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心脏瓣膜及其附近区域心脏大血管结构与流动于其中的血流共同构成了心脏瓣膜区域的流场,流场内空间位点的速度、切应力及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随心动周期时相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并受到作为其流场边界的心脏大血管边壁弹性、光滑程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生理状况下,心血管系统流场随心动周期的变化,其流动型态表现为层流时相和湍流时相的交替出现.心脏瓣膜病变必然会引起心脏瓣膜流场型态和相应流体力学特性的改变,而局部流
【机 构】
:
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瓣膜及其附近区域心脏大血管结构与流动于其中的血流共同构成了心脏瓣膜区域的流场,流场内空间位点的速度、切应力及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均随心动周期时相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并受到作为其流场边界的心脏大血管边壁弹性、光滑程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生理状况下,心血管系统流场随心动周期的变化,其流动型态表现为层流时相和湍流时相的交替出现.心脏瓣膜病变必然会引起心脏瓣膜流场型态和相应流体力学特性的改变,而局部流场型态和流体力学特性的异常可导致心脏瓣膜结构所处流体力学环境平衡状态的失衡,进而促使心脏瓣膜病变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心脏瓣膜组织结构毁损.因此,心脏瓣膜流场的流体力学特性研究对于瓣膜疾病病理和病理生理的探索、重建手术的设计、心脏瓣膜手术的远期疗效以及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制均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齿状突骨折并存下颈椎损伤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57例经手术治疗的Ⅱ型或浅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并存下颈椎损伤6例,平均年龄54岁,4例同时合并颈椎退行性变或强直性脊柱炎.在下颈椎损伤中,骨折脱位2例,椎间盘、韧带结构损伤4例.6例患者均行上、下颈椎Ⅰ期手术治疗:2例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来自于下颈椎损伤,先行下颈椎融合
目的 探讨大结节在肱骨头上分布位置的解剖学规律,从而指导术中复位.方法 收集9具新鲜冷冻上肢(18只)尸体标本,制成两部分解剖颈骨折模型.以标准方法进行肱骨近端假体重建.重建时将肱骨头后倾角度定位于20°和40°位.分别测量在人工肱骨头处于不同后倾角度时,结节间沟与假体外侧背翅之间的距离.结果 后倾20°时,侧方背翅在结节间沟后方平均7.3 mm处,而后倾40°时平均为4.0 mm.结论 将假体的
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以及病例观察比较活动衬垫型假体和固定衬垫型假体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中的早期应用情况.方法 2003年2月至2004年10月共对94例骨关节炎患者行初次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全部病例选用不保留后交叉韧带骨水泥型假体.A组 (固定衬垫型假体):29例患者,30侧关节(20侧选用DePuy假体,10侧选用Centerpulse假体).B组(活动衬垫型假体):65例患者,68侧关节,全部选
包虫病(即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及某些动物体内所致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肺包虫病的发病率仅次于肝脏居第2位,巨大肺包虫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从1975年8月至2002年5月我院共收治病灶大于10 cm的肺包虫病患者30例,占同期肺包虫病的 2.6%(30/1169),并行手术治疗,现将诊治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国产C-L侧倾短柱碟瓣是在C-L标准碟瓣的基础上,由兰州飞控仪器厂、上海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与兰州医用碳素厂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人工心脏瓣膜,其设计开放角度大、跨瓣压差小,于1991年开始临床使用,有关其远期随访的报道较少.1992年5月至2003年5月,本院应用该瓣施行瓣膜置换术10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皮质醇昼夜节律变化与神经心理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在低温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男性患者40例,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每组20例.在术中特定时点和术后每3 h抽血1次持续到术后24 h.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的含量.于术前1 d、术后7~10 d及术后3个月,应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和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抑郁和焦虑程度以及认知
患者1 女,39岁,因肺癌在外院行放、化疗.住院期间首先出现右小腿胀痛,渐进性加重并发展为全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近1个月,彩超显示右髂、股、腘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于2003年4月24日转入我科.查体:全肢肿胀明显,肌张力高,皮色暗红,股部股静脉走行及腓肠肌触痛,以髌骨上、下缘各15 cm测量双侧肢体,大腿相差8.5 cm,小腿相差5.5 cm。
患者男性,36岁,间歇咯血1年余,于2003年10月27日入院.1年半前突然咯血,无发热,在当地医院就诊,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上肺第3前肋上缘小斑片状、团状密度增高影,由肺野中带向外带延伸,CT检查示左肺上叶前段和舌段交界区,由内带向外带走行区结节状、小片状高密度阴影,最大范围4.8 cm×2.4 cm×1.8 cm,平扫CT值为9.4~32.3 HU,增强后,有轻度强化,CT值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