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焰:遗民考古以方以智为线杂志(节选)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丹, 安徽歙县人,出版有诗集《风物拼图》《方言》《考古杂志》等六种。现居合肥。
  南渡凑泊
  城池接连失守,像多米诺骨牌般
  染指惯性,扇形的边境线多么
  像是满族的巨弓,没有缓冲
  回旋的地带,我失落的阴影面积
  在版图畏缩的过程中膨胀,
  “回音的稀薄正是沮丧的源头”。
  一段残桩绊倒我,而暴民的斧钺
  揭露我的踝骨,经过没有炊烟的
  扬州之后,我发现所有的道路
  全都簇拥着南京城,这条艰窄的路,
  它克制,一如我短暫的仕途。
  隔着长江,雨点的箭矢卸掉制动器
  压迫着城门,圆钉脱落的鼓皮
  和僵直的旗幡在戴着高帽的宦官
  的组织下还击越过江面的矢雨。
  “阮集之从不伸出双手,我猜他的
  腋下早已备好了措辞恭敬的降书。”
  在残局的颓败中,寄身于一枚
  内核腐烂的果子是种不良的预判,
  在权力的污池中短暂地滞留,
  在动荡与喧嚣中,他人不齿的
  构陷也让我羞愧。也不必美饰
  狭隘而无能的新王,“复仇仍是
  宫廷的风尚,尽管对岸的号角
  直抵眉毛。”这是一艘漏水的船,
  为了保全花瓣,我一再退让,
  投宿西湖的路上,我捡到一颗
  骰子,它的表面刻着六种结局。
  陈子龙:在西湖重逢
  密之,穿越江左满是污点的荆丛
  我们重逢于西湖。就在那你我
  初遇的仲夏,我折服于你落纸生花
  用晚霞改装了当日的北高峰,
  尽管我们学诗之道上略有分歧。
  如今,我将残缺的疆域图贴于
  客舟,让它也尝尝乌托邦的苦涩。
  我痛恨偏安的新帝,因此烧掉我
  报废的经世诗稿。“西湖是临时的
  中转站,它因为痛苦的重叠而
  变稠,像是淤血。”我们像寒蛾
  麇集在由湖水虚构的月亮周围,
  “渐深的云朵映在水上,像层灰。”
  它虽然精通圆缺的变化,但不提供
  心法。戏台空了,张陶庵已落入
  贫困,他裁云剪水缝制寒衣,
  假装逍遥。乌桕的红叶随着波浪
  在前进的逻辑假象里上下起伏,
  一如我们的扁舟,但波浪真的
  在赴死,跃向岸的悬崖。痛苦
  在巅峰之处被言辞重复,放大了
  你我的失落;另一片叶坠落,
  拒绝腐败以轻薄之身给炉火补给,
  “树叶退尽,西湖处于悲哀之中。”
  密之,如果这不是最后的合影,
  但愿重逢时我们不必相拥哭泣。
  “月照故人心,告别最艰难。”
  乌云在我们不间断的惋惜中变浓,
  星星投湖自尽,西湖黑暗一片。
  失明的北高峰伫立像受缚的天使般
  虚缈。“雪就要来了,你得连夜
  起程,以免在雪地上留下航线。”
  “无论雪怎么变节,西湖都不会
  挪动它崇古的脊骨。仿佛它的
  使命就是兑现你未竟的天赋。”
  今晚,雪的另一个名字叫告别,
  它将铺满西湖以外的露地,湖水
  继续据守着湖床,没有避让的
  意思,“西湖像个不妥协的伤口”。
  岭外流离
  背负太多的合影,我是痛苦的
  交集。远离故国被雪挤压的
  领土,我是不可攻破的飞地,
  我的脚掌就是流动的国土。
  “大庾岭保护着我的时空知觉。”
  让我有机会寻觅避难所般的
  岛屿,一座与政见绝缘的岛屿。
  不似我膏粱的早年,流寓中
  我没有行李的沉滞,踮足而行,
  像走在雷区,回避乱军的礁石,
  “我多像一根受潮的火柴”。
  一路往南逃避,纬线被日照
  拉伸,并因蘸满雨滴的焦虑
  而变低垂。“逃亡是为了维护
  方言的纯度”,它时刻提点我
  无论坐卧都要面北,乡愁的纺锤
  变细,它包含一种不求回报的
  牺牲,类如母爱。“时常温习
  方言能消解部分痛苦。”苗地的
  阁顶比江左一带的要陡斜得多,
  因为频仍的雨水,四时无误地
  席卷我,好比无数个冰冷子夜,
  我模仿虫蛾,用最小的刻度呼吸,
  内心的灰暗笼罩着群山,它们
  在长夜的威迫下变矮,加入
  血统的没落。甘蔗露出最新的
  关节,它自学获得了断代的能力,
  坏消息逆行,像是忠告,它们
  命令我沉默。我在植物伦理的
  引导下隐逸,研制一个良方
  医万古愁。“时间镂空我的意志
  之柱,不曾有歇”,但嗜血的
  八旗兵不留盲区的辐射逼迫我
  披缁,栖托山间,“中兴的时机
  在激情的淡薄中消逝,沦为幻觉”。
  钱澄之:不与龙同眠
  我松开拳头,从冠帽回归至山陵
  裹挟的田间,用手掌重温山水的
  绵延,像名因伤退役的将军
  怜悯自己的旧疤。“我逆行返回   灰烬之下去取一粒本原的珍珠。”
  我用旧尺度裁量风物,看山林
  掉漆复又返青,从不露出悲哀。
  现在,我终于可以扮演我自己,
  在专为死亡制作加冕服的裁尺
  从桃树内取出之前。但万物提醒
  我的本能,不能删除的沮丧
  混夹在淤泥之中,农夫的长辫
  積蓄了普遍的动荡和赤贫。
  “这一定是饱受诅咒的山河”。
  清晨,我在自家的田间来回
  独步,裙边嵌上了无名的薤露。
  我种山种水种谷物,杜撰炊烟
  覆盖权力遗留在草尖的腥味。
  夜晚,我铺纸建筑祈祷和回忆。
  “回忆是长夜的另一个通气孔。”
  有些朋友改掉了易怒的毛病,
  就像衰老的云朵并不能兑现
  雨滴的锐志。密之,你来得正好,
  面目不改的龙眠山埋着我们
  不可复原的往日,我总觉得你
  像张波斯地毯般庞杂。我早已
  不与龙同眠,否则浣女的釉面
  会无端回潮,析出旧的面孔:
  那些殁命的朋友,被囚的朋友,
  被笼络在对襟马褂里失节的
  败类,是他们引导权力的锤
  将你我击碎为不能相连的群岛。
  觉浪道盛:托孤
  抛弃了参照物,我从森严的人群
  返回,“人群即绝对的日常。”
  学会由察时到时时,在气数的
  变易之中观察糠秕两极的距离。
  将近逝年,我的同侪不在悬赏榜,
  就在讣告帖,不断移动的扇形
  边境线抽笞着我,严苛的气象
  迫使危弱的香柱催促我寻找法嗣,
  识得灰烬的人。“日月争着发酵,
  道即使无法被冒领也令我担忧。”
  我因惯用秃笔写字而落入文字的
  监狱,词语是我的归宿,所以
  我并不急于从中脱身,“监狱也是
  一种道场,一份加持。”在那儿,
  你头次见我,我在监室的屋椽下
  接瓦缝间漏下的雨滴给雪人投食,
  推算晴雨表,你瞬间看懂了我
  拳头里握着空,“木枷源自树木,
  而树木在长夜里是没有起原的。”
  你也看出监狱有无数的侧门
  而我不想动用它,你甫启齿,
  口音耳熟像位故人,你没有发觉
  我沸腾的心。所有的访客之中,
  只有你适时地忘掉了来时的路。
  你也曾居夷处困,面如残月,
  有立人极的相貌,你向我交出
  经世的心,在秩序的引力中完成
  自救。我还你一剑,脱去枯死的
  枝蔓,佛道垂怜你。当心异见时,
  方能将桃枝嫁接在李树上。
  “怨即复苏,由怨入正,照亮
  魑魅,照出你的豹变。”是时候了,
  所以我当日招你入室传灯,更像
  是在托孤,你当成为一座拥有
  三极的天体,有缁衣为你铺好
  退路。从此,你不必再伪装成旅人。
其他文献
“启发”是一个复合词,“启”与“啓”同源。“启”,从“户”,从“文”,意为用手打开窗户。“啓”指称教学,用言语打开心灵的窗户,联想起了作用。“发”,射箭,取“发”的引申义,从学的角度进行。“启发”兼顾了教和学的两方面,教者启,学者发。把“启”和“发”两个语素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词,指称了教学的行为和效果之间的关系特点。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制不复也。”孔子的“启发”教育思想
中国人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认为自己所倾慕的人处处可爱,是世界上最美的,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从客观的角度评价都很平常。这在心理学上叫晕轮效应,而这种晕轮效应在文学的创作和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人眼里出西施”妙就妙在“眼里”二字上。这“西施”不是由心里想出来的,而是眼睁睁“看”出来的,它是一种知觉!知觉为何有这样的特性,而且一定要是“情人”的知觉呢?这牵涉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两个方面,
一座山或一座城  都不是怀念或失眠的借口  想要分清黑白  却如野马和飞鹰纷战  大彻大悟  是解脱还是软弱的借口  是意志还是表象  无穷的欲望,无休的时间  天空轰鸣  当黑夜无法降临,一切归零  睡吧,此刻言语  晦暗无力,人  借夜的长袍,化茧  生御风的双翼  回到海的深处  没有沉入漩涡的必要  让风走吧  它回归南方  回归海的温柔  倘若漩渦是一种拥抱  让鱼变成人吧  我们在赶路
“东方古乐之都”随州,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编钟”的出土地,是千年古邑、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南郊擂鼓墩山脚下的涢水之滨白云湖畔,有一处粉红色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气势非凡,若隋侯珠般璀璨耀眼。她,就是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在春光明媚、柳絮飘飞的三月,《语文教学与研究》特约编辑生昀慕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钟克云先生。  生:钟校长,你好!我一走进曾都一中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名贵
我国古代写诗讲究“造境”,论诗轻“意象”而重“意境”,其实意境就是情与景的浑融妙合。因此,我们读诗,有必要分析情、景,进而深入并体味意境。从课文看,古代诗词曲“造境”时情与景的结合呈现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一是先情后景,写景烘托。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以抒情开篇,然后辅以写景。分别时分,正当暮春;东风无力,百花凋残,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就把“别难”之情,写得摇曳多姿。
栖乌  午夜钟声仅用于“当——”敲击我的脑壳。散去猛虎若干。不能完全,高温和两具高温,像浮云般沉转你唤我老疯子吧,要什么可否、可否。尽去撕衣裂带我眼睛里的红纶,你要对开,三开,四开?或红纶与我转瞬而逝的茫茫弹性与光滑。或你的牙齿与一肩带任由众生惶惶西去。栖乌惊起,回音潺潺。  和解之词  一些预感式悲剧微尘般漂浮在黑暗中,它们欢快地黏结,和碎化,随意寄生。我往常独自啜饮的轮廓,模糊,如此敏锐。此时
1  在古老的迁徙中  河流的冲刷  带来丰厚的土壤  他们都是移民  像河沙一样的移动  属于同一个考古层  在这里最古老的水稻  获得重点保护的词语  而特别硕大的头颅化石  就像老照片捕捉到了  特别古老的光芒  2  在你之前在我之前  家在花蕾绽开的雨后  也在头顶变得宽大  它的栏杆如同鸟巢错落美丽  榫卯就像手臂挽着你我  并一个比一个长得牢固  这些直立的语言  这些建筑的始祖  
当我歌颂长沙正月初二的浓雾  浓雾已经散去,我站在阳光明媚的  浏阳河堤斜坡。当我歌颂爱情  其实不过是看见青草与苔藓  由此想象春天的样子  如果你看见我,我想说,这是我影子  真实的我什么也没说  我始终缄默。内心淡淡不安的怀乡歌  一直不曾吟唱出。我说我是枝头寒蝉  放弃更广远的季节,只抱紧怀念与孤傲  我信服勒内·夏尔,服从并不存在的神  才能巧妙抵达事物存在的深处  譬如果核内部柔软的舌
分析人物,我们必须把握人物的身份地位。《祝福》中鲁四的身份地位文中有具体的交代,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鲁镇人心目中的“鲁四老爷”,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乡绅。基于这一点出发,分析鲁四这个人物也就不难了。    一、一个“骂”字了得    文中对鲁四的语言描写主要是通过“骂”字来体现的。  一骂新党。这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我和“四叔”鲁四见面时的一段话:“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
过河  天气太好。这阳光  融化的蜜糖在三月的罐子里  沸腾了。鼻翼上绒毛让风向南吹  从不同的地方,渡同一条河  他突然想把所有长花纹的石头  都搬出来晒晒。再藏进河底  凤凰  在满树开放的梧桐花里看见凤凰  向我飞来。并非忠义仁德的鸟王  杜甫挂在枝上忘了收回的那颗牙  而是作为黄昏里的光团,向我飞来  的凤凰,在千百小喇叭紫色的合奏里  我一抬首就吞咽了它。不啄生草的尊贵  五彩备举的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