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盲目追捧“苹果”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黄浦江畔,从华夏银行大厦9楼杨兴平的办公室眺望整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国经济的未来仿佛就在眼前。作为中国第一代智能手机的开发者,杨兴平2001年回国创办多普达公司、并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至今,已经整整10年。现在他的身份是上海自然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这是一家靠专业技术为股民提供智能决策和风险控制服务的公司。不过,当谈起IT和手机业的话题时,杨兴平依然兴致勃勃,滔滔不绝。他的会客桌上放着一本《乔布斯传》,我们的谈话就从这个英年早逝的天才人物开始。
  
乔布斯是“最伟大的小偷”
  2000年,杨兴平曾在美国硅谷一家科技企业任职技术副总,和苹果公司在一个楼里办公,后来这家企业将自己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卖给了苹果。在杨兴平看来,中国人对苹果产品盲目追捧的成分很大,而真正了解其核心理念、独特价值的人却很少,包括对于乔布斯的崇拜,都有一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味道。
  环球人物杂志:您了解乔布斯吗?
  杨兴平:见过面,但真正了解他是通过他的一位几十年的老相识。乔布斯的这位朋友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董事长,其夫人是乔布斯介绍的,他们在事业和生活上的交情都很深,而我和这位董事长的私交又很深。
  在我看来,乔布斯不仅不是“神”,说得更刻薄一点,他做人也没做好,当年被从苹果赶出去也是因为人缘太差了。他是一个极端追求完美的人,简直到了变态的边缘,眼里容不下任何瑕疵,为了达到目的会不近人情,甚至可以不计一切后果,这令公司里很多人都恨他。在大部分员工眼里,乔布斯是一个缺少朋友的“暴君”,动不动就敲打员工脑袋,大喊“下地狱去吧”或者“你们这群白痴”,经常因为一个员工犯了小错误,就大肆批评整个团队。员工们跟着他,觉得能创造出世界级的伟大产品,但并不代表他们喜欢乔布斯。
  环球人物杂志:您在微博上称乔布斯是“最伟大的小偷”,“小偷”一词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杨兴平:虽然我认为中国民众对乔布斯的“神化”是盲目的,但“乔布斯是伟大的小偷”这句话绝非贬义,而且也不是我原创的。
  这里所说的“偷”,指的是乔布斯自己没有研发原创性技术,而是把他人的成果拿来,为己所用。但乔布斯“偷”得非常高明,把已有技术重新组合,融入了新的创意理念,在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方面开创了全新的思路,所以他是伟大的,但这种伟大仍然是站在他人肩膀上的伟大。其实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牛顿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程度不同的“小偷”。但如果只是表面上的抄袭、模仿,就成了“山寨”,没有学到本质,而沦为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行为。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说“苹果产品没有科技创新”,但每一代苹果产品都有新奇的功能,如:伸缩触摸屏、虚拟键盘等,难道这些不是创新成果吗?
  杨兴平:苹果产品所采用的技术都是已经存在的。无论硬件还是软件,苹果都没有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基本上是那些发明新技术的公司为苹果提供了现成的东西。
  环球人物杂志:但许多人觉得苹果产品很新潮、很时尚。产品这样“抓人”也不易啊?!
  杨兴平:你觉得乔布斯本人追求时尚吗?他每次出现都穿同样的衣服,可能同一款式就有几十套,美国人会觉得他好像十几年没换衣服似的。事实上,乔布斯追求的是经典、是完美,但不是时尚。时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而经典和完美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乔布斯是一个崇尚简单的人。苹果产品的外形往往选用大众最容易接受的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以及流线和直线等经典元素;外观颜色更是选择黑、白、银这3种基础色,穿插蓝(天空色)、绿(自然色),从外部设计到内在逻辑都是简单的,却深入人心。由于每一处细节都融合了外在美与内涵美,使产品具有一种“气质”,可以从内心深处打动消费者,使他们从文化心理上产生共鸣。一旦消费者成为产品的崇拜者,也就成了企业最忠诚的品牌传播者和产品销售者。
  环球人物杂志:如您所说,苹果产品的创新之处不在技术上,那么它的创新体现在哪里呢?
  杨兴平:苹果公司的法宝是把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完美结合,并做到极致。它的思路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用户的问题在哪里。比如手机上网的问题,2001年时,多普达公司就开始在中国推广手机上网的概念了,但实用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当时美国和中国都没有3G网络,所以网速特别慢。但苹果公司很巧妙地借助于当时非常普及的WIFI技术,使得上网速度快了很多。此外,像iPhone的伸缩触摸屏,上网效果比其他任何手机都要好;虚拟键盘技术也是已有的,但苹果做了巧妙的组合运用。苹果的高明之处就是把世界上所有好东西进行最完美的组合。它创新的不是技术,而是用户体验,苹果公司的很多专利都是关于用户体验的创意。
  环球人物杂志:苹果产品能称霸全球,其奥妙何在?
  杨兴平:首先,乔布斯从不冒险去研发基础性技术,这大大规避了市场风险。因为大部分搞技术的人很容易去追寻超前的东西,但是任何一款新技术都需要市场的检验。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是巨大和持续的,也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可。事实证明,90%的技术创新都失败了,无法最终形成产品。
  其次,苹果公司从不涉足不成熟的产品领域。以iPod为例,其实MP3这种产品早就有了。当苹果公司看到这个行业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积累都成熟了,就直接进入,寻找相应的技术为它所用,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并且把每一款产品都做到极致,成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急功近利是中国企业的最大问题”
  2001年,杨兴平创办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研发并推出了中国第一代智能手机,他想打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苹果”品牌。2008年,因与投资方出现矛盾,他离开了自己亲手创办的公司,担任了TCL公司的CEO,负责手机业务。在手机领域将近10年的摸索,让杨兴平对创新的理念和中国企业的发展,都有了新的认识。
  环球人物杂志:您曾在美国工作多年,回国后中美对比,您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杨兴平:现在技术创新的影响力越来越小,真正伟大的产品往往是从心理上、精神上影响用户,这种产品才是真正改变世界的。以现阶段的国情,我们很难完成核心技术的研发。从人才培养机制和研发投入规模来看,中国都达不到美国的原创能力。而中国大部分企业对于创新的理解存在误区,仍然致力于技术创新,导致许多企业经受了灾难性的打击,特别是家电、IT、电脑行业一度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环球人物杂志:苹果的成功在中国能够复制吗?
  杨兴平:很难。目前中国企业都比较急功近利,苹果公司却是三十年磨一剑,中间吃了大苦头,还在濒临倒闭的边缘徘徊过。如果不是乔布斯有坚定的决心和勇气,苹果也不会获得今天的成功。中国企业家习惯于从表面上理解苹果成功的原因,但是原理性的东西完全不知晓。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企业家都是非常浮躁的,以投机赚钱为目的,急功近利为导向,没有从内心深处打动消费者,触及消费者的灵魂。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有一些中国企业已经走向海外市场,宣称要打造世界级企业,您觉得这个目标什么时候能实现?
  杨兴平:联想、TCL、华为、中兴等企业,在国内是很优秀的,但还不具备发展成世界级企业的基因。到目前为止,这些企业还没有什么东西是别人不能取代的。国内企业是靠大规模的生产制造降低成本,用价格优势与国外竞争。而世界级企业都是产品附加值很高、利润率很高、品牌影响力很大的。另外,国内企业的商业模式也有问题,主要靠薄利多销,以数量取胜,导致利润率过低,电脑、手机、汽车等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
其他文献
法国哲学家朱利安(Franois Jullien,曾译名于连)的《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La Grande image n’ a pas de forme, ou du non objet par la peinture. 以下简称《大象无形》)于二00三年由法国色伊出版社出版,二00九年再版。同他的其他主要作品一样,这部书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广泛传播。从二00四年至今,它被相继译成越南语、
“换一个活法”,本赛季国安高层下定决心。孰料一语成谶。9轮联赛只得9分,对两支新军全败,其中对华夏幸福还是主场完败。北京国安球迷的心情跌落谷底,由此也有了两次围堵俱乐部的行为。也许这样的情况之于重庆、成都、青岛都是寻常之事,但对北京球迷来说,完全是一夜回到史前时代,不可饶恕。追溯这一情况是如何发生的,起码要回到本赛季前。曼萨诺被解雇,巴塔拉、德扬,甚至是效力球队多年的马季奇均被清洗。直到2016年
(一)  去年五月,复旦大学博物馆曾展出一批明人书画,其一为松石图,画面上,枯松一株傲然挺立,左旁题句曰:“清标不受秦皇诏,劲节应嗤沈约腰。”此画作于“万历年新夏”,具体年份不详,但其言志咏怀,显然意在彰显松树之清标劲节。  一五九三年(明万历二十一年),画作者张瀚写道:  余自罢归,屏绝俗尘,独处小楼。楹外一松,移自天目,虬干纵横,翠羽茂密,郁郁苍苍,四时不改,有承露沐雨之姿,凌霜傲雪之节。日夕
“郑智挺无聊的,没啥爱好,只会睡觉”,周围人都这么说。是啊,从22岁成为最年轻中国足球先生开始到现在,15年过去了,他的场外新闻几乎为零。对于一个在名利场厮混的球员来说,这是一种稀缺的品质。郑智最近两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什么时候退役”。但在球场上,他根本不像37岁的老将,呼风唤雨、威风八面,和上海上港下半时他还有力气在武磊面前玩人球分过。在那一刻,社交网络直接癫狂,小将郑智一定改过年龄,他肯定
留名青史的人往往很伟大;但被历史遗忘的,却未必都是小人物。如果没有曾国藩兄弟的发掘刊行,也许今天的中国思想史上就不会有王船山的名字; 如果没有波斐利的整理编辑,西方哲学史上也未必能留下普罗提诺的痕迹。历史充满了偶然性;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伟大的灵魂被永远遗忘了。  正如道森(Christopher Dawson)所说,西方的古代后期(late antiquity),就常常是历史学家的一个盲点。这之前
上海陈允吉教授对人讲老教授故事,郭绍虞、朱东润、陈子展、赵景深、蒋天枢等复旦中文系的老教授均有涉及。也讲到了刘大杰(一九○四至一九七七),尤其讲到了他 “跳黄浦 ”的故事:  我们进校的时候都很钦佩刘大杰先生,因为他才华横溢,学识兼茂。据一些老学长说,刘先生以前经常跟学生讲他的丰富经历,比如到过巴黎啦,巴黎怎么漂亮啦,说得很像回事。思想改造的时候要填履历表,结果履历表里没有这些内容,别人就觉得他是
埃及一夜之间“城头变换大王旗”,总统穆尔西被赶下台,最高宪法法院院长曼苏尔就任临时总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台前的曼苏尔和幕后的国防部长塞西将是埃及国家的“掌舵人”,直到选举产生新的总统。相比台前的曼苏尔,塞西无疑是埃及当下的真正“大老板”。  虔诚温和的少壮派军官  作为埃及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司令,塞西是军中的“一号大佬”。  塞西1954年11月出生在开罗,1969年就开始在埃及陆军服役。19
二○一五年底,社会学家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一书由商务印书馆重印,时隔六十八年,这部名著以新姿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其实,早于该书,一九三一年杨先生就发表了《乡约制度的研究》一文,奠定了该书的基础。杨开道的乡约研究,如同他名为开道,属于开创性研究。香港学者朱鸿林教授 《二十世纪明清乡约研究》一文评价杨氏该文:“就乡约类型的论述而言,此文几乎可称包举无遗。以后相当多的乡约论著,不管出于抄袭或是出于失考
里约热内卢圣玛尔塔贫民窟,安东尼走在尘土飞扬的街道和狭窄巷道上,当地年轻人和老人都望着这名高大的美国篮球运动员的身影。从远处望去,他就像在家里那样放松。对他来说,眼前的一切并不陌生。  在陡峭山坡上,混凝土和木制的简易屋棚像玩具积木那样高高低低地堆叠着,大约有将近8000人住在这里,一些家庭甚至没有通电,但卡梅隆·安东尼要来的消息早就传开了。  8月15日,也就是在美国与阿根廷的奥运男篮四分之一决
一 清明    4月5日那天,清明不照常又照常地醒得很早——她平时都是由住在楼上的夏至在她卧室正上方把音箱音量旋到最大放摇滚乐,还一边跺脚一边吼“清明起床噢”这样叫醒的。夏至对门那位照顾他俩的老叶不得不一边大骂夏至“小赤佬,大清早的想吵死人啊”,一边絮叨不止地咕哝清明“没见过有姑娘家这样懒的”。但在清明,也就是生日这一天,清明总是早早地醒过来,玄得很。  杜牧诗中的“雨纷纷”是彻底失约了,天是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