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与技能实践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当前高职教改的理念,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专业课程结构优化,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并在教学中给予了实践。
  关键词:高职教改;课程优化;技能实践
  最近几年,职业化教育呼声很高,且国家有意将部分本科教育也纳入到职业化教育。如何进行有效的职业化教育改革,本文依据电气专业为例,提出了一些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改理念的转变
  1.专业课程需要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大要素
  职业化教育要实现的是课程与工作岗位任务的对接。设置专业课程时应打破依据知识本身的逻辑设置课程和组织内容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企业需要、岗位需要、工作任务需要为参照点来设置课程和组织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对接。打破根据知识的完整性来选择课程内容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转变为围绕着企业实际需求来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情境与岗位工作情境的对接。我们以项目为载体实现工与学的结合,依据每项工作任务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拓展。为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知识储备,发展职业能力。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
  2.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
  针对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的情况,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以专业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主要以实践动手为主,对涉及的理论知识给予讲解时,不单纯以理论为主,而以应用为主,涉及的理论部分突出强调,够用就行,使得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自己解决,最终达到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以此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改变了课堂授课的单调,从而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总结以上观点,可以逐渐形成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任务载体、任务训练”的教学方法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改革理念。
  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优化
  1.课程安排
  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专业课程一般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模拟及数字电路,电机及电机控制等;专业课程包括PLC控制及应用,交直流调速系统,工厂供配电,电力电子等。而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就是将以前的几门课的知识融合到一个或多个项目中,而不专一作为一门课来讲授。我们以现有的实训设备为基础开发课程项目。如生产线设备安装,维修与调试,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梯设备运行与维护、恒压供水系统运行与维护、电子产品安装调试与维护等课程,这些课程有些还综合了以前几门专业课程的知识。
  2.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课程的开发都是以实训设备为载体,通过实训设备开发的课程不仅要突出动手能力,而且要兼顾知识获得的能力,我们提出了“学习目标、能力目标、项目载体、学生主体、任务训练”等几个要点,以学习能力的获得为目标,将多种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力训练融汇一体;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以项目训练和设备操作,故障排除为载体,按照教学情境组织教学,让学生动手成为贯穿整个课程的教学主线;并在项目中边实践边学理论,针对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加快学生的接收能力,突出理论的应用性。同时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项目,以企业需要培养定向人才。
  3.课程知识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判一个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的能力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我们设计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将以项目处理能力、知识和项目过程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引导学生将应该掌握的必要知识及能力融入到项目中。
  三、技能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学普遍只有2年半,剩下的半年基本都是到企业进行技能实践,学生到企业时,都有一定的就业意向,在企业的半年实习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个人发展方向选择企业和专业岗位,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
  四、结语
  高职教育改革的这几年也是高职教育发展最快的几年,高职院校的不断增长和生源的壮大,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动力,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让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就业方向,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我们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有成就感,在学习中充满激情,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既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技能,而且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嘉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产品课程开发[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03).
  [2]余一明.高职教改课程系统优化与延伸技能初探[J].价值工程,2009(12):169—170.
  (作者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政机关的喉舌,向大学生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是责无旁贷的。  那么,如何发挥校报在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呢?笔者认为:  1.要坚持以 邓小
<正>6月24日,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科创基金")启动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科技部资源配置与
摘 要:“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纪律、行为习惯等欠佳的学生。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网瘾;教育管理;案例;分析  1.学生情况简单介绍  姓名:许某某,男,16岁,畜牧兽医一年级学生。  2.问题及行为表现  (1)初中三年为网瘾少年,几乎不去学校上课,在家中从早上八点至晚上六点睡觉,夜晚玩网络游戏,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2)人生没
摘 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量向社会输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具同时要求有高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新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与职场高度吻合。本文重点分析现今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与培养学生相对称的职业能力,对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对广大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工作者在日后的教学生活中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应用能力;高职;网络
摘 要:医学生是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医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我们分别采用LBL教学法(即授课式教学法)、PBL教学法(即问题式教学法)、CBL教学法(即案例式教学法)、TBL教学法(即团队式教学法)对病原生物学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尝试,经过长期的试验分析结果发现,采用这些教学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
一、引言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經济一体化的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企业经营战略中应对不确定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仅仅关注“渐进性的改进是远远不够的”,不连续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有效提升竞争优势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存在着对不连续技术创新战略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顾忌,使得战略决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理论界对不连续性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