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教育学生一、民族传统体育释义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要素,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出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1.民族传统体育的适应性。民族传统体育的适应性是中华传统体育科学性的体现。它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类别繁多,兼具表演和竞赛等多种性质。
  由于传统体育项目的不同,其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也各具差异;有的项目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有的项目在场地器材上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就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传统体育蕴含强大潜能的根源所在,也是传统体育得以继承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2.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源发生、多向发展、多元并存和多样统一,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常态和规律。
  二、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体育的影响
  1.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是指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正常发育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助于学生的情绪发展。民族体育项目中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有情节、有规则、有趣味性、具有很大的娱乐性。第二,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失败带来的感伤、惊险带来的刺激与惧怕等。这实际上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社会行为及自信心,消除了孤僻,畏缩的行为,因此经常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使人心情愉快,活泼开朗,振奋精神,产生良好稳定的情绪。
  2.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影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特征及强健体魄和娱乐身心作用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大部分是追逐、躲闪、改变方向、超越障碍和对抗情况下完成,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安排,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钻、爬等技能,增强身体各个系统的肌肉组织,达到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的目的。
  3.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从交往角度讲,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学生来说,社会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要差得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集体进行,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协作来完成,如跷汉船、二人三足、土家争王棋等,都强调学生之间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学生通过这些游戏,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了解、增进友谊,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三、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
  由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调查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儒教的熏陶最为主要,重视个人的自我德性修养。民族传统体育深受其影响,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甚至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到道德教育之中,将体育视为培养人遵守礼仪、修炼情操的工具和手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弘扬,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献。
其他文献
<正>生物核心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涵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这些素养主要依托在校期间的生物课程习得和巩固。常规的高三生物
[摘要] 绿色的育人环境,不单指要有绿化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绿色的人文环境。绿色教育应教会学生尊重自己的生命、欣赏自己的特长、找准生命的坐标,从而张扬自己的灵性,完美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 绿色人文 关注生命 育人环境    绿色的育人环境,不单指要有绿化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绿色的人文环境。“绿色”的人文,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谐协作,尊重关爱以及在思想上树立的一种崭新的生命
【摘要】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融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 教学效率 数学教学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传统的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结合后,教学的规则发生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酶与酶促反应"是苏教版高
<正>基于高三生物模考题和高考试题,笔者就学生在非选择题中出现的常见错误,选取典型的例题进行错因分析,并针对错因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设计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旨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