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影响因素偏倚校正下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安全性.方法:选择经本院实施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7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研究时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35例)及实验组(35例),通过校正诸如性别、年龄、妊娠周期、体质指数、药物剂量、注射部位等药物影响因素偏倚后,予以常规组病患生物合成人工胰岛素进行治疗,予以实验组病患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每组病患用药前后血糖相关指标、胰岛素功能指标;并发症总出现率.结果:用药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52±1.20)(%)vs(8.23±1.29)(%)、(4.19±1.12)(mmol/L)vs(5.27±1.29)(mmol/L)、(6.43±1.26)(mmol/L)vs(7.96±1.52)(mmol/L)];用药后实验组C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对照组更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则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2±0.41)(ng/ml)vs(5.45±0.75)(ng/ml)、(1.57±0.42)vs(3.19±0.60)、(87.35±9.15)vs(64.89±7.41)];实验组并发症出现率为2.86%,相较于常规组的2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病患采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其胰岛素功能,同时并发症较少,可满足临床对用药安全性的需求,发挥一定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