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009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主动搜集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在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语段。
  3.关注单元整体编排,明晰阅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不动笔墨不读书
  1.根据提示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把自己体会到的英雄气概写在书上,可以是几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两句话。
  2.黄继光的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你對课文中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了疑问,查找资料后了解了哪些历史背景知识,尝试着在书上做标注和记录。
  比如:抗美援朝战争和上甘岭战役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是“特级英雄”?“597.9高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为什么说在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设计意图:课前自学有两个任务:一是自读体会,抓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英雄气概,这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和巩固,重点要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体会,而不是做“搬运工”。二是自问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主动搜集和了解本课学习必备的一些历史背景知识,以更好地体会人物英雄气概。)
  二、快问快答,图文对照知背景
  1.这是一个和战争有关的故事,涉及一些基本的历史背景知识。你在课前阅读的时候提出了哪些问题?都解决了吗?下面进入我们的快问快答时间。
  2.学生相互提问回答,教师适时追问补充。(比如“597.9高地”,因为没有名字就用其高度命名,这样的阵地易守难攻,如果不趁着黑夜攻下主峰,到白天敌人反攻,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很容易丢掉。)
  3.有人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战役开始的。课文一开头也告诉我们“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让我们在一组数据、两张照片和四个句子中进一步感受和体会这句话。
  一组数据——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调集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两张照片——上甘岭表面阵地被炸为焦土、上甘岭战役后敌人遗留下来的炮弹壳照片。
  四个句子——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
  (设计意图:战斗英雄属于烽火连天的战场。那个残酷、壮烈的现场与学生有些遥远,通过课前搜集和课上交流,让学生适当了解历史背景知识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快问快答”的师生互动,让知识学习变得饶有兴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积极分享交流的习惯。一组数据、两张照片和四个句子的穿插阅读,则是考虑四年级的学生认知仍以感受性为主,重在让其静心体会“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为体会人物英雄气概打下基础。)
  三、交流想象,品读言行得气概
  1.走进课文、走近黄继光,去听一听他曾经说过什么,去看一看他曾经做过什么。(学生朗读汇报第5、6、8、9、11自然段相关语句,教师引导梳理黄继光的主要事迹:请求任务,匍匐前进,拉手雷炸火力点,用胸膛堵住枪口。)
  2.聚焦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人物的品质。学生小组交流预学批注,然后全班分享互动。重点预设——
  (1)抓住“愤怒地注视”“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体会黄继光的必胜信心,勇敢无畏,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敌人的仇恨。
  教师适时追问:回想黄继光请求任务的表情、语言、动作,哪一个字让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他扑面而来的英雄气概?(“喊”)是啊,这一喊,喊出了什么?(黄继光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危难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在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2)抓住“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永不退缩,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
  教师适时引导:请同学们再仔仔细细地读读第7~8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炮弹在四周爆炸,子弹在耳边呼啸,呛人的浓烟,燃烧的烈火,战友的尸体,遍地的弹壳……)“匍匐前进”是要把腹部紧贴着地面爬行,主要靠的是肩部和腿部的力量。现在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你能想象到前进的艰难吗?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发烫的地面,忍痛的表情,一路的血迹……)你觉得是什么支撑着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
  在充分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7~8自然段。
  (3)抓住“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体会黄继光不怕牺牲,勇者无惧,英勇善战,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在体会三个感叹号的丰富内涵后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4)抓住“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体会黄继光奋不顾身,全力以赴,视死如归,以身殉国的伟大品质。
  3.回到整体,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黄继光语言和动作的语句。
  就这样,一个“喊”,一个“爬”,一个“站”,一个“扑”,让我们感受到了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光辉形象和伟大品格。此时此刻,你觉得英雄就是——(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比如: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生死关头的视死如归,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无限热爱,毫不犹豫地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生命……)
  (设计意图:对人物形象的体会不能流于贴标签式的浅表面,也不能陷入挤牙膏式的死胡同。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首先要尽可能还原那个硝烟弥漫、战火肆虐、生死攸关的朝鲜战场,借助课文由远及近、见微知著地想象场景是阅读策略。其次,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外显的语言和动作,深入内心去追问和深思:这一“喊”喊出了什么?是什么支撑着他“向前爬”“站起来”“冲上去”?连续三个感叹号究竟在感叹什么?最后,对人物英雄气概的体会还要有整体感。“你觉得英雄就是——”这是一个开放且自由的表达设计,如此教学将成为一种对话,而不是教师碎片化的盘问,更不是用成语或四字词语的限制与逼问。)
  四、延伸阅读,天光云影共徘徊
  1.自学提示中希望我们“再读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和同学交流”,那我们还可以阅读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呢?回顾本单元整体编排:三首古诗、两则文言文、一篇外国小说、一个战斗故事、两篇阅读链接……看看你有什么启发。
  比如:古诗词中的英雄,历史上的英雄,国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革命年代的战斗英雄,探秘宇宙太空的航天英雄,生活中的平民英雄,“最美逆行者”抗疫英雄们……
  2.明确阅读任务,准备举行一次主题阅读分享会。要能讲述英雄人物故事,分享最让自己感动的语言和动作,最后真挚地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设计意图:以读引读,打通课内外,让儿童阅读从教材中一个个“例子”延伸开去,真正向四面八方打开,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根据略读课文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在单元整体回顾中开掘阅读思路,明晰阅读内容和任务,这样引得英雄人物主题阅读的“源头活水”,课外阅读就能走得更远、更实了。)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初中音乐活动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节奏乐、音乐游戏及舞蹈等。这些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修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应从培养学生的健全个性和完美人格出发,全面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笔者结合实践,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索。    训练科学唱歌的方法    在中学的唱歌课和歌咏活动
摘 要 随着“互联网 教育”的飞速发展,智慧课堂正以崭新的智慧教育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智慧实训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职业学校课堂信息化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方向。以实验校五年制高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课程为例,分析智慧实训课堂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具体探索智慧实训课堂的教学活动模式。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智慧课堂;智慧实训课堂;教学资源;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有趣的课,课题的名字叫——  生:(齐)朱德的扁担。  师:老师读课文,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画下生词。我说怎么画,你们就怎么画。  (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分别用符号“□”“△”“○”标注生字词。)  师:刚刚画下的词语,你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老师再读一遍课文,这次不需要大家动手,而是动脑。我随时会插入问题,你们可要注意听啦。  师:1928年,(停
摘 要 阐述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蓝墨云班课为载体,构建全时空、多维度的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从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成绩,提升实验课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蓝墨云班课;高职;药物制剂技术;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虚拟仿真教学;智能虚拟实训仿真平台;教学资源
摘 要 现阶段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实施项目化教学,这是一个全新的变革的教学方法。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类专业坚持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整合为应用化学基础,用模块和项目做框架,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化学基础;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我来自湖北,周奇兄是湖南人,能在东莞共事十多年,实在是缘分。当然,于我而言,更觉得是幸运。因为年龄相仿,且都是爱语文之人,共同话题自然不少,久之,便成为挚友。提起周奇老师,印象最深的如其名——奇!  奇遇——名师,就在身边  我从教之初,恰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免不了要承担各种比赛、汇报、研讨等公开课任务。我与很多年轻老师一样,每次接到任务时,便在网上看视频、搜教案,希望从中找点“灵感”
摘 要 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劳动精神为背景,以农业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课程在涉农院校广泛开展。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分析目前农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实例,阐述项目教学在此类课程中的创新应用及效果,为农业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项目教学;农业实践课程;劳动教育;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
学生学习写作,常常有三种状态兼在:一是在任务中,习作是一次目标清晰的学习任务,必须攻克它,完成它;二是在训练中,这样的习作任务已经不止一次遭遇过,只不过任务情境不同,侧重点不同;三是在角色中,每次习作是为了实现一个具体角色担当,为了演绎这个新角色,需要责任和智慧,更充满着趣味和挑战。前两种状态,是身体之外的教学附加,常常让学生叫苦不迭,而第三种状态则是内心的渴望,饱含游戏色彩,则让学生欲罢不能。统
一、聊天课堂的概念浅说  “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谈天”,轻松、自然、平和是聊天的主要特征。课堂中的“聊天”,指的是师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展开对话与互动,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的共生共长。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聊天”的意义就在于把学生带入一种真实的交往情境。因为儿童语言能力的最初习得依托的并不是刻意的“教授”,而是自然状态下的对话与交流。把儿童从小学习语言的方式迁移到语文教
为规范市场,扶优扶强,扩大优秀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推动创名牌产品,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继续开展向各级各类学校、采购招标单位以及其他用户推荐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活动。现将2009年度推荐产品(见附件一)予以通告,作为采购和招标的参考,望招标采购部门在招标采购过程中能优先采购推荐产品。  由生产企业申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主管单位把关,经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依据必备条件进行预审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