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分类讨论思想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初中数学教材和学习辅导资料中有这样的问题,中考数学试题中也经常会出现与分类有关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分类讨论的思想研究和解决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发现解题思路和掌握技能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分类思想应用
  有概念的分类;有解题方法上的分类;还有几何中图形位置关系不确定的分类等等。应用分类讨论,往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分类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分类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
  下面我从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等内容展开,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分类讨论思想。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最基本的解决問题的思维策略,就是把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标准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然后逐类进行研究,求解的一种数学解题思想。根据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某一确定的标准,在比较的基础上,将对象划分为若干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进行逐类讨论,最后把几类结论汇总,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分类讨论的实质是化繁為简,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分而治之。
  二、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
  引起分类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本身是分类定义的。如绝对值等。
  2.问题中涉及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有条件或范围是限制的,或者是分类给出的。
  3.含有字母系数(参数)的问题,有时需对该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讨论。
  三、解答分类讨论型问题的步骤
  1.对问题中的某些条件进行分类,要遵循同一标准,进行合理分类。需理清分类的界限,选择分类标准,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逐类进行讨论。有时分类并不是一次完成,还须进行逐级分类,对于不同级的分类,其分类标准不一定统一。
  3.对各类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并加以整合,归纳出结论。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练习的运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要不断积累数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领悟其中蕴含在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对分类讨论思想,有意识地加以渗透;对于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思想适时予以揭示,反复强化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利用现有教材,教学中着意渗透并力求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结合其它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注意几种思想方法的综合使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相信会使学生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极大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如何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刁卫东《中学数学》 1997.5
  [2]《精心设计数学思想实验》李彩芬《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优势互补、竞争激励为原则,把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结合十多年教学经历,浅谈几点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一、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是保证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对
期刊
【摘要】数学是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之一,它所体现的思想方法、逻辑推理、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渗透到了各个领域。针对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建模应用意识弱的现状,应让学生走进数学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审视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其自主探索和数学建模意识,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意识能力  在“科教兴国”基本国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引下,我国的数学教育
期刊
新课程改革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爱的编写体系给师生提供了思维和发展个人能力的空间,但如何通过作业的评价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体现新课程理念,使作业由过去侧重巩固知识,应付考试的单一功能转变为知识能力并重,发展思维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统一的多种功能,使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和有效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正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学生的作业评价方面谈几点粗浅看法。 
期刊
【摘要】对于数学情境教学,即是将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数学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习内容与实践相联系,从而使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当下学生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而数学情境教学大都体现在如何将数学问题具体化;让学生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遇到问题时学生自发进行数学思考并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数学情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期刊
教学相长,科技信息日新月异,互联网遍及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同步。我们山西省高考的录取率已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而有的学校还不足百分之二十,从物理成绩来看呈金字塔形状,家长唉声叹气,学生苦不堪言,值得我们反思教学现状,研究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大多数教师都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只
期刊
【摘要】新课改之后,教师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便是新课改下教育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本文笔者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为中心,提出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措施,期望对于高中生的健康学习与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
期刊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础课,从教育内容到教育目标,无不肩负着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双重任务。小学思想品德课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课文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因素,努力把握思品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实施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探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思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要求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于是情有“读”钟、“读”霸天下、“读”占鳌头、“读”当一面一路高歌;装腔作调、扭捏作态、手舞足蹈频频亮相,一起见证了书声琅琅“精彩极了”的语文课堂。实际上,任何事物一旦被人们推崇极致,那么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当人们都热衷于为“有情感朗读”出谋划策时,很少有人作出真诚的怀疑与善意的提醒,结果“糟糕透了”。“有感情朗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已经逐步被放在教学的首位。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把英语文化教学融入课堂是很好的方法。通过讲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学生能够增强自身对于文化的敏感性与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有利于交际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及对策。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措施  作为语言类教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文
期刊
时下学生说话都是前卫时髦网络化的,但写作却是瘪三,这是事实;学生的阅读量也不够这也是事实;而且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但比这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教师介入学生阅读积累的指导上的偏颇。教师在对学生阅读的干预过程很容易“想当然”地在“量”上纠缠不清,而且理由充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量”的饱和度上求得充盈是肯定要的,但如果没有在“质”的含金量上求得突破,这种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