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早市上的生活乐章

来源 :文学少年(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山路修路,每天早上只能走宁山路,走宁山路就必须穿过一个拥挤繁荣的早市。
  今天早上车特别多,因此车行非常缓慢,我静静地坐在车后座,车内静静地流淌着音乐,车外却一派忙碌的生活气息,我不禁被深深吸引。
  宁山路早市从北塔公园绵延到松花江街,大约1公里,是周边居民购置生活物资的主要集散地,价格要比周边的大超市便宜30%甚至50%之多,在现在这个物价飞涨人均收入不高的时代自然就成了居民购物的首选地,加之物品丰富,产品新鲜,而且还可以议价,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自然可以想象出来。周末的清晨,没有其他事务的时候我总喜欢来这里转转,即使什么也不买,感受一下那浓浓的生活气息也是非常值得的,可每次都会不知不觉地买下很多东西,不知道是受那低而合理的价格的吸引还是受这种生活氛围的感染。
  一个卖炒瓜子的少妇,头上彩色的围巾在晨风中飘扬,她一边熟练地扬着手中的炒铲,一边清亮地吆喝着:“新炒的香瓜子啦,来尝尝啊!”看着热气腾腾的炒锅,谁不心動?旁边一个两三岁小男孩儿坐在一个小板凳上,不知吃着什么,露出满足的笑容,好奇地望着往来穿梭的人群,他也许还不知道他的妈妈这么早就起来炒香喷喷的瓜子就是为了给他创造一个香喷喷的未来……
  一个海鲜摊前,一大堆小河虾堆放在一块很大的塑料布上,小河虾不断地拥挤跳跃着,旁边几大块大片的海带湿淋淋地铺着,好像刚从海里捞起来,隔着玻璃窗我都能闻到那咸咸的海潮气息。周边围了一大群人,零零散散的大小钞票被递到年轻妻子手里,一边的丈夫在熟练地称重……或许他们心里在计划着这个月该给家中的父母和孩子添置点儿什么……
  车子继续往前慢慢滑行,一个个大小摊铺由远及近从眼前经过……
  一个清真的摊铺挂着“老韩头清真月饼”的蓝底白字的幌子,车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和其他叫不上名字的点心。一个带着白帽子的回族老人安静地坐在车后面,大概他就是“老韩头”吧,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也许他并不在乎能卖出多少月饼和点心,他也许更在意在这样忙碌的清晨里有他的参与……
  一个馄饨摊上,看似姐妹的两个摊主现场包着馄饨,热气腾腾的锅里,雪白的像元宝似的大馄饨快乐地上下翻滚着,一旁的桌子上几个年轻的上班族正在一边用嘴吹着勺子里滚烫的馄饨,然后大口吃下去,一边不断地看着腕上的手表,一天的工作还在等着他们,也许他们正在努力工作攒钱买房子结婚,那样每天就可以在家里舒服地吃上早餐了。另外有几个人正渴望地看着锅里的浪头,等着他们的早餐上来……
  ……
  车子到了松花江东街的路口向南转去,宁山路市场在我身后渐行渐远,车窗外面不再是穿梭的买者和卖者,而是急匆匆的自行车、电动车和行人了,车内的音乐继续舒缓地流淌着……
  生活是一篇恢宏的乐章。每一个人,无论你是位高权重,无论你是买者还是卖者,抑或是匆忙的行人,或是那个对世事还一无所知的小男孩儿,都是这篇乐章不可或缺的音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这些交织的梦想才是生活这篇乐章的灵魂。热爱生活,就是尊重自己的灵魂,关爱百姓,才能使生活这篇乐章演奏得更加和谐完美。
其他文献
赣江上有一座浮桥,叫北宋浮桥。古书上说,北宋时这里就建了浮桥。但这不等于说现在这座桥是北宋时建的,稍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木制结构的建筑是不可能如此永垂不朽的。但人们依旧固执而又极为张扬地叫它北宋浮桥,以见它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既是浮桥就没有桥墩,一溜大木船并排串着,从江的这边到那边,然后铺上木板,就成了桥。由于年代久远,木船的油漆早已剥落,露出黑褐色的木纹,上面的铺板也腐烂、断裂了好多,有
期刊
早晨,汤姆醒来,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他坐起来,揉着眼睛,四下张望。这下他明白了。黎明的天色灰暗,透着凉意。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给人一种甜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没有一片叶子在颤动,没有一丝声音干扰大自然的沉思。一滴滴露珠凝在树叶和青草上。那堆火上蒙了一层白灰,一缕淡蓝的烟笔直上升。乔和哈克还在睡觉。  这时,林子远处一只鸟儿叫了,另一只鸟应和;马上有一只啄木鸟发出了啄木声。渐渐地早晨的凉
期刊
狄更斯:心声与梦想  狄更斯1812年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是19世纪英国最有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也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杰出作家。狄更斯擅长描写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遭遇,他的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老古玩店》《艰难时世》
期刊
让·路易·傅尼叶:最好的礼物  让·路易·傅尼叶是法国知名作家及电视剧编导。他幽默诙谐的笔法,令众多法国读者为之着迷。  关于自己的两个孩子,一直是傅尼叶避免谈起的话题。直到他七十岁,也就是2008年,他才出版《爸爸,我们去哪儿?》,首度写出身为两个残障儿父亲的心声。他说:“过去不提,不是因为怕丢脸、怕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而是无法面对说了之后难以承受的痛楚。”  《爸爸,我们去哪儿?》中的爸爸也许
期刊
老熊与猴子怎么跑到一个故事里的——谁知道?  还成好朋友了——更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猴子这样说的——  秋天来的时候,听说山南边有几棵核桃树,猴子就翻山过去,爬到核桃树上采核桃吃。一不小心,卡在两个树杈中间,下不来了。这样大的倒霉事情,全天下的猴子也很难撞见的。  猴子挣扎了一阵,还是出不来。  布谷鸟站在旁边叫个不停,可是帮不上猴子。  猴子就说:“你别叫了,去喊别的人来!”  Ho
期刊
维·苏·奈保尔出身于印度家庭,定居英国后,他不断地从英国出发,足迹遍布全世界。他尤其喜欢去一些不同文明产生冲突与融合的地带,写下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全部印象。  维·苏·奈保尔有一种天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在他的全世界的旅行当中,他更是能够在对比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伊斯兰社会和基督教社会、印度和英国中,找到了文化差异和类同之间的关系,能够去雄心勃勃地描绘20世纪人类生活的全景图画,写
期刊
这事发生在我上中学①四年级的时候。  那年秋天,学校举办了一次从日光到足尾的歷时三天的修学旅行。学校发给我们的油印通知单上规定:“早晨六点半在上野车站前集合,六点五十分开车……”  那天,我连早饭也没正经吃就从家里跑出去了。心里虽然想着,坐电车到火车站,连二十分钟也用不了,但还是不由得感到着急。站在电车站的红柱子跟前等车的当儿,也是焦虑不堪。  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令人觉得,四下里工厂发出的汽笛
期刊
蓝蓝大海的深处,有一座小岛。  “谁说我是一座小岛,你的眼睛瞎了吗?好好看清楚,我是一只兔子!兔子!我的名字叫岛,可我是一只兔子,我是兔子岛!兔子岛!”  小岛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海水掀起巨大的波浪。海里探出一只大大的灰兔的脑袋,恼怒地瞪圆了眼睛。  兔子……岛……生活在海上,平时,它喜欢安静地潜在蓝蓝大海的水面下,只露出头顶和耳朵,那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常常被误以为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小岛。  偶尔
期刊
7月6日晚,带着书、衣服、药品、食物等诸多在这三天里有可能用得着的东西,搭出租车去赶考。我们很运气,女儿的考场排在本校,而且提前在校内培训中心订了一个有空调的房间,这样既是熟悉的环境,又免除了来回奔波之苦。  安顿好行李后,女儿马上伏案复习语文,说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劝她看看电视,或者到校园里转转,她不肯。一直复习到深夜十一点,在我的反复劝说下,才熄灯上床。上了床也睡不着,一会儿说忘了《墙
期刊
星期日 太阳露出了笑脸  爸爸出差了,这几天我一直是把爸爸的一根头发藏在枕头底下睡的,有了这根头发就感觉爸爸还在家陪着我。  妈妈皱着眉头说:“真受不了你!”  “受不了你”是妈妈的口头语,她总是对我和爸爸这样说。其实我和爸爸也忍她很久了,我们也受不了她,她总是对我们唠叨。爸爸说如果把妈妈的话排成排,能绕地球一百圈。  不过,妈妈很受得了李拜三。他是妈妈的干儿子。妈妈对她的干儿子比对我这个“湿”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