规与超标者。同时要对财务管理实施全面规范政策,将漏洞从源头上堵住,提高基金的安全性。住院收入与门诊收入要全额入账,收取患者的医疗费用时要采用统一的发票,确保真实性,不可弄虚作假。最后要增加财政投入资金,确保各项工作运转正常,并且实施网络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水平。
3.大力督查,使新农和监管措施逐渐完善
首先要加大力度进行稽查和查处。由新农合管理机构以及卫生厅计财、监察、纪检等部门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共同成立督查组,努力建设新农合管理机构的稽查队伍,不定期稽查定点医疗机构,一旦发现有个人或单位存在违规违纪行为,需要及时查处并予以通报。其次,需要强加城市新农合医疗定点机构的责任与工作纪律。定期培训有关的工作人员,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管理,要求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对工作责任加以强化,完善并落实患者连带责任追究、出入院登记报告、不定期查岗、电话签到、考勤管理等制度。最后,要制定严格的责任追求办法,严肃处理违规违纪的城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与有关工作人员。以相关的程序规定和法律法规为依据,监察、人事、卫生部门共同制定处罚措施。
三、结语
完善的制度保证是开展新农合的重要基础,是顺利实施该项工作的必要前提。政府有关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需要共同协商、努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新农合工作在城市的开展有章可循。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培训有关的工作人员,使其系统、准确、全面地掌握新农合政策,真正体会到开展该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以及自身的义务与责任,服务观念增强,为参合农民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高和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2-128.
[2]严姣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2(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