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高校MTA案例协同创新研究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學是MTA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案例的开发与教学是多方协同进行创新的结果。具有MTA资质的海洋高校由于靠近海洋,其所在城市具有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资源,因而可以开发出有海洋旅游特色的教学案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中心地处三亚,结合其自身资源禀赋与当地旅游业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和MTA案例开发,可以为其他高校的MTA案例开发与教学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海洋高校;MTA;案例;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1-0179-04
  MTA是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的缩写,即“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近年来,全球和中国的旅游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保持着较高增长率。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的杰出代表,已经成长为中国支柱性产业之一。因此,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对MTA这样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在MTA的人才培养方式中,案例教学是一大特色,也是一种重要方法。
  滨海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海洋(sea)、阳光(sun)、沙滩(sand)被誉为最具滨海旅游特色的3S,引起无数游客的向往。海洋高校具有发展滨海旅游的独特优势,海洋旅游的相关案例在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教育中心为例,由于地处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其课程设置、案例开发、案例教学与内陆高校的MTA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自己的海洋特色。
  一、海洋高校与内陆高校的MTA课程比较以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课程分析
  按照MTA教指委的要求,全国近百所高校的MTA教育都必须包含2门公共学位课(即政治、英语)以及7门旅游专业学位课,其余课程由各高校自行设定,但总学分不能低于32学分。
  可见,无论是海洋高校还是内陆高校,MTA教指委所指定的这9门课程都是要开设的,它们被视为核心必修课程。不同的是,各培养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来确定自己的方向选修课,围绕专业方向开设方向选修课程。通常情况下,内陆高校是不会开设海洋旅游相关选修课的。海洋高校与内陆高校的资源禀赋不同,因而在方向选修课程就体现出差异来。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其MTA课程就在选修课中出现了“海洋旅游”方向,其具体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的核心必修课完全是按照MTA教指委的要求来开设,2门公共必修课与7门专业必修课的学分与《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规定相一致。7门专业必修课的授课时间均为32学时,即4天。这4天中,有1~2天时间为实践课内容。
  由于专业方向分为“休闲度假旅游”“海洋旅游”“文化旅游”3个方向,因此学院给这3个方向分别设置了4门专业选修课。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必须至少修满4个学分。此外,学生还需要在公共选修课中选择合适的课程,以保证总学分达到最低32学分的要求。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教育中心为了更好地把握海南旅游行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4月13日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简称“413讲话”)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简称“中央12号文件”)展开深入学习。为了让这个目标与人才知识结构匹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教育中心在2018年5月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改,将习近平总书记的413讲话、中央12号文件中提到的“国际旅游”“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全域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文体旅游”“健康旅游”“邮轮旅游”“海岛旅游”“医疗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旅游酒店”“体育旅游”“赛事旅游”“节庆旅游”等旅游关键词纳入课程设置方案的考量范围,并在新设的选修课中加以体现,以实现MTA培养工作与海南本地旅游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以基地建设促进海洋高校MTA专业实践与案例开发
  海洋高校MTA案例开发,涉及MTA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协同共建问题。按照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的建设要求,每个MTA培养单位都必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且实践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1/3。通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能大大增加MTA研究生深入企业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对各门课程的案例开发是大有裨益的。
  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教育中心为例,其研究生培养采用“1+1”模式(1名校内导师+1名行业导师),构建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导师组。与三亚蜈支洲岛文化旅游区、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三亚宋城千古情景区、亚龙湾国际玫瑰谷、亚特兰蒂斯酒店、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有限公司等著名旅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并聘请这些基地的高管担任行业导师。一些著名的涉海旅游企业,将是未来实践基地重点发展的对象。目前,部分实践基地及其对应的案例如表2所示。
  三、海洋高校MTA案例教学中的协同创新
  如表3所示,案例教学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更加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师生间的互动,是一种不规定标准答案的情境式教学。所以,案例教学与结构固定的传统授课相比,协同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海洋高校MTA案例的协同创新主要有3方面:一是团队搭建,二是信息分享,三是创建海洋特色。
  在团队搭建方面,需要构建由校内课程组与校外实践基地高管人员组成的案例开发团队。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根据MTA教指委规定设置的7门旅游核心必修课程各自成立了课程组。每个课程组由2位授课教师及1名助教组成。在进行案例开发前,课程组先进行内部讨论,制定好到景区的访谈计划与责任分工,再由MTA教育中心协调好后前往景区,对景区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访谈调研。具有海洋特色的实践基地蜈支洲岛共有3个团队,开发了3个不同的MTA课程案例。“旅游营销”课程组开发了“‘海南有个蜈支洲岛’的营销之路”案例,“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课程组开发了“蜈支洲岛景区——旅游地生命周期创新实践”案例,“服务管理”课程组开发了“海岛旅游的模范标兵——蜈支洲岛旅游景区”案例。   信息分享方面,需要校内与校外、教师与高管、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信息传递与表达。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为例,不同课程组的教师先进行内部的信息沟通,避免选题或内容的雷同;课程组教师与所选案例的高管对案例目标与所需信息进行讨论,在案例单位允许的内容范围内进行案例编写;授课教师与MTA研究生在课堂上进行案例研讨,根据学生反馈不断修改完善案例;授课教师在课下通过微信学习群等网络工具与MTA研究生分享更多案例或最新理論,启发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发现更多案例素材,参与到新案例的创作中来。
  在创建海洋特色方面,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海洋型景区或滨海酒店等旅游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我国海洋高校不到10所,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排名与著名高校的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如果能围绕海洋旅游特色开发出高质量的MTA案例,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例如,国外的巴厘岛、普吉岛、济州岛都在海岛旅游业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功,同样发展海岛旅游的三亚蜈支洲岛自然成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重点案例研究对象。地处海南陵水的5A级景区分界洲岛虽然不在三亚,但也将成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来的案例研究重点。近期在三亚海棠湾开业的顶级海洋特色酒店亚特兰蒂斯酒店,已经成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MTA教育中心的实践基地,不仅接待了几批MTA研究生的考察,也已成为极具代表性的MTA案例研究对象。
  四、结论
  海洋旅游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国内近百家具有MTA培养资质的高校中,拥有海洋旅游相关实践基地的却很少。因此,海洋高校发展MTA教育应该扬长避短,将海洋旅游相关课程作为重要特色内容加以建设,尤其要加强海洋旅游类案例的建设。
  案例创作需要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单靠高校教师难以完成,需要在课程组、企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创新。案例的教学需要授课教师与MTA研究生开展互动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案例的不足之处,促进案例的完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南开大学MTA.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EB/OL].(2011-09-08)[2018-09-20].全国MTA教育指导委员会网.http://www.mta.edu.cn/2011/0908/C12433a127831/page.htm.
  [2] 胡燕.关于旅游案例教学模式的思考[J].职业技术,2010(1):34-35.
  [3] 陈慧敏.保健型园林旅游案例研究:以芜湖市赭山公园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7-70.
  [4] 马新建,李庆华.工商管理案例教学与学习方法[M].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 唐世纲.案例教学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教学形式已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于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以“循序渐进,注重实效”为准绳的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法应运而生。本研究以2015年起实施的“横向分类,纵向分层”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总结了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成效,期盼能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分层
期刊
[摘 要]为了充分发挥科教融合的优势,解决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以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合并后的汽车服务专业实验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及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考虑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该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構建了发挥双方优势的实验类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步骤,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对照高中新课标,进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采用知识导图及贯穿专业背景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改革。最后,向专业问需求,打通不同课程之间的壁垒,进行工程数学课程群整合与应用案例教学设计,构建工科数学课程群学习支持体系。  [关键词]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中图分类号] G642.
期刊
[摘 要]大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在产教融合建设中从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群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重构优化,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关键词]新工科;电气工程;产教融合;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1-0
期刊
[摘 要]“互联网+”大环境影响下,以传授知识点或技能的微课在各高校全面普及开来。交互式微课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微课的基础上添加教学互动功能,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检验学生的在线学习成效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课题组用录屏和编辑视频功能强大的Camtasia Studio8软件,以茶文化课程为例,介绍了交互式微课的设计、录制及编辑过程。  [关键词]Camtasia St
期刊
[摘 要]课题组对内蒙古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 以3所应用型本科和2所传统本科高校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构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与独立探索精神,增加毕业设计环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效能,以学生毕业设计自主选题为研究对象,促进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首先,改变以往毕业设计由教师命题、学生被动选题的习惯做法,充分调动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共同拟定毕业设计选题。其次,动态跟踪毕业设计全过程,不仅严把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关,而且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细化跟踪,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再次,
期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广州医科大学“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与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差异,提出注重校园文化或医院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加强锻炼;提高专业满意度;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管理建议。  [关键词]四证合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为了解决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参与不均衡、师生互动性差等问题,课题组采用质量管理中的“防错设计”,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的角度,重点从项目选题、组织、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方面,设计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错”措施和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的全员参与度和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防错设计;PK学习法;多元化评价  [中图
期刊
[摘 要]地方师范院校的体育硕士教育关系到学校所在地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的建设进行梳理分析,对于学校所在地区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发展、学生体质健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的现状进行梳理,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这一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业学科建设的要求为基点,审视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硕士教育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