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

来源 :武魂·智慧课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周围学习、生活环境等,随之培养起来的观察能力对学生而言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学习,其帮助优势尽显。因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耐心、细心、热爱思考等可贵学习品质培养的必要路径。教师明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在日常教学中将观察能力培养纳入教育目标并进行科学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观察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观察类文章,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写作细节及情感表达等都将观察这一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语文教材内容等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善于观察与发现的良好习惯,并积极探索观察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语文学科有效学习与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于语文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语文阅读内容出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有助于对相关文章的深入理解。学生跟随作者的写作视角进行观察能力锻炼,能够将文章脉络理清,同时强化文章情感传递认知,以观察深化学生语文知识理解,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有效学习与理解。
  (二)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
  小学是学生各项能力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尤其学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使之受益一生;树立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能激发其学科学习思维,提高整体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因为观察往往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学生不再忽视学习细节,通过认真观察促进思考,以有效思考达到对知识的有效学习,整个过程因为学生有意识观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并在观察后有思考结果,进而达到学习品质的有效培养与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
  (一)从教材优秀文章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丰富的观察类文章,学生学习此类文章能够从作者的观察方式、观察后的语言描述等方面出发学习观察方法,以观察促进语文知识有效学习与理解,通过观察能力培养建立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巧妙联系。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中关于《爬山虎的脚》为例,叶圣陶先生便是通过其耐心、细致地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爬山虎,发现爬山虎原来是有脚的而展开写作,创作出了这篇精彩的文章。因为爬山虎的脚巴着墙一步一步向上爬,才会爬满墙,占一大块地方。教师从本课出发,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观察描写进行学习与理解。爬山虎生活的地方、爬山虎最显眼的叶子的特点、藏在叶子后面爬山虎的脚,作者按照这样的观察顺序进行描写,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以及重要作用。学生阅读学习后发现,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爬山虎茎上面的卷须,我们可不能小瞧爬山虎的脚,它能“触”着墙、“巴”住墙、“紧贴” 在墙上,小小的触角就像蛟龙的爪子般,而且很有力量,巴在墙上非常牢固。如果爬山虎的脚没有巴住墙向上爬,那么很快就会枯萎,失去了生机。教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注重挖掘教材内趣味、生动的观察类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认真学习与思考,通过作者的细致观察引发学生的反思: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值得我们驻足认真观察的,再看见爬山虎,我也要认真观察一番!除了爬山虎,还有很多值得观察事物,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尝试写作,以观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二)结合语文教育目标进行观察实践,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小學语文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语文教育目标出发,教师积极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实践,以实践强化学生观察能力,并带动语文其他综合能力有效提升。建议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明确观察主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观察实践中,并通过认真观察掌握观察方法,提升观察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中《记金华双龙洞》为例,本课作者将去金华双龙洞旅行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叙描写,我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作者的观察顺序便是其游玩观看美景的顺序,所见即所写,随性自然却又满怀深情与热爱,从作者细致的描写中能感受到对祖国美景的无限热爱与憧憬向往。教师结合游记类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如开展语文户外活动,去到公园、科技馆、博物馆等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见将观察内容进行记录,并用语言进行描述。用好自己的一双眼,让它去发现周围的美,同时注重观察的方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将观察培养贯彻始终,采用丰富、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善于观察,以观察提升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10-111.
  [2]阮爱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天津教育,2020(32):78-79.
  遂宁市安居区安居镇护村小学校 四川 遂宁 629006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育教学理念的深入渗透下,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注重让学生深度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教师在研究教育教学行为的时候,也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深度学习”是让学生不仅注重于课本知识的研究与学习,更要求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思维的发展,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前言:  教育也是在督促教师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而现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越来越受欢迎。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并帮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同时,在小组中进行小组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感,并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地理;策略;提升教学教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主观潜能的重要
期刊
摘要:新课改提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要树立好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但可以更好的培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树立学生的良好品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在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的时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主要教学目的。从而达到准确快速的计算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效率提高  引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早已成为热点话题。大数据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现有的教学水平也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查阅资料更加方便,授课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互联网。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要顺应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把互联网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催化剂。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联网;教学;整合  前言: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对于传统的初中授课模式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的改革,为了使小学教学更加的现代化,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学习,我们就需要针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就是基于小学生自身出发,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资助学习,本文就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中的运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真是打好他们基础的时
期刊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学学生应用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解题中,通过解题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且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中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学生们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提升困难。本文浅谈如何在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解题能力  一、小
期刊
摘要: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完善,形成了关于课程改革如何顺利进行,基础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合格人才如何提升的观点。本文结合本地实际,从运行机制建设、师资培训、研讨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就如何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步成果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适应人才社会的需要,我们对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改
期刊
摘要:初中生物是对初中生进行基本的生命科学的教学,所以初中生物属于偏文的学科,既有理科的思维又有文科的细腻,这恰好造成了很多学生不能拿高分,其中重难点的确立和突破是学生拿高分的关键,也是所有授课老师一直追求的目标。授课老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正确的技巧和引导方法,把重难点简单化,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性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便于老师掌握进度。本文就从生物教学理念的基本概念出发,帮助学生夯实生物知识储备,提高教
期刊
摘要:语文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其中不仅涉及丰富多样的语文知识,还蕴藏着不少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语文教师应当合理发掘教材所选取的文章中蕴含着的传统文化因素,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各方面能力均得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学。  关键词:低段小学语文;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渗透  前言:  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
期刊
摘要:国外研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穆里安认为,合作学习中存在六种类型的消极学生:沮丧的学生,未被承认的学生,灰心的学生,缺乏动机的学生,厌烦乏味的学生,炫耀聪明的学生。教师对这几种类型的学生应予以关注,加强监控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教学设计上结合不同知识和学生实际,体现新课标要求,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