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痫灶切除手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分析——单中心15年病例回顾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zh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采用致痫灶切除手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DRE)患者的致痫灶定位、病理特点及长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1年4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切除手术治疗的DRE患者,共2 424例。分析致痫灶的定位情况,分2个阶段随访术后≥1年者的癫痫完全无发作率。

结果

2 424例患者中,MRI显示有明确病灶者1 299例(53.6%),1 125例(46.4%)未见明确病灶;共1 007例(41.5%)行颅内电极埋置术,其中65.5%(660例)为MRI未见明确病灶者;颞叶癫痫(TLE)手术1 030例(42.5%)、非颞叶癫痫(ETLE)手术1 394例(57.5%);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909例(37.5%)、海马硬化429例(17.7%)、瘢痕性脑回381例(15.7%)及低级别肿瘤223例(9.2%)等,其中12.5%(303例)伴有双重病理改变。1 424例(58.7%)随访≥1年,其中第1阶段(2001年4月至2012年7月的患者)随访的846例中,术后第1、3、5年的无发作率分别为64.7%(547/846)、52.5%(241/459)及49.6%(119/240),其中TLE者分别为57.9%(210/363)、57.8%(108/187)及56.3%(58/103),ETLE者分别为59.4%(287/483)、47.8%(130/272)及46.7%(64/137);178例(21.0%,178/846)出现手术并发症;第2阶段(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的患者)随访的578例中,术后第1、3年完全无发作率分别为64.7%(374/578)、57.3%(133/232),其中TLE者为71.4%(187/262)、66.4%(64/95),ETLE者为59.5%(188/316)、51.1%(70/137)。2阶段术后1、3年总体无发作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阶段术后1年TLE者的无发作率优于第1阶段(57.9%对比71.4%,P=0.001)。

结论

颅内电极埋置仍是致痫灶定位的重要手段。尽管随时间延长手术疗效有所减退,但总体TLE和ETLE患者均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手术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翼皮瓣在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矫正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小趾多趾伴4、5趾并趾畸形99例112只足,其中4、5趾不全性并趾75只足,完全性并趾37只足,小趾主干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腓侧偏斜畸形及短趾畸形。手术切除多趾,采用关节面成形或楔形截骨矫正小趾腓侧偏斜。77只足采用尖端凸V形双翼皮瓣,35只足采用尖端凹V形改良双翼皮瓣重建趾蹼,利用多趾皮肤关闭趾侧方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医源性与外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PSAN)的诊断和治疗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例颅内PSAN患者,其中9例为外伤性PSAN(TI-PSAN)患者,2例为医源性PSAN(II-PSAN)患者。9例TI-PSAN患者的11个PSAN,7个给予假性动脉瘤和载瘤动脉闭塞治疗;2个给予血管重建治疗,其中1个采用支架联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远段囊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4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囊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术后复查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动脉瘤的夹闭情况;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治疗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
目的分析松果体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探讨该肿瘤的起源以及"中间帆脑膜瘤"一词的真实含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21例松果体区脑膜瘤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录像资料,依据文献的方法将其分为幕镰交界区脑膜瘤和中间帆脑膜瘤两类,并比较两类肿瘤之间的异同。结果21例患者中,幕镰交界区脑膜瘤12例,其中起源于大脑镰、小脑幕和直窦者
目的分析影响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3月至2016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收治的89例未破裂床突旁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出院前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旋转DSA检查以观察动脉瘤是否复发和弹簧圈是否有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