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省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年,多媒体教学随着软硬件设备的提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必将成为趋势。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的课程实践及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8-0049-03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我省的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的进入了第二年,由于条件的限制,多媒体教学暂时还没有完全进入课堂,我们学校也是如此,但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对多媒体工具在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加以实践与研究。下面笔者谈谈这两年来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反思。
一、多媒体教学对高中数学课堂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以及整堂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描述集合概念的时候,用Flash动画描述一个渔夫一网捞上来很多鱼、虾子、螃蟹等等,用外面的网和里面的鱼,虾子、螃蟹等物体来说明集合的概念、元素及性质,这样会显得较为有趣且形象生动,很快能吸引学生。
例如,在讲解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2.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与把握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能使学生对此堂数学课的重点以及难点很好的把握。多媒体教学在某些环节上能更形象生动的展示出优势,使学生对重点及难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地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减负提素”的目的。
例如,在讲函数y=Asin(wx φ)的图像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w、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所需线段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w和φ,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又如,在讲解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时,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轨迹是随离心率的“量变”而发生“质变”的,可利用Flash动画展示离心率的变化对曲线形状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和比较圆锥曲线的异同。
3.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
例如,讲解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章节中有关小船过河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小船渡河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学习,发现了平面向量在此问题中的应用,深刻理解了平面向量在物理中应用的好处。
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4.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笔者在讲解指数函数这一节内容之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及收集有关指数函数的资料,通过整理提出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再通过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指数函数资料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视眼开阔,发现数学的多姿多彩、浩瀚无穷。
二、多媒体教学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消极作用
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优点显而易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弊端所在,找出方法加以克服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下面所罗列的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容量过大,速度过快
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和数学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有些人认为它能彻底优化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二维三维动画功能,课堂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喧宾夺主,取代板书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板书是我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在现行阶段下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潮中,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拓展教育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将使数学教学跳出传统的樊篱,在更开放的背景下获得新的突破。虽然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教学在当前仍是一个新事物,仍处在实验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它必将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
1.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在电脑技术层面,目前我校不少数学教师对电脑的掌握还停留在会打字、会制表的水平上。虽然没有普遍进课堂,但上公开课时,由于电脑技术的落后常常导致这些教师在课堂上操作不顺畅,各种教学软件间的配合与切换混乱、生硬,课件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效果单调乏味,一些最需要电脑辅助的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往往因技术问题:该动的动不了,该停的停不住,重点的内容不能实现反复播放等等,因而发挥不出网络环境固有的长处。
2.资源要实行共享
一方面,网上有关教育资源的网站和主页如雨后春笋,各种数学教学资源更是不计其数,但其中真正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能达到较好效果的并不多。另一方面,数学教师由于技术和时间的原因不可能经常性地开发课件,即便花时费力地开发出的课件效果也不一定好。而一些在网络教学方面先行一步的学校又出于门户之见,不把他们已经开发好的系列数学资源与大家共享。因此,缺乏适用的数学教学软件支持的网络教学有些举步维艰。鉴于此,学校的教师之间以及各个学校之间,要进行网络共享,实现共赢。
3.继续增加经费开支
我们所在的地市有不少学校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不当或前期硬件建设投入大,后续支持资金严重不足,无力添购新的教学软件,无力支付上网费用,导致先进的设备经常闲置,造成“有机用不上,有网不敢上”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科教学的网络环境名存实亡。
当然,多媒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它。只有摆正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克服弊端,适应形势,让多媒体真正走入课堂。
参考文献:
[1] 周平儒.中师生电教基本功训练指导[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秦长春,王淑荣.多媒体CAI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电化教育,2001.
[3]姜灵敏. 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8-0049-03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我省的新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的进入了第二年,由于条件的限制,多媒体教学暂时还没有完全进入课堂,我们学校也是如此,但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对多媒体工具在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加以实践与研究。下面笔者谈谈这两年来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一点体会与反思。
一、多媒体教学对高中数学课堂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以及整堂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描述集合概念的时候,用Flash动画描述一个渔夫一网捞上来很多鱼、虾子、螃蟹等等,用外面的网和里面的鱼,虾子、螃蟹等物体来说明集合的概念、元素及性质,这样会显得较为有趣且形象生动,很快能吸引学生。
例如,在讲解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2.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与把握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应能使学生对此堂数学课的重点以及难点很好的把握。多媒体教学在某些环节上能更形象生动的展示出优势,使学生对重点及难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地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减负提素”的目的。
例如,在讲函数y=Asin(wx φ)的图像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w、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所需线段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w和φ,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又如,在讲解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时,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轨迹是随离心率的“量变”而发生“质变”的,可利用Flash动画展示离心率的变化对曲线形状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和比较圆锥曲线的异同。
3.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
例如,讲解平面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章节中有关小船过河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小船渡河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学习,发现了平面向量在此问题中的应用,深刻理解了平面向量在物理中应用的好处。
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4.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笔者在讲解指数函数这一节内容之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及收集有关指数函数的资料,通过整理提出与指数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再通过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指数函数资料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视眼开阔,发现数学的多姿多彩、浩瀚无穷。
二、多媒体教学对高中数学课堂的消极作用
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优点显而易见,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弊端所在,找出方法加以克服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效率。下面所罗列的仅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容量过大,速度过快
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和数学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形成鲜明对比。因此,有些人认为它能彻底优化课堂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而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二维三维动画功能,课堂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节奏快、容量大,学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2.喧宾夺主,取代板书
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由于多媒体的出现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屏幕遮挡了黑板,画面代替了板书。板书是我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等特点。课件板书由于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学生只能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及时地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其结果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在现行阶段下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在全球信息化的大潮中,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课堂教学,能有效地拓展教育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将使数学教学跳出传统的樊篱,在更开放的背景下获得新的突破。虽然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科教学在当前仍是一个新事物,仍处在实验阶段,但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它必将会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内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流。
1.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在电脑技术层面,目前我校不少数学教师对电脑的掌握还停留在会打字、会制表的水平上。虽然没有普遍进课堂,但上公开课时,由于电脑技术的落后常常导致这些教师在课堂上操作不顺畅,各种教学软件间的配合与切换混乱、生硬,课件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效果单调乏味,一些最需要电脑辅助的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往往因技术问题:该动的动不了,该停的停不住,重点的内容不能实现反复播放等等,因而发挥不出网络环境固有的长处。
2.资源要实行共享
一方面,网上有关教育资源的网站和主页如雨后春笋,各种数学教学资源更是不计其数,但其中真正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能达到较好效果的并不多。另一方面,数学教师由于技术和时间的原因不可能经常性地开发课件,即便花时费力地开发出的课件效果也不一定好。而一些在网络教学方面先行一步的学校又出于门户之见,不把他们已经开发好的系列数学资源与大家共享。因此,缺乏适用的数学教学软件支持的网络教学有些举步维艰。鉴于此,学校的教师之间以及各个学校之间,要进行网络共享,实现共赢。
3.继续增加经费开支
我们所在的地市有不少学校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规划不当或前期硬件建设投入大,后续支持资金严重不足,无力添购新的教学软件,无力支付上网费用,导致先进的设备经常闲置,造成“有机用不上,有网不敢上”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学科教学的网络环境名存实亡。
当然,多媒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它。只有摆正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克服弊端,适应形势,让多媒体真正走入课堂。
参考文献:
[1] 周平儒.中师生电教基本功训练指导[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秦长春,王淑荣.多媒体CAI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电化教育,2001.
[3]姜灵敏. 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