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困生开辟一条成功之路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2622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一直是困扰我们在职教师的一个问题,他们在我们这个学校大家庭中,影响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更对我们的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校的教育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然而学困生并不是一块毒瘤,他们只是缺乏引导、缺乏关爱,只要我们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学困生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激励 赏识 鼓励 关注 宽容
  学困生(Students with problems of learning )是无论在哪个学校都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直困扰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心病,也是千百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含辛茹苦抚养孩子的父母的烦恼,更是无数校长感到束手无策的难题,在英语教学中,学困生和优生之间的差距尤为突出,他们对待英语放任自流、甚至仇视的态度,使我们感到再也不能熟视无睹,因此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英语成绩是我们这些英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经过观察分析,感到这些学困生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有较强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还有些教师没有注意的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困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进而达到激发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励学困生,为其拥有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有人说,只要你心存希望,只要你不屈服、不向命运低头,就能够把握命运,战胜一切困难。作为求学中的孩子,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失败,只要有希望,哪怕是很小的希望都要好好把握,不轻言放弃,毕竟成功和机遇总是会青睐那些有希望和追求的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激励学生在遭受挫折之后依然能够坚强面对困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坚信:只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全身心地投入,一定能取得进步。让学生能够有勇气大声说出:“Yes, I can!”。,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为拥有美好的将来而奋斗。
  二、赏识学困生,教学生乐观面对人生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作为引导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自尊感,让他们学会自律,让他们爱上课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真诚的赞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这个原理也符合当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理论。
  事实告诉我们,学生需要鼓励、需要肯定、需要赏识。不懂赏识、不愿赏识学生的教师是很难真正地融入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渴望会更加炽烈。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认同,希望得到他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赏识,学困生尤其如此。所以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赏识学困生、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困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选择有利时机适当表扬、鼓励,相信有教师的循循善诱,必定能唤起学困生积极向上的心灵火花,从而树立自信心。
  三、鼓励学困生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还要有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和失败低头的精神,只有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学困生往往由于屡次受挫,缺少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最后才会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在学困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他们,让学困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教师应当鼓励学困生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正像年轻的父母鼓励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一样,让学困生“跌到了,自己再爬起来。”当我们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
  四、关注学困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差异教学
  教师想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树立因材施教的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对优生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而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循序渐进,使他们热爱英语学习,不断提高英语成绩。
  教育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只关注优等生和中等生,而冷落学困生,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学困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要善于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激励性的语言,语言要做到真诚、坦率、使之不断地获取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和自信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他们耐心、细心引导,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多开导、多体谅、多鼓励他们,和他们一起携手走过这段艰难的历程,他们会因为教师的真诚而感动,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信心。
  五、宽容学生,让学生从师爱中汲取力量
  中学生还处于长身体的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化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要学会宽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原谅他们的失误、过错,多给他们一些反复战胜自我的机会,给他们一些改过的机会,用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宽容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点拨。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教师的宽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气氛比起疾风骤雨更为见效。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创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无拘无束,更好的发挥其潜能。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我们应该认识到:转化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我们一定要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使他们体验到在学习中进步与成功的快乐,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其他文献
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活动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主体性、趣味性、开放性以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活动。要想提高活动课质量,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一、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落实“三个层次”的活动,为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创造有利条件  1.“兴趣型”——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兴趣活动,并对活动产生广泛的兴趣,学校在一至六年级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景化”的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其目的在于:  1、激发学生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厅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徒工决条件。“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教师如能将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设的
在家庭养老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年人对居家养老型住宅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当前我国居家养老型住宅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推广实施过程中仍然碰到不少具体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
《语文课程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家长之间的对话过程。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新理念呢?笔者结合学习和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传统的古诗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读,学生跟读,教师讲解板书字、词意思,学生
本文从科技发展的研究新视角,通过对监狱职能有限性的描述,揭示了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现代监狱建构的缘起、参照坐标和定位情况。继而从监狱的起源、属性和功能入手,对传
“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和发展体制。这种体制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色,迅速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未能
摘 要:众所周知,初中阶段堪称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初中生既要面临升学压力的考验,又要应对身体与心理所迎来的第一个“青春期”。就初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方法进行一定探究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建设;有效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在近年来所起到的重要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不言而喻。而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已有各门课程的一种完美延伸和有效发
摘要:有这么一句话:“想象比知识更加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拥抱整个世界。”学生,不应成为填充知识的容器,而应成为点燃智慧的火炬。所以,给孩子留点童话,而不是一味地教授给他们知识,使他们过早地进入成为世界。  关键词:语文 阅读 联系  某大学教授曾做过这么一个调查,他们问大学生们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上语文课你们有的看小说,有的跑阅览室而不好好听课?”一位女大学生是这样回答的:“你们老师在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