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中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探思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在建筑市场中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建筑材料。该类新型材料相比于传统建筑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显著提升建筑质量,极大缩短施工工期,弥补了传统建筑材料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提升新型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水平,本文通过对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其在应用中的特点以及优势,分析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的优化良性发展,更好的服务我国传统建筑行业,并可应用于国防和国家应急体系快装模块建设。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随着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驱动,装配式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中,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其建筑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施工中的各型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种类多样,新型輕质高强材料能够适应其大部分施工场景。其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该类建筑的质量安全以及施工效率。同时,为满足建筑绿色化的要求,降低因为施工产生的污染,应当加强对该类环保型材料的应用,达到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化发展的目的。从而帮助人们算好“经济账”“时间账”“环保账”和“安全账。
  1、装配式建筑概述及应用优点
  1.1概述
  装配式建筑因为出色的表现,成为了近几年建筑市场中主流的建筑之一,其相比于传统建筑在施工效率上,有显著的提升且符合绿色化发展原则[1]。该类建筑将施工现场的大部分建材制备工作转移到了工厂中,通过已设计好的模板样式进行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借此保障建筑质量。再将生产出的预制装配式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连接,从而降低人力成本的消耗。其统一化的特点,使其在对建筑统一性有要求的规模化建筑群中得以广泛应用。
  1.2优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扩大,对于需要大量人工的行业而言,需要投入更高的人力成本[2]。而对人力资源需求较高的施工行业中,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建筑能够有效减少人力投入成本。该类建筑方式主要采取工厂预制构件,再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去除了现场对材料进行制备的环节,从而减少了工期缩小人力成本。并且该种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在构件设计图纸准确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从而保障施工的稳定进行。传统建筑因为剪力板、楼板等建筑结构,主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所以对周边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该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而装配式建筑通过对构件的预制,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概率。在实际预制件生产过程中,建筑原材料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把控,同时在运输前,质检员会对预制材料进行质量检测。避免质量不符合施工标准的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借助该种方式能够有效保障预制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
  2、装配式建筑分类
  2.1板材类建筑
  该类建筑主要应用于全装配式建筑中,能够在降低建筑整体的重量的同时,扩大其空间面积,并且在建筑稳定性方面,具有较为出色的抗震能力。其主要预制构件为大型内外墙板、楼板、屋面板等,通过在工厂中对原材料进行把控。并且严格依据提供的构件设计图纸生产,保障预制构件的质量。该类建筑组成构件中的内墙板,主要分为空心板和实心板。而外墙板则通常采用带有保温层的混凝土钢筋复合板材、泡沫混凝土、大孔混凝土以及新型植物纤维板等,并且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防火性能。该类建筑因为其预制构件体量较大,因此会对空间及造型设计造成一定的局限,无法对内部空间结构灵活分配。相关设计师对其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首要应当注重节点问题,避免外墙板接缝不满足建筑应用需求的问题出现,从而提升其防水防潮性能。
  2.2骨架板材类建筑
  该类建筑结构组成成分主要为板材和骨架,其中骨架的种类多样。现今大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主要以混凝土钢筋结构作为承重骨架。现今主流的建筑承重结构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框架结构,以柱梁为主体搭建承重框架,再在四周组装非承重的楼板、墙板。二是板柱结构,其主要以柱、楼板为承重结构,再与其他非承重部分组成。该类建筑模式灵活性较高,能够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通常在高层建筑中应用。
  2.3盒式类建筑
  该种建筑模式是在板材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型建筑模式。具有高度工厂化、安装效率高的特点。其在工厂中生产的构件并不局限于盒子结构本身,同时还包含了内部装修、家具等内部组成成分,降低了装修产生的大量人工成本。其装配方式主要分为四种,一是全盒式。全盒式结构简单,对于施工工艺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其建筑结构完全由承重盒构成,以重叠的方式完成建筑的建造。二是板材模块式,该种建筑方式将如卫生间、厨房等建筑内部结构预制为承重盒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需将这些承重盒子以及设计方案和楼板、墙板等其他结构进行连接。三是核心盒式结构,该类结构围绕核心承重盒子展开,在其四周围上楼板、面板、骨架构成。四是骨架模块式,这类建筑结构通过轻质材料预制住宅单元,在设计好的骨架上进行组建。但是该类建筑投资较大,并且住宅单元盒子体型较大运输不便,因此没有被广泛应用。
  2.4砌块类建筑
  砌块类建筑主要采用砌块堆砌而成,其工艺相对简单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有效拓展建筑结构的多样性。这类建筑模式主要应用于低层建筑,其使用砌块主要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
  2.5升板、升层类建筑
  该种建筑方式主要采取重复浇筑的方式,用混凝土等浇筑出墙板、楼板。在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柱竖立在底层,通过相应的施工设备将楼板和屋面板,抬至设计方案中所要求的高度并固定。其中外墙的种类多样,主要为砌块外墙或者浇筑外墙。该类建筑具有较好的承重性,能够在大型建筑中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3、新型輕质高强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广泛被应用,其被青睐的主要原因是该类建筑种类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建筑需求。同时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污染较小,实现了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3]。随着我国各类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出现,因此对建筑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装配式建筑应当加强对新型材料的应用,从而降低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同时提升建筑质量保障居住人员的安全。新型轻质高强材料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环保特点,避免了传统建筑材料存在的污染问题,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具有良好的抗震、防火、保温性能,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综合性能。当前,装配式建筑大势已成,提升应用质效,关键在创新,不断提升材料性能,优化组装方式。
  4、装配式建筑中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具体应用
  4.1砌块类建筑应用
  砌块类建筑是装配式建筑中的主流建筑之一,其包含的种类多样主要可分为空心、实心两种[4]。该类建筑的施工主要利用块状建筑材料进行堆砌,从而构成符合建筑需求的墙体。因此在进行预制时对工厂的工艺水准要求较低,并且生产成本低,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大量生产。同时该种建筑模式具有较高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施工场景中进行应用。从而促进工艺的多样化,满足更多居住者对建筑的需求。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应用在该种建筑模式中,能够有效提升墙体的强度,确保其能够发挥稳定的性能。为进一步加强该类材料在砌块类建筑中的应用,相关企业应当加强对该类材料的强度提升及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能。
  4.2板材类建筑应用
  该类建筑材料通过提升建筑的使用面积,使其拥有更多的可利用空间。并且相比于传统建筑降低了建筑的重量,从而提升了其稳定性。这类建筑结构能够使建筑有更高的抗震能力,能够更好地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该类建筑结构主要以混凝土钢筋或者新型板材组成,进一步提升了其外墙墙体的防火、保温性能。利用该类新型轻质高强材料,能够解决传统材料在这方面性能上表现的不足。相关企业还需要加强对该类新型材料性能上的提升,加强技术上的投入使其能够满足更多的应用场景,适应更多样的空间结构,从而优化建筑结构。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板材进行合理的拼接设计,使其满足建筑对构件的需求,借此满足不同用户对建筑的使用需求。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植物纤维增强覆面木基结构装配式建筑新材料,具有七无(无钢筋、无水泥、无砖、无梁、无柱、无石材、无传统构件)、七防(防震、防火、防水、防冻、防裂、防蛀、防老化)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修房建桥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
  4.3升板、升层类建筑应用
  该类建筑使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种类之一,其主要利用对混凝土底层进行不断的浇筑,从而达到和楼板层、层面板进行连接的目的。以该种方式加强建筑连接处的强度,提升整体建筑的稳定性。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在该类建筑的应用中,应当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避免施工效果不满足建筑需求的情况发生。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把控,并且制定好施工的工艺。从而提升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性能,简化施工步骤,减少施工时间。相关企业在施工时还需要针对该类建筑模式的特点,加强新型材料的强度和抗压能力,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同时需要针对实际施工环境对建筑材料的应用进行科学的设计,外墙、砖墙等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建造过程中不能一味使用新型轻质高强材料。应当分析其使用功能和特点,结合其他材料进行浇筑,从而使该类建筑应用场景多样化。
  结语: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具有效率化、统一化、工厂化的特点,有效降低了施工的投入成本,提升相关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当加强对新型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加大对该方面的投入成本,从而使技术含量和建筑质量能够有效提升,满足不同用户对建筑的使用需求。新型轻质高强材料相比于传统建筑材料,具有更加环保、选择更多的优势,对于建筑而言能够有效提升其综合性能,因此该类新型材料将会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能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开拓新途径,其快速、安全、经济的特点也将在国防和国家应急防灾体系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保绍昆.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8,v.16;No.513(12):42-43.
  [2]成海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智能城市,2018,004(010):P.19-20.
  [3]刘建飞,许晶.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1,22(3):28-30.
其他文献
【摘要】给排水系統作为当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关于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探讨,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实际的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整体情况及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思路,采用先进适用的施工技术,做好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期刊
【摘要】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理念,建筑行业要想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在激烈的市场中保持自身竞争优势,需要积极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将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管理理念相结合,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融入到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看作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确保建筑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就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施工管理的创新途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管理;建筑工程;创新措施
期刊
【摘要】电网小型基建项目是指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调度控制、生产管理、运行检修、营销服务、物资仓储、科研实验、教育培训用房和其他非经营性生产配套设施的新建、扩建和购置。电网小型基建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是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为电网企业众多基础设施之一,电网小型基建项目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忽略对项目的全过程管控,进而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良好发展,所以亟须
期刊
【摘要】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政府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多种调控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这对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的考验越来越大,尤其是资金实力。同时,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如果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则很有可能面临淘汰。财务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管理中具备不容忽视的效用,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也让多样化类型建筑工程得以全面开展,但这也无形中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正是在此发展趋势影响下,也让高层建筑也成为了众多建筑工程中的主推类型,而此种工程建设中所包含的一项核心施工技术便是深基坑支护,其不单关乎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品质,更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实际使用周期。整体而言,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规范化管理,对于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的高质量运作至关重要,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建筑工程企业实行全过程管理模式,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在实行全过程管理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过程管理在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施工管理;控制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
期刊
【摘要】工程管理是指管理者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对施工过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传统施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需要,要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创新管理方法和理念,开展更为优质的管理工作。其次,建筑工程涉及众多环节,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所以,管理者必须将管理贯穿施工各环节,这不仅能
期刊
【摘要】深基坑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工程防御建设过程中,自动化监测技术已有新的研究并且被应用于深基坑检测中,需进行深刻的探究其是否可以准确应用在深基坑检测的过程中。传统人工监测方法不仅时效性较差而且后期耗费大量资源,在实操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自动且实时采集、传输、报警,能够更好地防范风险、保障安全。使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在深基坑监测中得到实施和运用,能够随时掌握基坑监
期刊
【摘要】为了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保证饮水的安全性。所以,为了可以保护人们的身体安全、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保证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提升运行管理水平,更好地保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
期刊
【摘要】自2018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地铁工程防排烟设计的规范,对实际项目建设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不同规范标准由于颁布时间、制定社会背景等存在差异,造成设计人员在内涵理解及条文实施时,在思想上形成了很多疑虑。笔者依照国家现行的规范,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解读“烟规”的适用性、排烟风机风量的选择、防排烟风口间距等几大常见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地铁车站;通风排烟;防排烟设计;防烟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