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理念、目标与体系构建

来源 :中国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quanw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注重将个体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紧密融合,着力构建更加贯通、融合和协同发展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其育人目标是:突显生命底色,注重个体安全素养的培养;厚植家国情怀,强化国家安全正确认知与责任担当;放眼国际视野,树立和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系统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建设,应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对安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和教育评价等进行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和协同运行,以全面提升学校安全一体化育人质量.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运算能力”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重要是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是培养学生整体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具有很强的层次性,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并将持之以恒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会学生解题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学生思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重视学习过程,加强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
期刊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次课程改革之间有着一定的历史承续性.回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在课程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任务设计、动力机制与改革路径方面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实现改革内容配套改革、采用合理化改革策略与构建改革协同治理机制是破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点的有效治理逻辑.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逐步发展并不断完善.合格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梳理学业水平合格考的发展路径和历史沿革,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两个角度思考合格考制度的设计逻辑,明确合格考的考试功能与价值.目前合格考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考试功能未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导致命题困难以及成绩呈现形式使考试数据可用性低等问题,基于考试制度设计初衷提出开发标准化卷(题)库、丰富成绩呈现方式以及加强数据分析等建议.
教育焦虑不可避免,是存在焦虑、地位焦虑的逐步投射.教育评价的确定性引发了当代家长难以平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难以兼顾发展的长期目标和学习的短期目标的认知冲突;本体性教育知识可知但不可及、方法性教育知识附和但不认同、价值策略性知识繁多但有断层等知识的不确定性使得家长产生知行困境,这些都是教育焦虑的内在根源.建议以学校为主导,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精神,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实现从影子到本真、从内卷到舒展、从一到多、从行为到文化“四个转变”,家校舍力共同破解教育焦虑难题.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大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突破口,具有巨大的教学改革潜能.需要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维思考,展开想象,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培育能力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升华教材,形象思考,激活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人文素养;在读写结合中大胆创新,丰富想象,强化实践应用,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