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中国科技赛跑的起点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物理学家王淦昌。

  神舟飞船、歼20战机、高铁、5G通信、杂交水稻、干细胞移植、人工智能……从工业到农业,从国防到民生,今天的中国,众多处于国际前列的高新科技井喷式发展。而这一切,离不开30多年前提出的“863计划”打下的坚实基础。
  33年前的11月18日,一个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正式公之于世。这个被称为“863计划”的宏伟战略部署,使中国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让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这项计划的成功实践,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发展科技、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自信心,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进程。

四位科学元老联名上书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高科技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模糊概念。而就在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已公布了“星球大战计划”,欧洲推出了“尤里卡计划”,日本制订了“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各个国家的“计划”背后,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全面升级,新技术的浪潮冲击着整个世界。
  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科学家们坐不住了。科技上如果不能在新世纪站稳脚跟,就会被世界潮流淘汰出局。
  1986年3月3日,一份经过月余反复修改,由“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执笔,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无线电电子学家陈芳允、航天技术及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联合签名的《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递交到了邓小平的案头。这份建议指出,中国必须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发展自己的高技术。高科技发展事关国力竞争,中国不能置身事外。真正的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要有紧迫感,抓晚了就等于自甘落后,难以再起。要发挥现有高技术骨干的作用,通过实践,培养人才,为下一个世纪的发展做好准备。
  早在1978年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断的邓小平,显然再一次被建议书中提到的严峻国内外形势所触动。仅过了两天,邓小平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很快,经上百名科学家广泛、全面、严格的科学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198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中国宏伟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这样坚定地开始实施了。
  由于王大珩等四名科學家提出建议的时间和邓小平同志作出批示的时间都在1986年3月,因此,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就有了“863计划”这样一个既容易理解,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别称。

投入百亿进行“决战”


  863计划是一项战略决策,总体目标是:集中部分精干力量,在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纲要》提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防御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中的15个主题项目,作为我国今后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是863计划的总负责人,参与了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央认为,只要精心组织实施,纲要中的任务,有可能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顺利完成。
  首任国家863计划联合办公室主任马俊如说:“领域的选择是从战略角度出发的,要突出前瞻性、先进性和带动性,必须为21世纪着想。”在计划执行时,邓小平又提出了“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指导思想。
  当时,生物技术被列为863计划首位,连生物学家都连呼“没想到”。因为直到1980年,中国现代生物技术产值还是零。当历史跨入21世纪,中国已在世界生物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科学家骄傲地宣布:中国科学家已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员,在基因研究领域站到了世界最前沿。
  当年论证阶段,王淦昌在被问到关于经费的问题时,沉默了许久后才艰难地说了一句:“能省就省吧。我看,一年能给2个亿就行。”用2个亿去发展高科技,实在是杯水车薪,但一想到当时国内的经济条件,再多也难于启齿了。但这些科学家没有想到,后来邓小平和中央批的专款竟是100个亿!这在当时粮票尚未完全取消的中国不啻为天文数字,中国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也仅约2000亿元。马俊如说,863计划是中国的命运决战,堪称新时代的“两弹一星”。

科学精神不断“接力”


  30多年来,863计划始终针对我国的短板与需求,并瞄准世界尖端的技术发展,恰当补缺,适时跟进。
  产业化也成为863计划最鲜明的特征之一。1988年8月,与863计划相衔接的“火炬”计划,即《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开始实施,其目的是促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商品化,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1991年3月,863计划实施5周年之际,小平同志挥毫为863计划写下了10个大字: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当年的百亿元,早就创造了上万亿元的产值。
  2016年,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出台,863计划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科研组织形式随着时间在变,但是,从“两弹一星”到863计划,不变的是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如今,这种精神正在不断“接力”,激励着新一代的科技人才在更广更深的高科技领域进行自主创新与突破。

历史上的这一周


  1949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召开首次全国税务会议,建立了全国税收制度。
  1984年11月19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派出的第一支南极考察队赴南极洲和南太平洋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1985年11月20日,中国女排蝉联世界杯赛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四次夺得世界大赛冠军的女队。
  1992年11月19日,我国第一台十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2”研制成功。
  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新突破。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豫剧《黄河绝唱》成功在上海演出,引起观众赞誉。这是根据老河口籍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戏剧家张光年(笔名光未然)的英雄事迹改编的戏剧,以经典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为主线,讲述了张光年组织剧社开展抗日宣传,随后到延安和冼星海共同创作《黄河大合唱》的动人事迹。全剧从抗战爆发开始,张光年先后辗转武汉、郑州、延安多地组织抗敌演剧队伍开展抗日宣传。途中在黄河壶口一带从事
2006 年拉萨站外的GE 机车和线路施工人员。  2007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之前,一首由韩红演唱的《天路》,已经传唱大江南北。把青藏铁路成为你“天路”,既是因为它处于海拔极高的高原之上,也蕴含着这条铁路修建艰难之意。  如果以勘察、施工难度而论,川藏线比青藏线更复杂、更难。  回顾新中国70年的建设历史,从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到青藏铁路,以及如今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可以说,从内地进藏的通途越来越
胡展奋  由于四次受邀央视春晚,近年又两次受邀国庆观礼,加以中美深度研究的专著频频问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在洛杉矶的华人社会是人气爆棚的。  但凡南加州华人的公共活动——无论是洛杉矶中国总领馆组织的大型纪念、志庆、峰会还是南加州侨界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抑或“中美电影节”“北美春晚”这样的高端盛会,主持人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张军,其主持风格,主流而不媚俗,谐趣而不浮滑,儒雅而不拘谨,俊逸沉稳,
2018伊始,国产纪录片接过了去年的那把火,继《如果国宝会说话》《生门》之后,《水果传》又成了最新的“爆款”——原本预留给《舌尖上的中国3》的口水,全都贡献给《水果传》了。  和许多爆款一样,这部首播在省级卫视的纪录片,最终还是“引爆”在B站(视频网站Bilibili)。而据四大视频网站(优酷、腾讯、爱奇艺、B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水果传》的受众群体中35岁以下用户占96%,是绝对大多数。  这样
对于现今的绝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对印度电影的认识,来源于情绪和色彩同样秾艳饱和、基调仿佛永远热热闹闹的宝莱坞;来源于“一言不合即载歌载舞”的猝不及防,惊奇画面神乎其神地从天而降。可以这么说,宝莱坞是全球电影业界一个特别的存在,在商业电影唯好莱坞马首是瞻的背景下,宝莱坞实践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与思维方式,不仅始终维持着惊人的产量,而且在本土市场上有着碾压所有外国电影的绝对优势,更贡献了一大批市场和
在你小时候,有没有人对你说过这样的话:“我爱你,因为你是你,因为你身上所有的特质,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你。”如果曾听到这样的话,那你真幸运,相信这话会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产生许多潜移默化的美妙影响。而这里要向你介绍的,是一位从1968年到2001年的30多年的时间里反复向千千万万个小朋友讲这句话的人,他就是美国电视儿童节目主持人弗雷德·罗杰斯。  今年,一部展现罗杰斯人生旅程的纪录片《以我为邻》一经上映
4月27日,朝鲜金正恩委员长与韩国文在寅总统在位于朝鲜半岛南北军事分界线的板门店举行了第三次南北首脑会谈,签署了《关于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繁荣及统一的宣言》(简称为《板门店宣言》),引起了举世瞩目。  这篇不足两千字的《板门店宣言》主要涉及了三大块内容:改善朝韩关系、建立和平机制、实现半岛无核化。囿于篇幅,本文只述评宣言的第一部分,即改善朝韩关系内容。  本文将比照前两次南北首脑会谈达成的协议,即
上世纪70年代末,800万回城知青和城镇失业大军,令中国经济一度走到了最窘迫的境地。改革开放“春雷乍响”,开放个体户创业,解禁乡村家庭工业,恢复城乡小商品市场,第一批“个体工商户”横空出世,成为见证“中国奇迹”的特殊群体。  扯掉“无业游民”的帽子,最早富起来的“万元户”曾经让人羡慕不已,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升级为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看似是民营经济的“襁褓幼婴
特斯拉在海南省设立的一处超级充电站。  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去年以来车市整体遭遇“寒冬”销量滑坡的大背景之下,电动汽车销量依然逆市上扬,成为了车市当中为数不多的亮点。然而,今年以来频频发生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让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成为了公众的关注焦点。在刚刚落幕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这也是与会各方的热议话题。  电池安全,已经超越了续航里程焦虑,成为了电动汽车消费
6月18日,上汽大众全新一代Polo Plus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个配置,售价9.99-12.39万元。今年贺岁档影片《飞驰人生》的导演韩寒和主演沈腾也来到上市会现场,分享了与这款新车之间的故事。   新一代Polo Plus是Polo的全球第六代車型,出自大众MQB平台,相比上一代车型,车身尺寸全面增加,其轴距增加了94mm至2564mm,长度增加83mm,宽度增加58mm。大众最新的设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