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38例患者除了采取对照组治疗方式以外,同时还兼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止血时间、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76.32%;同时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止血时间、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情况,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且用药结束一天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全部消失。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患者产后出血上临床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15-02
  
  
  下面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采取只利用缩宫素治疗和利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用的患者均为2012年11月至2014年0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患者,其中患者年龄22到31岁之间,平均年龄26.1±3.12岁;对照组38例患者,其中患者年龄22到31岁之间,平均年龄25.9±3.34岁。两组患者的孕周都是31-38周,平均孕周为36.9周,其中剖宫产患者是29例,阴道分娩患者是37例。胎盘植入患者3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例,胎盘早剥患者1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其中阴道分娩患者,在胎儿分娩出生后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剖宫产患者,在胎儿分娩出生后对患者进行宫体注射缩宫素20IU,之后20IU缩宫素加入葡萄糖溶液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1]。
  治疗组的38例患者除了采取对照组治疗方式以外,同时还兼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其中阴道分娩患者,在胎儿分娩出生后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ug[2],剖宫产患者,在胎儿分娩出生后将20IU缩宫素加入含量为5%de 葡萄糖溶液500ml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
  1.3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止血时间、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 。
  1.4疗效判断依据
  患者治疗显效变现为用药治疗15分钟后,患者的子宫明显收缩,阴道出血量明显降低;患者治疗有效表现为用药治疗30分钟后,患者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降低;患者治疗无效变现为多次用药治疗后,患者的子宫没有明显收缩迹象,同时阴道出血量也没有减少。
  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主要是通过利用容积法、面积法或者是称重法进行综合计算。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治疗组的38例患者中,显效的人数有21人,有效的人数有15人,无效的人数只有2人,总有效人数达到36人,总有效率高达94.74%;而对照组的38例患者中,显效的人数有14人,有效的人数有15人,无效的人数有9人,总有效人数达到29人,总有效率只有76.32%。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一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n%)
  类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8 21(55.26) 15(39.47) 2(5.26) 36(94.74)
  对照组 38 14(36.85) 15(39.47) 9(23.68) 29(76.32)
  P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和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和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和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情况,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和产后两小时的
  出血量结果对比
  类别 例数 止血时间 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
  治疗组 38 15.21±3.25 263.15±13.48
  对照组 38 34.77±3.44 539.1815.77
  P <0.05 <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我们发现治疗组患者中,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腹泻,1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出现呕吐,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在停用药一天之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对照组患者中,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腹泻,1例患者出现体温稍微上升,1例患者出现呕吐,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在停用药一天之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发展非常快且对产妇和新生儿会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临床并发症[4],通常发生于产妇生产后两个小时之内,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症状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对患者实施有效止血非常重要。因为在临床中,一旦止血效果不佳,那么很容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切除子宫,出血量过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强对患者产后出血的治疗。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病因[5],因此在临床止血过程中,需要从以上几方面进行治疗。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采取只利用缩宫素治疗和利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我们发现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患者产后出血上临床效果非常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用药结束一天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全部消失。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钱敏.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09(03):180-181.
  [2]郭小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38 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03):1091.
  [3]劳永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5):04-05.
  [4]廖秋红,何彬彬.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04:251-252.
  [5]李慧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0):1186-118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用于肺气肿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肺气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作两组,观察组16例患者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抗生素治疗,对照组16例患者单纯以抗生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16/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13/16),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肿块的诊断效果。方法:对158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经超声诊断,本组病例中超声诊断为乳腺癌24例,经病理证实22例,误诊2例,确诊率为91.7%,误诊率为8.3%;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134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112例,腺腺病6例,乳腺癌9例,乳腺囊性增生7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患者4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放疗法+乳房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乳腺癌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死亡率及美容效果,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度150例胸部低剂量螺旋CT对患者资料展开分析,研究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临床方面的优势。结果: 150例患者中正常数为120例,其余30例患者发现肺部疾患后,再进行常规CT扫描。结论:对肺部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患者所受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时明显减低的同时,提高了肺部病变的检出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球管的消
期刊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间医疗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临床药品种类日益繁多。受到药品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现阶段临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进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药剂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开展。  【关键词】药剂师;临床;合理用药;药用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11-01       随着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先天缺牙的正畸与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2例先天缺牙以及伴有不同程度的错颌畸形青少年患者,采取正畸关闭间隙以及正畸集中间隙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经过l6~22个月的治疗,32例患者当中有21例患者达到治愈的标准,治愈率为65.63%; 治疗效果显效的有l1例,显效率为34.37%。总有效率为100.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的临床急救措施,总结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系统治疗,所有研究对象的病情均得到及时控制,同时不适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时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治疗手段,可取得显着的疗效,是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期刊
【摘要】目的 对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采取服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儿,采取服用麻杏石甘汤的治疗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10 月至 2013 年10 月间我院收入的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38例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浆皮质醇和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观察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为(388.46±125.8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32.67±6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配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辅治老年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选的80例支气管炎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病例),上述患者符合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吸氧、给予平喘药物、给予祛痰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上述用药基础上给予以氨溴索为主的混合液雾化吸入。观察症状消失或缓解时间。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