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当归合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疗效靶标研究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黄芪当归合剂(A&A)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中医疗效靶标.方法:采用多中心、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43例CKD2~4期患者加用A&A(黄芪、当归各30 g)每日1剂,疗程3~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及中医证候要素积分的变化、不同疗效患者中医证候变化的差异,并对疗效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不同疗程A&A治疗均可使患者肾功能逐步改善(P<0.05).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的气虚、血虚、阴虚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浊毒证候积分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A&A疗效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虚、血瘀和浊毒证候积分变化.结论:A&A疗效不依赖于RASI,肾功能改善于治疗3个月起效,治疗12个月疗效更好.A&A更适合中医辨证有气虚、血虚、血瘀证的CKD患者,浊毒证者疗效欠佳.
其他文献
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应用广泛,早期评估其疗效可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超声光散射成像及超声断层扫描等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有独特优势.就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死率,已成为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据报道, CKD 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预计为8% ~16% [2] ,在中国成年人中约为10. 8% [3]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CKD起病隐匿,迁延进展、预后差,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4].CKD中晚期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由此给患者家庭和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5].CKD早期治疗仍以西医为主,近年来ACEI/ARB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CKD1~3期预后大为改观[6
期刊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手段.MRI是乳腺癌诊断中重要的影像学技术.fMRI多参数成像可在多个维度上可视化和量化乳腺癌进展的病理过程,并提供有关癌症标志的特定生物学信息.fMRI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特异度,对新辅助疗法反应的评估和预测有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