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简介


  《跳房子》是当代拉美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尤利西斯》”“二战后关于情感和观点的最为强劲的百科全书”。
  小说叙述的是一位任性不羁的拉美知识分子——奥利维拉,为了追求人生的真谛来到西方文明的“天堂”——巴黎,却发现自己与其格格不入,与周围的人和整个社会无法沟通。失望之余,他不得不舍弃爱情与友谊,回到“人间”——布谊诺斯艾利斯。然而,他同样找不到自己形而上的追求。他执着地寻找理想中的精神天堂,但无论巴黎,还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苦苦的求索,只是使他一次次跌入失望的绝境。

片断摘录


  同我一样,她也认为,一次偶然的相遇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不具有偶然性,她也认为,准时按地赴约就跟写字非要用带格子的纸张或是挤牙膏非从底部挤起不可一样。
  但此时她不会待在桥上,她那皮肤透明、清秀的面庞也许会出现在马雷区,也许正在同卖炸土豆片的妇人闲谈,或许正在塞瓦斯托波尔大道上吃着热腾腾的香肠。不管怎样,我还是上了桥;玛伽果然不在,也没有向我走来。以前,我们都熟悉对方的住所,对我们那两间冒牌留学生宿舍中每个墙洞,包括镶在廉价镜框或是花里胡哨的纸片上的那些明信片上印的普拉克、吉兰达约或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都了如指掌。尽管如此,我们是不会互相找到对方家里去的,而宁可在桥上,在咖啡馆的街座上,在电影俱乐部里相会,或是在拉丁区某个庭院里弯腰跟小猫亲热时相遇。
  与此同时,玛伽,我俩像是两棵淋湿了的树木,也像是某部蹩脚的匈牙利影片中的演员那样拥抱着。我俩仿佛迷恋着茹万维尔的作品和迷恋着公园的情侣那样,一面拥抱着,一面缓缓地谈着话,看着雨伞落在草地上,变成了一个被踩扁了的小小的黑色昆虫。
  它一动不动,任何弹簧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伸展了。完了,一切都完了。啊,玛伽,可我们并不高兴。
  素材延伸:意大利翁布罗萨的贵族少年柯希莫·迪·隆多(那时他12岁),因为和专制的父亲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爬到了树上,并发誓不再下樹。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没在意,认为这只是小孩子的一时气话,不必当真,但柯希莫坚守誓言,决意在树上一直生活下去。
  这一待就是五十多年,柯希莫直到去世也没有下过树。这五十多年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反映他独一无二的树栖生活。这种生活多姿多彩,充满挑战。在树上,他打猎、读书、恋爱、旅行,他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使一个凶残的大盗爱上了小说,他帮助小城建立了防火系统,挫败了土耳其海盗,打退了狼群的袭击;他广泛阅读,比同时代人更早地接受新思想。
  适用主题:悲观主义;找寻方法;热爱生活……

片断速写


  抱着悲观主义去过这一生,就算世界再五彩缤纷,于人眼中也是黯淡无光。世上总有人对生活失望,觉得前路茫茫没有方向。就好像《跳房子》中的奥利维拉苦苦求索,却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天堂”,一次次跌入失望后,终对生活失去信心。他是从悲观者的角度去生活的,所以总觉得世事不公,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若人丧失了对美好的希望,没有了自己的追求,与其说是寻找“天堂”,不如说是在麻木地寻找一个精神慰藉,来证明那束虚无的光的存在。
  悲观主义者认为地球只能容纳十亿居民,可如今地球人口已超七十亿,人类生活依旧和谐美好。由此看来,我们应抱着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每件事,任何事都具有两面性,有时看似绝境,或许换个角度便是柳暗花明。有句话说“人的命运分成两半,一半在上帝手里,一半在自己手里,但最重要的是在自己手中的那一半。”我想说的就是我们要顺从命运,但绝不屈服于命运。就算生活再难,前方的路终会鲜花满地。
  ——浙江省新昌中学 梁艺矾《找不到的天堂》

作品简介


  讲述了少年辛克莱寻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艰辛历程。辛克莱出生并成长于“光明世界”,偶然发现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纷乱和黑暗,使他焦虑,并陷入谎言带来的灾难之中。这时,一个名叫德米安的少年出现了,将他带出沼泽地,从此他开始走向寻找自我的征途。之后的若干年,德米安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他每一次寻找、艰难抉择的时候,成为他的引路人。

语句摘录:


  1.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和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2.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3.每一个人的一生代表他向自己拟定的道路,代表在这样一条路上走的努力,代表一条路途的启示。
  4.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段困境,通常也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关键,在这个关键点上,个人的生命需求和周遭环境产生最激烈的冲突,必须经历最严厉的挑战,才能找到迈向前方的路。
  5.所有人都在寻找共同点,所有人都在拉帮结社,推卸命运的责任,躲进温暖的人群中。
  素材延伸:翻译家苏阿芒,是中国的外语奇才。在三次落榜后,他坚持选择了自学道路,掌握了20多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登过文学作品和论文,被瑞典一家杂志称之位“文学领域的一颗新星在东方闪光”。
  适用主题:成为自己;坚守;逃避;自由与快乐……

片断速写


  我们青年人该振臂高呼“坚守”二字,向自己心中一直所坚定的方向前行,不要心生恐惧和无端的不安,即使是身处彷徨又何妨?只要努力坚守住内心深处的初衷,只为此奋力拼搏就足够了。
  可惜这一件看似能轻而易举地做到的小事,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传递。早在启蒙运动时期,康德便早已领悟这一浅显的道理:“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只是多数人在遇到路上张牙舞爪的纸老虎时都升起了没有来由的恐惧,于是就顺理成章地退缩,最后落得个一事无成的下场。然而在这般情况下,人们需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化解一个个艰难险阻。在解决困扰内心许久的迷茫后,这时的人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去重新询问自己是否坚定了当年壮志凌云的誓言。若是在不经意间丢失了,那就安下心来去追声寻途;如若一直坚守着那一片赤胆热心,那就继续前行吧,你终会到达你的地图上所标记的止境,收获坚守的果实。
  ——浙江省澄潭中学 董钶逸《坚持与寻途》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  ——歌德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季老先生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古人宋濂即使在“天寒砚冰坚”的艰苦环境下也要“手自笔录”,刻苦读书。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和事都在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  然而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书能帮助我们答疑解惑,带领我们走进另一个精神的世界,一览前世的芳华,与品行高尚的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对话”。  《唐诗》《
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考场原作  择一方净土,倾听心灵呼唤  □浙江一考生  选择一方生命的净土,倾听那心灵的呼唤,方可感
常有人针砭时弊后,痛心疾首地慨叹古风不存。其实古也罢,今也罢,从来都是贤愚俱存,善恶分明。我们现在所忧虑的一些事,并不真如所设想的那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在时代脉络中,我們很可能可以窥见其并行不悖的联结。在生活中,污染的来源有时却拜科技所赐:玻璃幕墙的强光、白色污染的杀手、钢铁工业的浓烟,但科技与自然并不背道而驰。怀想农耕文明时代下的篝火与谱写新时代旗帜下的“中国梦”蓝图,其实都寄托了人们心中对
曾看到一部纪录片,有一个在卢浮宫拍摄的镜头,空无一人的卢浮宫,大概这一天不是法定节假日,又因为是雨天,一个老妇人在一幅画像前静坐,她说,这幅画叫《卡罗琳》,是安格尔的画作。这幅画像就是这部纪录片的封面,一个少女,因为画面的定格而成了传奇,像要从画像中走下来。老妇人静静地说,很小的时候,她就觉得博物馆里画像上的人都是活的,只是白天沉睡了,到了晚上,可以纷纷从画像中走下来。  我记住了她看画像时宁静的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人生不是你取得了什么,而是你经历了什么。  ②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不美好、不对的事情,不尽人意的地方,我觉得要折腾折腾。  ③我们明明有很好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却选择了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④所有的阵痛都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完成。每个人都需要走出昨天的自己。  ……  上述内容节选自阿里20周年庆上马云的演讲。读此材料,不知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请结合当今生
他歪斜着躺在轮椅上,表情木然呆滞,牙齿暴露在外面,只能发出机器的声音,那是他用眼睛的移动、面部的动作所输入的一个个字母转换出的“电子声”,这是他与外界的唯一联系……他是史蒂芬·霍金,一位的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岁。这一天,正好是爱因斯坦的诞生日。其子女在声明中写道:“他是一位伟大而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勇气、坚持以及他的杰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消息传来
关键词:影响  8月15日,一张刊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新闻剪报在微博热传,但最让人们惊叹的,不是这张泛黄的《大公报》有多珍贵,而是这篇微博的发布者“抗战直播”连续8年的坚持:从2012年7月7日至今,“抗战直播”以文配图的方式,“直播”了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的8年历程。2980天,累计35214篇,从未间断!  “您的微博是一部很棒的历史书”……网友们感叹,在关注
2019年1月23日,著名作家林清玄病逝,享年65岁。  消息来得猝不及防,因为就在1月22日上午,林清玄还发了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字里行间,有着他一如既往的禅意。  林清玄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30岁前即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和三毛、席慕蓉等并称为“台湾散文八大家”,其作品多次选入
初中上第一堂生物课,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的问题:玉米棒子是长在从下往上数的第几片叶子上?  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对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玉米是最常见不过的了,夏天的时候就种在山坡地上,随便就能看见;说不简单,那是因为我们上学时几乎天天可以看见玉米,可真的没注意到玉米棒子是长在第几片叶子上的。那次生物课上,全班50多人都是农村学生,却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语重心长
契诃夫曾说:“小狗不应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每只狗都应该叫,就让它们按照上帝给的嗓子叫好了。”这句话无疑肯定了每一个人的价值与不同。  何谓“大狗”,又何谓“小狗”?  大与小的区别,宏观上体现在影响力的不同。从微观上,又取决于地位的高低和圈子的大小。势力强,圈子广,其影响力和辐射自然有分量。但即便如此,上帝并没有忘记赋予小狗特有的嗓子,赐予平凡的人独特的价值。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