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剖析及对策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变化。深入了解、科学分析这些变化,是做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文章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演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教育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它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变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加剧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应如何看待、分析和评价这种变化,这是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一)价值观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个人是价值的主体,社会也是价值的主体。个人价值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究竟是从自我出发,还是着眼于社会性,是个人本位价值观与社会本位价值观的本质区别,社会本位价值观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在追求人生价值过程中不断反思,其人生价值观向个人本位转移,“自我设计”、“自我成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一度成为不少青年大学生的座右铭,而部分学生过分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其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组织纪律及合作精神不强,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
  (二)淡化政治意识,理想注重实际。当代大学生对党有正确的认识,有强烈的爱国情感,认同社会主义制度。尽管大学生信仰的层次不同,但大多数人对党有正确的认识,认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尽管多数学生对党的形象持肯定态度,然而他们对社会风气好转信心不足。也正因为如此,有些大学生们常常表现出理性认识与行为选择的矛盾性。
  (三)奉献精神减弱,索取意识增强。人生的价值,内涵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今天,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们党和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视个人正当利益的满足,并力求使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发展和发挥,加之社会上分配不公现象的客观存在,社会财富过分向少数人倾斜,人们的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据调查,在“贡献与回报”问题上,58.4%的学生选择“既要多贡献,又讲多回报”,30%选择“多贡献,少回报”,11.3%选择“只讲贡献,不讲回报”,4.9%选择“以最少的贡献,获取最大的回报”。①这说明大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实际。
  (四)学习和择业方面的功利倾向。随着价值观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化,以及西方存在主义与实用主义思潮的传入,大学生面对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他们的价值取向存在明显的功利色彩。现在大学生的“到外企去,到外国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学生的“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价值观功利性的有利证明。
  (五)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向。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必然出现的个人利益的凸现,加之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入侵,人们出现了“合理利己主义”乃至“极端利己主义”价值观,出现了追求个人利益但不防碍他人利益的价值观,也出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准则。这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现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有多元化的趋向。有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是否同意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回答“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的大学生占33.37%;问及是否同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回答“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的占28.15%;问及对“世风日下的看法”时,回答“同意”、“很同意”的占了51.54%。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新的结构,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二、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原因
  
  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基础的巨大变革,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上层建筑的巨大变化,无不给予大学生十分深刻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确立,客观上为大学生多样性“务实价值观”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大学生价值观的新特点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更将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带到了当代社会和大学教育中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重构了利益格局,经济杠杆的作用日益凸现,这一方面拓宽了大学生的思路,为他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的参照系,③另一方面则从大范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二)高校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择业短期化提供了直接的原因。④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正面临着专业自选、读书自费、职业自找等现实。他们当然更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如果社会没有采取有效的倾斜政策的话,我们能完全责怪大学生的“短期行为”么?
  (三)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具有严重影响。当今社会,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上,突出了利益、人情关系,它与教育所提倡的奉献、法理、原则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样出现了运作模式的悖理现象。由于学校这方面教育的薄弱,使学生不能利用在学校掌握的观念面对社会现象,反而在社会现实面前无所适从。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务实价值观”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而产生并发展的。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大学生价值观的这些特点,把握其形成和演变规律方能在新形势下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一)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接受反映社会本质和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
  调控,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其抵制西方腐朽思想的免疫力。
  (二)要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求新、求异性,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活跃,少保守性,多批判性,而且参政、议政意识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很强。但是,由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知之较少,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认识不足,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缺乏,因而看问题往往流于表面,认识问题肤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高,思维方式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容易偏激。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而且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哲学素质⑤。哲学素质是指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瞻远瞩地观察问题,全面深刻地分析问题,运筹帷幄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人们从事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功,而且也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及新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要重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各种关系,扬弃否定自我的虚幻的旧的群体意识,同时也摈弃忽视乃至无视集体和社会的唯我至上的“唯我主义”,使个人与集体、社会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辩证地统一起来。
  (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过程。面对社会的大规模转型与价值观的多元化变更,高等教育希望以科学的探索、积极的调整与能动的反应,寻求重新建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途径及科学方法。在具体的实施中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的校园育人环境。要完善学校的人际和舆论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树立良好的校风,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给大学生积极的影响;要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形成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等媒体的教育引导。建立专门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教师适时进行正面引导,取得良好的价值观教育与引导效果。
  
  注释:
  ①朱立峰.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调查分析.经济师,2003,(3).
  ②王显钊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建议.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③姚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与教育对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3).
  ④张海波.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嬗变的原因及对策.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
  ⑤吕绍明.略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建构.兰州学刊,2004,(6).
  ⑥王吉春等.浅议多元文化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⑦韩广梅.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对策.广西社会科学,2002,(3).
其他文献
节约能源和低碳经济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在此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探讨建筑电气的原则以及节能技术的应用。
期刊
随着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要求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与教学,现把我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确定新的教学观    课程观决定着教学观,课程观的改变必然带来教学观的解放。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
摘要: 教务档案工作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结合高校档案管理的实践,探讨了教务档案管理的建设,指出了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对策,使之更好地为高校教学服务。  关键词: 教务档案 建设工作 问题 发展对策    高校教务档案是学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资料的历史记录,是学校全体师生和教学管理工作者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它在微观上记录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方面
桥梁工程造价和预算是一项比较专业的知识,主要通过熟悉施工图纸、现场施工调查(人工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预算软件编制等来完成。在预算编制之前,须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现场
期刊
摘要: 很多远程教育研究对远程教育中学生支持服务都显示出特别的关注,针对中国自己的国情,远程教育指导者这一中间角色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重要性。本文就远程教育指导者的职业要求、专业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指导者 现状 工作任务与职业要求    一、远程教育指导者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一,化学要学习两个必修模块,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甚至影响其择业与前途。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适应高中化学
煤矿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形式载体。本文另辟蹊径,从女性的情感角度着眼,分析了由女工和职工家属组成的女子协管安全队伍在对煤矿职工安全教育
期刊
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焊接的质量情况直接影响着构件的质量,而超声波探伤是无损检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探测内部缺陷的方法。本文着重阐述超声波探伤在钢结构焊接中的应用
期刊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资金不足以及由于资金不足引起的教育质量等问题,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市场作为一个准市场,可通过扩充高等教育的资金来源渠道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教育市场化 资金来源渠道 扩充作用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定义    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重整高等教育》报告中,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