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优化路径探寻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yyy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词汇教学的改进探索也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师们面临的重大难题。随着学生基础词汇量的增加,英语阅读需求的不断提高,学生对于词汇的学习记忆进度渐渐不能满足学习需求。高中英语教育者们需要尽快优化词汇教学方法,快速提高学生词汇知识储备。
  1. 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词汇教学现状
  1.1 教材词汇量较大
  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的词汇量相对偏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学习记忆词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即使部分学生能暂时性掌握教材词汇,但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学习,加上部分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前面学习的词汇知识也会逐渐遗忘。
  1.2 忽略板块教学意义
  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通过不同的板块设置来达到教学效果,在每个板块词汇都设有大量词汇学习,还设有word power版块用来完善学生学习技巧,扩充词汇量,催化了从阅读到阅读量再到提高阅读水平的快速发展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个板块的设置意义,将板块简单地练习处理,忽视了其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1.3 教学复杂无趣
  对于学生来说英语知识晦涩难懂,教师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 一味使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机械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学习主动性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 优化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2.1 贴合学情,夯实基础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经验之上的。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学习习惯,掌握学生学习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出科学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案。建立构建主义学习观,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积累词汇,掌握词汇学习技巧,学会分析词汇组成原理,将所学知识不断运用,利用原有的知识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夯实学生学习基础。
  2.2 利用教材,准确切入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译林牛津版教材的板块设置巧妙,教师应充分利用,把学习目的,准确切入。如word power板块中有三种学习形式,一是结合前面单元的学习主体来进行学习,以前文的材料内容围绕展开。其二是利用构成法让学生理解词汇学习方法,如Module 6 Unit 3中就有对difference和unbelievable的学习介绍。最后是通过词族来完成词汇学习,从词汇的意译、应用等来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与运用。不管是哪个单元的词汇教学,都应该围绕该单元的阅读主题来展开,贴合教材内容,进行准确切入,就能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2.3 趣味教学,方法多样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由于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的词汇量较大,学习难度较高,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方法,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一,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对于常用重点词汇结合其用法,结合例句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词汇意思及考点内容,对于不常见的生涩词汇简单讲解即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其二,遇到较长的词汇,可以进行趣味联想,将词汇拆分学习。如“Miss”一词,在单词大写时译为“小姐”,小写时就是“错过”、“思念”的意思。可以将这三个意思进行有趣的组合,即“错过”一位“小姐”,很“思念”她。简单的联想结合就可以让那个学生更快速地记忆单词,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其三,结合语境进行理解记忆,对于重点词汇的用法记忆,相同意义的词汇在用法上却有不同,教师讲解时应结合例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proper”和“appropriate”都是“正确的”意思,但“proper”在用法中强调的是事物的正确性,而“appropriate”强调的是恰当、适宜性。对于这样同义但用法不同的词汇,结合语境举例进行学习会更加生动形象,更有利于学生掌握。
  3. 总结
  综上所述,译林牛津版英语教材的制定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题材广泛,知识容量大,对于高中英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根据知识的难度灵活制定教学方案。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点讲解知识内容、丰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1] 高瑞梅. 新课改环境下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浅析[J]. 语数外学习(高中英语教学), 2014(07).
  [2] 崔小娟. 浅析牛津英语译林版教材中的词汇教学[J]. 新课程导学, 2013(3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几个重要方面。写作在高中英语中所占的分值是相当大的,可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在平时的练习中用很短的时间飞快地进行写作,可以说基本上是对所给的提纲进行翻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精彩之处,更说不上是独具匠心。教师对于作文的评论也并不细致,并没有一句一句地进行修改,直接给学生批改一个分数。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写作
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下,英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来适应学生不断提升的英语学习要求。探究教学方法是新型的教学方法之一,是将教师和学生进行结合,形成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引导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增强学习体验,增加学习动力,在不断地进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力,增长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英语学习更加灵活高效。  1. 课堂导入进行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的导入环节是这节课能否吸
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必须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额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  1.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误区  好的教学理念是训练学生理解,并最终能够运用美国人的逻辑思维去表达。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大多中国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掌握一些语言,只要学会词汇
1. 引言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随着新课标改革对加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通过英语语法的教学和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运用水平的提出,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英语语法教学模式单一。它首先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学生被动地接受语法规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次,传统的语法教学忽视了语言形式学习中复杂的心理过程,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没有持久影响
本文从建构主义角度出发,以高中所占比率最大的阅读课型为例,通过若干教学片断谈如何结合显性文化学习和隐性文化学习途径展开文化导入。  1.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人类主是主动通过自身的经验和背景主动构建并理解客观存在的世界。基于这样观点的指导,刘学惠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 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中倡导文化教学也应注重隐性的路径。从内容上看,不同于显性路径,隐性路径的文化学习并不独立于语言学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