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科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科目。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并不乐观,学生们不会合理地进行思考,也没有探究数学的热情,这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展开十分困难。本文从以上背景出发,探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探究性学习,并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引导;探究性学习
  随着新课标的整体改革,教育部对数学方面的要求是:“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自主思维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讲,合理的探究性学习不仅能提高他们对数学方面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建立起完整的思维模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孩子们的探究性学习呢?
  一、利用问题建立情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合理的问题是激发学生们自我思考、自主探究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往往是被疑问所提起来的。当学生们发现这道问题解不出来,而自己又很想知道这道问题的答案的时候,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就会被激发出来;而如果学生们在此基础上能更进一步,自己提出新的问题,那么探究性學习的教育就成功了接近一半。为此,教师要以此为目标,合理地对教学时的疑问进行改进。
  比如,在学习“整数除法”这一个章节时候,教师在讲解完出除法基本运算规则之后,可以用小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提问:教师提出问题:能被10整出的数都有哪些?学生可以进行抢答,但是答案有对有错。这时候教师要跳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对其进行夸奖。而答错了的同学就会思考,为什么那样是对的呢?由此引出接下的学习与思考。
  二、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探究
  学习是一个过程,探究性学习更是如此。虽然很多教师都在强调开放式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原因是教师根本不放心让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反而更愿意用大量的时间将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最后只是机械般地模仿,并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更大的空间去自我思考、自我探究。
  首先是让学生多看。教师可以将这节课要讲的知识举几个例子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观察,找到相似的规律;然后让学生多想,提供孩子独立思索的机会与时间,不要为了多讲一点东西而压缩这个时间,因为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们勇于探索、发现规律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多说,鼓励学生将自己所观察、所想的东西说出来,无论对错与否,只要有道路,那就证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不断提升。
  三、重视实际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为了加强数学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实践,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们用多种感官配合探究,增强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更有助于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对数形结合的认知。实际的动手操作可以设置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动手操作,从而获得更深的印象。
  比如,在学习余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拿出七根小木条,让同学们根据除法的计算方法,将小木条进行合理的分堆摆放,最后不能凑够一堆的便是余数。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很快便记住了余数的意义以及“七”这个数字的余数种类以及计算方法。动手能力最强的部分应该是几何,比如,教师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想给父母一个礼物,你认为用多大的彩纸才能将盒子完全包裹住呢?学生们在实际动手测量、计算的同时,也就弄明白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展开探究
  合作交流是探究性学习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到达了什么样的程度,一个人的思维宽度总是有限的,这时就需要多个学生共同讨论,找到各自的漏洞,并用他人的思路补充自己、完善自己。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互补的过程。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将同学们分成小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组成员的实力平均化,不能一味地将成绩较好的学生全部放在一起。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在自由讨论环节挨个发言,集思广益,找到能让大家都信服的答案,然后在接下来的回答环节派出一个代表,对教师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样不仅是对自己思维的一个补充,更是对探索性学习教育方式迈出的有效一步。
  五、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们来贯穿始终,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而教师起到的作用是监督和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刘给学生们足够的思考时间,更要给学生们创造实际动手的机会,让自主探究性学习从各个方面渗透进孩子们的学习模式当中。当然,教师在有效组织学生们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参与进去,及时为学生们解答疑惑,起到“点睛”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们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J].中国西部,2017,(12)
  [2]平丽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54.
  [3]左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58.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糖尿病是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均证实,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著不良影响。但近年来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糖监测仍以空腹血糖为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满足需求,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逐渐被世界各国教育界重视,成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的热点和新思路。本文对这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从起源、理念、实施方式、教学成效、存在的问题五个方面进行梳理,最后得出结论:PBL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授课模式是更有效的一种课程设计。  关键词: PBL
◆摘 要:本文简要概述了“互联网+数学教育”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教学方法的实践意义,以便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互联网;数学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一、职业院校“互联网+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关键要素  1.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我国倡导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已有多年,强调对学生的道德与知识进行双管齐下教育的理念。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院校也应该改变
视网膜前膜(ERMs)是指在严重孔源性或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时在视网膜表面、视网膜下及玻璃体腔内形成的纤维细胞性膜组织。当膜组织收缩时将使视网膜脱离进一步发展,最终发展为增
摘 要: 本文从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总结了提高高职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 实验教学质量 提高措施  医学检验是一门集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的任务是培养能在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或医学类实验室从事医学检验及相关工作的高等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要求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重视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加
摘 要: 无菌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备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技术。培养护生良好的无菌观念,是提高護理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也是临床护理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 无菌观念 护生 护理实训教学  无菌技术[1]是《基础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护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无菌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各项护理实践操作中,保证了临床护理质量,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它是护理教学的重点,也是护生学习的难点。笔者在教
◆摘 要:初中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尤其是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更是要具备抽象思维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多数学生总会觉得这部分内容困难,其实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有着很多的解题技巧和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便可以轻松应对该类问题。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的几种解题策略,希望可以为初中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推理;图形证明  几何推理与图形证明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要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生正处于基础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通过道德与法治这门思想观念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最基础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形成,发展本学科的核心价值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  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与发展,对于其一生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