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女大学生特点开展德育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大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群体,有其特殊的思想特点,我们在进行德育时,应注重女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强调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的结合,巧设载体,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女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一、新时期女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积极因素
  (1)对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果,使女大学生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女大学生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对党充满了信心,思想上积极上进,政治上更加成熟。学生党员中,女生比例逐年上升。
  (2)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相对弱势,使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并产生就业危机感。女生能够自主择业,学习更加主动,并按照人才市场的要求塑造自我,进取意识和创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3)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和姿态面对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女大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价值,并把个人的奋斗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观念、开阔的心胸和视野,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等使女大学生能够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对待社会,使她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消极因素
  (1)强调个性,人际关系不和谐。
  有些女学生片面追求个性化,忽视了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不团结同学,缺乏关心、爱心和热心。在人际关系上,不关心班集体,老乡观念、地域观念严重,使女学生中不和谐的因素增加。
  (2)看重利益,追求享乐。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使部分女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重功利、重金钱、讲实惠、讲条件倾向,是非观念较差,不能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在少数女大学生中滋长,不思学业、生活堕落、追求享乐。
  (3)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薄。
  由于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个别女大学生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有的女学生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漠,逃课、旷寝、男女学生非法同居、打架斗殴、卖淫、赌博、偷盗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原则
  
  1.教育双方平等互动的原则
  针对女性心思细密、自尊心强的特点,开展平等互动式教育,教育者要达到这种交流,就要有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并及时吸收女大学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补充自己的不足。同时,教育者在讲话时应留给对方思考的余地。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辅导员要转变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应按照由表及里的原则,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或调整。亲情感染的原则也属于渐进的方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观点要准确而严谨,推论要少而精,运用适当的资料,用贴切的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地阐释问题,使女大学生随时理解和接受。不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放弃准确的理论引导。辅导员应善于从学生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提炼出她们一般不曾意想到的固有结论。
  4.灵活性原则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运用演绎式的逻辑思维方法,如果改为归纳的逻辑思维方法,就会使论证变得有新意,易于学生接受。越是她们意想不到的思路,就越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角度。
  5.教育约束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教育借助法纪刚性的一面。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在惩戒的同时应做好转化工作,刚柔并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方法
  
  1.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通过鼓励和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工作,既可以使女大学生具有服务社会之“心”,又培养了她们服务社会之“能”,有利于提高女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和自我持续发展能力。
  2.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学生的德育源于家庭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教育始终都不能放松。因此,当自己的孩子入校时,家长就应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德育目标上达成一致,促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校步调一致,共同抵制社会的负面效应。
  3.开展切实有效的学校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在校园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体育设施,多开展一些适合女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网络教育。
  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为女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机会和条件,寓教于乐,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提高她们的审美情趣,完善她们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健康、乐观、向上、活泼的精神风貌。◆(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系)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我国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要求我们摒弃一切有碍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在教学中切实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出具备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一、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
晨读课前,我在从办公室前往教室的路上,老远就听见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内心不觉一阵欣喜:这群孩子真懂事,上课铃声还没响就能自觉地学习了。我微笑着走进教室,无意间看见讲台前的地面上横躺着一把扫帚,那么醒目、那么刺眼。我正想弯腰拾起时,脑袋里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难道就没有一个学生看见吗?为什么就没人捡起来端端正正地放好呢?于是,我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心想:何不把这扫帚当作一张思想品德测试卷呢!   几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新一代的创新素质,关键要提高小学教师的创新素质。笔者认为,强化创新意识的潜在性、课堂教学向创新型转变、办学条件向现代化转变、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师范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强化创新意识的潜在性    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已开始进入潜在性萌芽状态,但必须继续强化。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市场商品竞争的角度,从国际军事力量竞争的角度
一、忌以权谋私    班主任清正廉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私对待,公正廉明,是非观念、爱憎感情明确,是形成优良班风的必要条件。班主任的良好品德表现,是对儿童深远影响的德育教育。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很大。小学生常常以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作为仿效对象,对老师非常倚重和信赖。而班主任老师因为职务关系,更容易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因此,班主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优秀品德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