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大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群体,有其特殊的思想特点,我们在进行德育时,应注重女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强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的结合,巧设载体,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女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一、新时期女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积极因素
(1)对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果,使女大学生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女大学生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对党充满了信心,思想上积极上进,政治上更加成熟。学生党员中,女生比例逐年上升。
(2)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相对弱势,使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并产生就业危机感。女生能够自主择业,学习更加主动,并按照人才市场的要求塑造自我,进取意识和创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3)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和姿态面对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女大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价值,并把个人的奋斗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观念、开阔的心胸和视野,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等使女大学生能够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对待社会,使她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消极因素
(1)强调个性,人际关系不和谐。
有些女学生片面追求个性化,忽视了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不团结同学,缺乏关心、爱心和热心。在人际关系上,不关心班集体,老乡观念、地域观念严重,使女学生中不和谐的因素增加。
(2)看重利益,追求享乐。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使部分女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重功利、重金钱、讲实惠、讲条件倾向,是非观念较差,不能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在少数女大学生中滋长,不思学业、生活堕落、追求享乐。
(3)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薄。
由于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个别女大学生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有的女学生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漠,逃课、旷寝、男女学生非法同居、打架斗殴、卖淫、赌博、偷盗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原则
1.教育双方平等互动的原则
针对女性心思细密、自尊心强的特点,开展平等互动式教育,教育者要达到这种交流,就要有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并及时吸收女大学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补充自己的不足。同时,教育者在讲话时应留给对方思考的余地。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辅导员要转变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应按照由表及里的原则,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或调整。亲情感染的原则也属于渐进的方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观点要准确而严谨,推论要少而精,运用适当的资料,用贴切的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地阐释问题,使女大学生随时理解和接受。不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放弃准确的理论引导。辅导员应善于从学生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提炼出她们一般不曾意想到的固有结论。
4.灵活性原则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运用演绎式的逻辑思维方法,如果改为归纳的逻辑思维方法,就会使论证变得有新意,易于学生接受。越是她们意想不到的思路,就越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角度。
5.教育约束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教育借助法纪刚性的一面。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在惩戒的同时应做好转化工作,刚柔并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方法
1.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通过鼓励和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工作,既可以使女大学生具有服务社会之“心”,又培养了她们服务社会之“能”,有利于提高女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和自我持续发展能力。
2.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学生的德育源于家庭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教育始终都不能放松。因此,当自己的孩子入校时,家长就应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德育目标上达成一致,促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校步调一致,共同抵制社会的负面效应。
3.开展切实有效的学校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在校园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体育设施,多开展一些适合女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网络教育。
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为女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机会和条件,寓教于乐,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提高她们的审美情趣,完善她们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健康、乐观、向上、活泼的精神风貌。◆(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系)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新时期女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积极因素
(1)对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果,使女大学生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女大学生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对党充满了信心,思想上积极上进,政治上更加成熟。学生党员中,女生比例逐年上升。
(2)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相对弱势,使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并产生就业危机感。女生能够自主择业,学习更加主动,并按照人才市场的要求塑造自我,进取意识和创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3)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和姿态面对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女大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价值,并把个人的奋斗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观念、开阔的心胸和视野,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等使女大学生能够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对待社会,使她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消极因素
(1)强调个性,人际关系不和谐。
有些女学生片面追求个性化,忽视了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不团结同学,缺乏关心、爱心和热心。在人际关系上,不关心班集体,老乡观念、地域观念严重,使女学生中不和谐的因素增加。
(2)看重利益,追求享乐。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使部分女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重功利、重金钱、讲实惠、讲条件倾向,是非观念较差,不能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在少数女大学生中滋长,不思学业、生活堕落、追求享乐。
(3)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薄。
由于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个别女大学生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有的女学生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漠,逃课、旷寝、男女学生非法同居、打架斗殴、卖淫、赌博、偷盗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原则
1.教育双方平等互动的原则
针对女性心思细密、自尊心强的特点,开展平等互动式教育,教育者要达到这种交流,就要有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并及时吸收女大学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补充自己的不足。同时,教育者在讲话时应留给对方思考的余地。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辅导员要转变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应按照由表及里的原则,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或调整。亲情感染的原则也属于渐进的方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观点要准确而严谨,推论要少而精,运用适当的资料,用贴切的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地阐释问题,使女大学生随时理解和接受。不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放弃准确的理论引导。辅导员应善于从学生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提炼出她们一般不曾意想到的固有结论。
4.灵活性原则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运用演绎式的逻辑思维方法,如果改为归纳的逻辑思维方法,就会使论证变得有新意,易于学生接受。越是她们意想不到的思路,就越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角度。
5.教育约束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教育借助法纪刚性的一面。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在惩戒的同时应做好转化工作,刚柔并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方法
1.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通过鼓励和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工作,既可以使女大学生具有服务社会之“心”,又培养了她们服务社会之“能”,有利于提高女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和自我持续发展能力。
2.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学生的德育源于家庭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教育始终都不能放松。因此,当自己的孩子入校时,家长就应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德育目标上达成一致,促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校步调一致,共同抵制社会的负面效应。
3.开展切实有效的学校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在校园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体育设施,多开展一些适合女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网络教育。
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为女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机会和条件,寓教于乐,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提高她们的审美情趣,完善她们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健康、乐观、向上、活泼的精神风貌。◆(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系)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