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Grammar Time版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7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的Grammar Time版块采用直观、易懂的图表形式,归纳和总结了句型等语法知识。作为新增版块,教师可借鉴的直接经验并不多,因此,结合赛课经历,提出了有效教学该版块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有效教学;延续性;自主性;趣味性;渐进性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的Grammar Time版块采用直观、易懂的图表形式,归纳和总结了句型等语法知识。教材通过归纳一个单元新授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相关语法知识,引导教师宏观地把握本单元的主要语法内容。部分教师对这一版块抱有畏惧逃避的心态,在公开课教学中尽量避开这一版块的教学,部分教师急于梳理版块语法知识,机械操练过度,甚至有的老师在语法版块教学中知無不言,言无不尽,自己总结语法规则,替代学生自省自悟,自己发现的过程。那么怎么来有效教学Grammar Time版块呢?笔者基于省级评优课的赛课经历与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一、适时结合单元主题,关注教学情景创设的延续性
   教学情景的合理创设关系到语法教学的有效性。在情景中感知和理解语法知识是语法学习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在真实有效的情景中正确感知,才能为之后归纳语法规则,形成语法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五上 Unit8 At Christmas的Grammar Time版块的内容比较特殊,是四个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first, next, then, finally,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语法结构,但与story time版块内容紧密联系,所以在第二课时中,笔者将语法版块作为该课时的教学内容之一。首先由歌曲导入,通过谈论Christmas引导谈论Mike家人的圣诞活动,让学生看图用first,next, then, finally来复述课文内容。接着,通过Mike的妹妹Helen这个人物,让学生来听一段Helen介绍自己圣诞活动的录音内容:Hi, I’m Helen. Christmas is a very important holiday. At Christmas, first, I make some Christmas cards. Next, I go to see Father Christmas. Then, I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 Finally, I put a stocking on my bed.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为Helen的圣诞活动标序号。这个活动既让学生训练了听音排序的能力,又在听的过程中感知如何运用本课的语法项目。这个教学情景与单元主题密切联系,在Christmas这个大情景下,从Mike的活动到妹妹Helen的活动,情景转换自然无痕,是大情景的有效延续。教师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应多钻研文本,避免教学情景创设过于跳动,过于烦琐,过于形式化。
   二、适度引导,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在一个有意义有效的情景中感知并理解了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那么就必须提供足够的机会,也就是说让学生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去发现、去归纳、去总结语法规则。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探究,剥脱了学生自主归纳、发现规律的自主学习过程。在本课时,笔者创设情景:Mike的小弟弟Tim也想来介绍自己的圣诞活动,但是由于年龄小,表达缺乏条理性,表述语无伦次,句不达意。学生听Tim介绍的录音:Hi,I’m Tim. I like Christmas too. I buy some presents and a Christmas tree. (不停顿) I put pretty things on the tree. I, I eat a turkey. Oh, no, no, no! I put a stocking on my bed. I eat a turkey, en, en, and Christmas pudding.然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introduction? What’s the problem? 引导学生自省,可以用中文表述,并且给建议“‘Hi,Tim, you can use...”学生通过思考,给出建议:Hi,Tim, you can use “first,next, then, finally”,通过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自省自悟到用这些词来使事件的描述更有条理,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自己输出,而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大厦的自我建构者。
   三、适当挖掘,关注任务设计的趣味性
   学生通过感知理解语法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省自悟,自己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之后,教师必须设计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只有将本课的语法知识不断复现,不断地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训练,学生才能将语法知识真正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在这里,我们必须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如何赋予任务活动以小学味,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所以,能否挖掘出任务活动的趣味点关系到任务活动是否能有效进行。笔者在这一课时中,将Grammar time和最受学生欢迎的Cartoon time作为教学内容。在谈论了Mike,Helen以及Tim的圣诞活动之后,过渡到谈论小动物们的圣诞,进行了Cartoon time的学习。学习完课文,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学生四人一小组表演这个故事,四个同学是这样分工的,一个学生是旁白,叙述故事的各个步骤:First,they have a party. Next, they talk about Christmas. Then, they see Mr Turkey. Mr Turkey is sad. Finally...学生可以设计的不同的结尾。其余三位学生分别是Sam,Bobby, Mr Turkey. Sam 和Bobby性格鲜明,学生表演起来栩栩如生。Mr Turkey内心复杂,学生可以用生气的、伤心的、害怕的、无助的等语气去演绎,根据学生的不同语气,有的小组孩子甚至创编出了“You can go to China, people don’t eat turkeys on Christmas Day.”这样的创造性结尾。这一环节的设计将故事的学习与语法项目充分结合,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语法知识的平台,同时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挖掘出任务活动的趣味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表演中融入情感,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并训练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适切过渡,关注语法学习的渐进性
   鉴于本单元语法项目的特殊性,在本课时的各个环节中,可以用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来进行过渡。如:First,let’s sing a song. Next, let’s talk about Mike’s family Christmas. Then, let’s look at the animal friends’ Christmas. Then, let’s know about Thanksgiving Day. Then, let’s discuss how we learn this lesson. Finally, let’s look at today’s homework.整节课的几个部分用这几个词来串联显得比较清晰。而在每一个小环节的学习中,笔者也用这几个词进行串联,如在Grammar time部分的学习中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过渡:First,let’s listen to Helen’s introduction of her Christmas activities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Next, let’s talk about her Christmas orderly and clearly. Then, let’s listen to Tim’s introduction about his Christmas. Finally, let’s read and write the exercise on Page81.整个过程从听、读,到说,再到写,使语法学习呈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呈螺旋上升的态势。从感知体验,到操练,再到输出,学生逐步构建语法意识,从而内化到知识结构中。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在面对语法教学时不回避、不消极,而是重视语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寻求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情景、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才能使语法版块的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乐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乐园。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美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良好的小学美术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美育发展。但长期以来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绘画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导致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缺失,阻碍了小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应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注重教学过程中审美的渗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提出,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高效课堂既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又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还能增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策略,致力于高效课堂的创建。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用到最多的教学资源往往是教材,教材虽然对教师教学活动有较大的作用,但仅仅依靠教材这一教学资源是不够的。在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发生的错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够将其重视起来,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就能够让教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及时的查漏补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利用;错题资源;资源化  
期刊
摘 要:特殊学生是班级里较为特别的学生群体,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工作是每一名班主任应努力的方向。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班主任做好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班级管理;特殊学生;教师;学生;家庭   在我所任教的班級里共有50名学生,其中2名学生智力发育不全,另外有6名学生因为家长外出打工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来,这8名学生就成了班级里
期刊
摘 要:说教师这份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还要呵护学生心灵的成长,教会他们去做一个“好人”。一个好老师必须做到“师德为先,勤学作盾,乐业为本,爱生是最”。   关键词:爱生;师德;言传身教   有人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个有着十八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育可以
期刊
摘 要:根据各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选择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对童话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孩子们迅速融入童话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诗意的语言中,也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童话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改进策略   一、小学第一学段童话教学策略   1.创设童话情景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积极性和主
期刊
摘 要: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思维水平参差不齐,数学基础也有好有坏,他们在数学练习和作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存在回避错误的心理,害怕学生出错,对于学生的错误只进行理论上的说教,并笼统地将错误原因归结为不认真、粗心、读错题目等,这导致小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多次出错。为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应该意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关键是如何将错题进行转化
期刊
摘 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数学学科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和基础,数学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的。而掌握和运用教学思想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针对“数的运算”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探索了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策略。希望将运算和思想进行紧密融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数学思想方法;实践研
期刊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有效方式,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學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立足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统编版教材的具体内容,提出适合统编版教材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教学策略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年级;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里所涉及的生词、生字、文章结
期刊
国家和社会对少年儿童未来发展的期望,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是具备核心素养。各种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老师的肩上,虽感压力山大,但还要脚踏实地从细微处做起。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陈旧,家庭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避免“随便翻看看”的浅预习,预习要求就要具体化、实效化。预习单是有效的课前预习的依托,怎样设计并用好预习单呢?   一、量体裁衣——关注课时的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