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精彩童年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dingmanz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一颗石子扔进湖中,泛起的涟漪会在平静的湖面上一点点漾开。“好玩”课程就像这颗石子,可以发散出与孩子一日生活有关的、好玩的特色课程。
  园长好“玩”,教师爱“玩”,孩子才會“玩”。“好玩”课程的第一负责人是园长,业务园长是课程的“军师”,各课程小组的负责人由有丰富教育经验以及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小组参与教研或者观摩其他学科活动。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托,融合山东省省编课程五大领域,幼儿园“好玩”课程的构建包括四个原则:关注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关注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关注课程的关联性和递进性、关注阶段性展示。
  各课程小组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确定主题,罗列出幼儿课程、教师成长、特色活动、家园共育四大版块内容。围绕版块内容,制定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并由课程负责人进行阶段性地反思和总结。
  “好玩”美育课程的尝试,是基于对幼儿园大主题环创构建的需求,让环境更有主题、有变化,使幼儿与环境实现有效互动。有了美育课程的铺垫,我们整合了原有课程和特色课程内容,扩展出“好玩”音乐课程。各班级围绕课程目标“为孩子课程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活动展示服务,为家园共育服务”确定特色课程。
  孩子“玩”出真乐趣。一是“玩”美育,每个班级都有契合自身的美育主题。例如:集体活动“全方面了解纸”,从纸的发明到演变,从纸的种类到用途,孩子们边收集边验证,教室里堆满了各种渠道收集的纸;游戏活动是玩纸,从纸飞机到风筝,从降落伞到纸球,孩子们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法都会得到教师的支持。二是“玩”音乐,以“认知、技能、情感”三维课程目标为主线,课程的递进性从“玩乐器”到“玩声音”再到“玩乐曲”,让孩子们感受成长的乐趣。例如,利用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日常物品”合奏出美妙的音乐;在碗中分别放入不同容积的水或沙子,让孩子用筷子敲击出不同的声音。
  课程间的互动会让孩子更自由地发挥想象,好看的舞台背景、优秀的语言故事和动听的音乐,组合成了优美的舞台音乐剧。孩子的奇思妙想让音乐剧也能掺杂“锅碗瓢盆畅想曲”般的背景道具、表演道具,参与过程中的收获就是“好玩”课程的最好体现。
  教师“玩”得有道理。教师是课程开展的同行者,应领会课程核心目标,把课程难题、技能需求作为课程小组的培训内容,与大家组团边玩、边学、边解决。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开阔视野、充实自己,以满足孩子随时提出的“花样”问题。和孩子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关注孩子、读懂孩子的过程。隐形的支持比给出答案更利于孩子的发展,这就是“玩”出的道理。
  活动“玩”出新花样。从蓝色调的“清凉一夏”到红色调的“国庆画展”,从绿色调的“春暖花开”、金色调的“美丽的秋天”到暖色调的“新年艺术展”,多变的环创是幼儿园的“变装魔术”。“环保艺术展”“国庆阅兵武器展”更让每一位走进幼儿园的人感到惊艳。以绘本为主题的“故事分享会”,童声讲述的一个个美丽、正义、勇敢的故事,让美好和善良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孩子和教师不仅在“好玩”课程中共同成长,还让家长在课程的变化中享受到“亲子共学”的乐趣。突出一个“玩”字,把课程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才能在孩子的提问、困惑中找到课程发展的真正价值。之后,我们会继续探索“美食”“种植”等由孩子联想并延伸的课程,构建出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特色课程。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第一幼儿园)
  责任编辑:王妍妍
其他文献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幼儿园课程因幼儿独特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方式,具有自主与多元的特点。幼儿园应基于园所的资源与背景,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在遵循国家教育纲领、遵循课程设计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内生性地构建课程。  什么是内生呢?内生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内部的、本土的、由内而外生发的经济变量。将内生这个概念引入课程,一方面表明课程是基于幼儿园自身环境、资源、文化等积累和建构的;
1987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文件中提出了“随班就读”的概念,随后,国家把普通教育机构招收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正式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一项政策。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班就读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这是因为在知识技能、自我情绪行为管理、社会适应上已经具备普校学习和生活能力,能主动适应普校环境的特殊儿童是极少数。大多数特殊儿童在以上某一方面或者几方面同时存在障碍,使得他们适应普校环境比较困难,普校的大门虽然对他们敞开
2021年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此前相关部门曾多次出台措施规范网络直播,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但风头过后,不少父母和商业机构仍打着擦边球,继续我行我素。  同一天下午,拥有770万粉丝的抖音账号“SASA的丸子妹”在微博上通知粉丝:“以后丸丸不会再直播出镜啦。”丸子妹是一名两岁半的小女孩,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3条对儿童的“发表权”进行了如下规定:“儿童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当儿童学会了通过媒介表达想法和发出声音时,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得到激发;更进一步地通过参与媒介,儿童获得自尊和自信,增强自身行动能力,从而成长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优质公民。  对于媒介,每天置
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之一,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幼儿图画书阅读。然而,许多家园阅读活动都存在“散”“乱”“浅”的问题,大多数孩子的阅读只停留在“消遣型阅读”上,只注重故事性和情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孩子们转向“思考型阅读”?  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早期阅读需要符合其阅读趣味,因此“趣味性”成了早期阅读的前提。但在“趣味”的掩饰下,一些阅读活动或内容浅表、走马观花,或简单地将手工、剪纸、唱歌、绘画
课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以高质量的课程为前提。依托十三五课题,从“小小值日生的实践”到“小不点的社区大课堂”,再到“小小园丁园本种植课程的开发与探索”,幼儿园始终坚持“小鬼当家”特色建设。在课程开发和实践的基础上,幼儿园持续推进园本课程、完善课程结构,以促进品质化发展。  “一舵在手”——“生命成长”园本课程建构。幼儿园立足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学前教育顶层设计,将《3-6岁儿童
近年来,“儿童立场”作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20年,在幼儿园课题“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儿园绘创课程实践研究”的引领下,小班教研组迎来了全新挑战:面对绘创课程实践这一崭新课题,教研组承担起领头羊的责任,带领组内教师共同探索绘创课程实施的适宜路径。  嚼“理论”,明晰教师实际与文本之间的差距。我们购买了和课程相关的理论或实操书籍,通过自学、写读书笔记等形式,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