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内部动力和重要前提,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本文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质入手,分析了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进而分析了幸福感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对策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质
英国教育学家Elizabeth Holmes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個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当没有不良刺激烦扰,也没有重压侵袭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幸福感,会对工作甚至命运有一种掌控的感觉。檀传宝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其幸福的实现需要两方面前提: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二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笔者则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社会认可度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满足、持久的快乐体验,即在这一特殊职业中能否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二、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成因
(1)传统文化观念歧视,社会地位不高。从理论角度来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平等的关系,区别在于普通教育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侧重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与普通高中相比以及近年来大学扩招的冲击,中职教育更加得不到重视。而人们也把这种错误的观念转嫁到了中职教师身上,使得中职教师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表现在中职教师的经济收入低,受到尊重和受关注的程度低,更甚至还表现在社会和家长的随意指责,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社会对中职教师无论是知识储备上,还是物质上、精神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期望,但是却没能给中职教师相应的认可和回报,其幸福感从何而来?(2)学校发展空间有限,学生生源一般。相较于普通学校,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就在于与市场紧密联系,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的专业调整和变化,同时也要注重该需求的师资力量培养。但一些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指导方针,对教师的评价也缺乏公正合理,直接限制的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导致师资力量的自我削弱。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淘汰下来的“后进生”,招生政策决定了中职入学门槛不高,中职教师为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就要耗尽很大一部分精力,直接会影响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3)教师职业观念冲突,关键事件影响。中职教师的教师职业观也千差万别。积极向上、态度端正的教师能把工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忙碌中不失快乐。还有关键时期、关键事件对中职教师幸福感的影响也很重要,因为这可能影响到教师特定行为的抉择。如果在关键时期或关键事件上受阻,有可能会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发展。
三、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途径
(1)社会认可,更正传统偏见。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为中职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其次,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改善中职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最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以此对中职教师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奉献加以充分肯定,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可以获得等值回报。(2)学校支持,创造发展平台。作为学校来说,要做到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学校要为教师打造一个资源共享、相互沟通和交流、共同成长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及时的肯定理解和支持,关心教师的真正需要,努力消除中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压力,让其在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幸福和成长。(3)教师重视,学会自我调适。中职教师只有把这一职业当成是事业来认真经营,从心理上先重视起来真正接受它并愿意去从中体验幸福的时候,才能获得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要培养自身正确的职业观念,合理调适情绪,正确面对压力,积极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与此同时,在经历关键时期、关键事件时,要积极面对,并向周围的领导同事寻求帮助和指导,来确保顺利渡过危机从而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 考 文 献
[1]Elizabeth Holmes.TeacherWell-being looking after yourself andyour
career in the classroom[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
[2]勒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庞云兰.论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1(4)
[4]冯建军.教育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J].人民教育.2008(6)
项目基金:本文受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关键词】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对策
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质
英国教育学家Elizabeth Holmes在《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指出,幸福感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它要求身心之间的和谐,意味着生活中各個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当没有不良刺激烦扰,也没有重压侵袭的时候,我们就会拥有幸福感,会对工作甚至命运有一种掌控的感觉。檀传宝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其幸福的实现需要两方面前提: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二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笔者则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社会认可度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满足、持久的快乐体验,即在这一特殊职业中能否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二、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成因
(1)传统文化观念歧视,社会地位不高。从理论角度来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平等的关系,区别在于普通教育侧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侧重培养技术型人才。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尤其是与普通高中相比以及近年来大学扩招的冲击,中职教育更加得不到重视。而人们也把这种错误的观念转嫁到了中职教师身上,使得中职教师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中职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表现在中职教师的经济收入低,受到尊重和受关注的程度低,更甚至还表现在社会和家长的随意指责,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社会对中职教师无论是知识储备上,还是物质上、精神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期望,但是却没能给中职教师相应的认可和回报,其幸福感从何而来?(2)学校发展空间有限,学生生源一般。相较于普通学校,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就在于与市场紧密联系,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的专业调整和变化,同时也要注重该需求的师资力量培养。但一些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指导方针,对教师的评价也缺乏公正合理,直接限制的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导致师资力量的自我削弱。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淘汰下来的“后进生”,招生政策决定了中职入学门槛不高,中职教师为了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就要耗尽很大一部分精力,直接会影响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3)教师职业观念冲突,关键事件影响。中职教师的教师职业观也千差万别。积极向上、态度端正的教师能把工作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忙碌中不失快乐。还有关键时期、关键事件对中职教师幸福感的影响也很重要,因为这可能影响到教师特定行为的抉择。如果在关键时期或关键事件上受阻,有可能会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发展。
三、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途径
(1)社会认可,更正传统偏见。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期待,为中职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其次,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改善中职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等等。最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以此对中职教师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奉献加以充分肯定,让其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可以获得等值回报。(2)学校支持,创造发展平台。作为学校来说,要做到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学校要为教师打造一个资源共享、相互沟通和交流、共同成长的人文环境,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及时的肯定理解和支持,关心教师的真正需要,努力消除中职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压力,让其在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幸福和成长。(3)教师重视,学会自我调适。中职教师只有把这一职业当成是事业来认真经营,从心理上先重视起来真正接受它并愿意去从中体验幸福的时候,才能获得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所以要培养自身正确的职业观念,合理调适情绪,正确面对压力,积极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与此同时,在经历关键时期、关键事件时,要积极面对,并向周围的领导同事寻求帮助和指导,来确保顺利渡过危机从而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 考 文 献
[1]Elizabeth Holmes.TeacherWell-being looking after yourself andyour
career in the classroom[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2)
[2]勒玉乐.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庞云兰.论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1(4)
[4]冯建军.教育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J].人民教育.2008(6)
项目基金:本文受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