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域游戏有效指导策略谈

来源 :教育界·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采取的策略不当,导致幼儿区域活动缺乏实效,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文章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幼儿区域活动的一些有效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区域游戏;有效指导策略
  区域游戏,或称区角游戏,是一种依托一定的区域环境,引领幼儿自主参与的主题游戏。区域游戏种类繁多,形式多元,诸如角色扮演类、体育运动类、创意美术类和益智科普类等。尽管“自主”是幼儿区域游戏的显著特征,但并不代表幼儿教师可以对区域游戏听之任之。为了确保幼儿区域游戏顺利开展,幼儿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指导,否则,或因为幼儿区域活动的现实困难,或因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发生分歧,或因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误入歧途,或因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入死角等,幼儿区域活动被搁浅,被中断,被停止。
  然而,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部分幼儿教师采取一些生硬的措施,不仅使得幼儿区域活动的自主特征弱化,而且使得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下降。窃以为,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幼儿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温和的、润物无声的策略,在强化幼儿区域活动自主特征的同时,提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
  一、不以“旁观者”的身份指导,要以“当局者”的身份示范
  在引领幼儿区域活动时,部分幼儿教师总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殊不知,当幼儿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在幼儿眼中,教师就会变成无关紧要的事外之人,那么教师的各种指导也就会无关痛痒,甚至悉数落空。换言之,当幼儿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时,参与区域活动的幼儿会将教师的指导当作耳旁风。相反,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如果幼儿教师能够以“当局者”的身份示范,那么参与区域活动的幼儿就会跟风效仿。如此一来,幼儿教师就可以温和、有效地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指导。
  例如,在开展“健康诊所”区域活动时,部分幼儿对教师在该区域活动中投放的听诊器、血压仪、体重秤、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一知半解,更有甚者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参与该区域活动的幼儿人数寥寥无几,因为参与人数少,所以该区域活动貌似即将被搁浅。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以“当局者”的身份对该区域活动进行了示范指导。笔者戴上了医生帽,开始“坐堂问诊”。看到“健康诊所”有“医生”坐堂问诊,于是一些“患者”陆陆续续前来“就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或使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肺功能,或使用血压仪测量“患者”的血压状况,或使用体重秤测量“患者”的体重身高,或使用注射器为“患者”注射“药品”……在后面排队就诊的“患者”看到“医生”娴熟、有趣地操作各种医疗器械时,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内心充满了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要扮演“医生”的动机。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退出区域活动游戏,不仅能够为幼儿扮演“医生”角色创造机会,而且能夠强化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自主”特征。事实的确如此。就在教师摘掉医生帽,退出“健康诊所”区域活动的同时,一些幼儿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戴上医生帽,兴致勃勃地想要扮演“医生”的角色。尽管这些幼儿扮演“医生”角色的愿望很迫切,但是他们不争不抢,有序排队。这也与之前教师的示范引领密切相关。因为在之前的示范中,教师一再示意让扮演“患者”角色的幼儿有序排队,有序就诊。
  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指导幼儿参与“健康诊所”区域活动时,幼儿教师并没有絮絮叨叨地告诉幼儿应该怎么做或者没完没了地告诉幼儿应该不要怎么做,而是现身说法,为幼儿做示范,让幼儿在观察中模仿,在模仿中学习。显然,幼儿教师这种以“当局者”的身份示范指导幼儿区域活动的方式更温和,也更有效。
  二、不以“说管教”的方式指导,要以“树榜样”的方式引领
  “乐乐,不要那样做!你应该先……后……”“丽丽,请你再不要做危险动作了,你要……”“雯雯,你怎么又出错了呀!你不应该……应该……”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类似这样的“说管教”的方式屡见不鲜。尽管从短期来看,这种“说管教”的方式能够及时叫停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一些不当行为或者错误方式,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说管教”的方式在纠正区域活动方向、提升区域活动实效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相反会让幼儿在内心深处产生腻烦心理甚至抵触心理。在对形形色色的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时,幼儿教师与其采取“说管教”的方式进行指导,不如采取“树榜样”的方式进行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榜样的引领、带动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言行就会趋于规范,区域活动就不会误入歧途,进入死角了。
  例如,在“纸飞机户外区域活动”中,部分幼儿总是争先恐后地放飞纸飞机,在放飞纸飞机的过程中毫无秩序,甚至乱成一锅粥。有些幼儿在这里放飞纸飞机,有些幼儿在对面放飞纸飞机,有些幼儿一边昂首看着自己的纸飞机,一边穷追不舍,有些幼儿俯身捡拾地上的纸飞机,有些幼儿肆意狂奔,也有些幼儿在井然有序、不紧不慢地放飞纸飞机……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必须要予以指导,否则在活动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碰撞、摔跟头甚至踩踏等安全事故。为了有效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提升活动的实效性,幼儿教师可以为全体幼儿树立榜样。如,幼儿教师可以适时对活动进行评价,指出在活动中哪些行为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哪些幼儿在活动中做得好,哪些幼儿在活动中做得不好。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其中一个小组的幼儿放飞纸飞机,其他小组的幼儿站在旁边认真观看。教师则可以择机对正在放飞纸飞机的每一位幼儿进行形成性评价。“看!亮亮的纸飞机飞得多高!在纸飞机翱翔天空时,亮亮站在原地观看自己纸飞机的飞行路线,既省力,又安全!”“瞧!乐乐在捡回自己的纸飞机时,多小心呀!他首先看了看周围有没有其他小朋友,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捡起来自己的纸飞机!让我们给乐乐的小心翼翼鼓掌!”教师在评价中指出做得好的幼儿,就会成为其他幼儿争相效仿的榜样,活动也就会变得有序、有效。   实践证明,相比于“说管教”的指导方式,“树榜样”的引领方式更加有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树榜样”的引领方式能够让幼儿产生一种“自律”能力,而“说管教”的方式,自始至终是在发挥着“他律”的作用。
  三、不以“挑毛病”的方式指导,要以“找亮点”的方式鼓励
  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幼儿而言,在形形色色的区域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绝非偶发事件,而是一种必然的存在。因此,在对形形色色的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时,幼儿教师不应该以“挑毛病”的方式进行指导,而应该以“找亮点”的方式进行鼓励。对于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无伤大雅的毛病,幼儿教师完全可以视而不见。幼儿教师应该拿着放大镜,细致入微地寻找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种亮点。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当发现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亮点之后,幼儿就会不断放大自己的亮点,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就会愈发显著。
  以幼儿创意美术区域活动为例,当幼儿将太阳涂成黑色时,幼儿教师不妨俯下身子仔细倾听原因。或许,幼儿教师听到的不仅仅是“涂错了”这种理所当然的理由,而是因为发生了日食,或是因为天气太干旱了,幼儿想让小草避开骄阳,或者因为地球的污染太严重了,太阳公公也受到了牵连……这样,“黑太阳”就成了幼儿创意美术作品中的一个亮点。事实上,在幼儿创意美术作品中,创意无处不在,美同样无处不在。幼儿教师只要从幼儿的视角观察与思考,就可以发现各种亮点。创意美术作品中的亮点被幼儿教师不断放大,会照亮幼儿的内心深处。如此一来,一个又一个亮点就会成为照亮幼儿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就会成为幼儿自信的奠基石。
  再如,在科普益智类幼儿区域活动中,幼儿会出现一些奇思妙想:“我想要利用废旧纸盒制作一条时空隧道,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穿过时空隧道去侏罗纪时代看恐龙了。”“要是我也能像小鸟一样,长出一对翅膀该多好呀,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从天空中俯视美丽的田园、潺潺的小溪。”“我也想拥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有了马良的神笔,我就可以为失明的小朋友画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为步履蹒跚的老人画一对有力的双腿。”……或许,幼儿的这些奇思妙想在成人眼中是幼稚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褒奖幼儿的这些奇思妙想,那么这些奇思妙想就会在幼儿心田之中播下一粒一粒创新的种子。在教师的悉心呵护下,在知识之泉的浇灌之下,幼儿心田之中这些创新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显而易见,幼儿教师以“找亮点”的方式指导形形色色的幼儿区域活动,既能够让幼兒在区域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也能够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满满自信。尤为重要的是,幼儿教师“找亮点”式的指导策略,能够着力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实效。
  总而言之,在对幼儿园形形色色的区域活动进行指导时,幼儿教师不应该以“旁观者”的身份指导,而应该以“当局者”的身份示范,通过示范,让幼儿清晰直观地了解区域游戏规则;幼儿教师不应该以“说管教”的方式指导,而应该以“树榜样”的方式引领,通过引领,让幼儿详细具体地知道游戏方式;幼儿教师不应该以“挑毛病”的方式指导,而应该以“找亮点”的方式鼓励,通过鼓励,让幼儿持续不断地获得进一步参与区域游戏获得的动力。当教师对形形色色的区域活动指导有方时,幼儿区域活动的效益就会显著提升,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就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金渊媛.智慧引领,聚焦成长——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2):98.
  王慧.区域游戏中教师有效观察与指导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2017(10):56.
  龚敏.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探究[J].好家长,2016(29):7.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数学基础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对现阶段数学教学任务的有力支持。文章重点论述了如何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落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数学核心素养  一、前言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对小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观察,由此分析出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六种数学核心素养,分别是数学抽象、数学逻辑推理、数学直观想象
【摘要】历史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推崇人文精神。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可挖掘历史书中的人文内涵,形成人文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养途径  在高中阶段,历史是一门具有高度人文主义的学科,人文精神体现在历史教科书中,反映了个人和国家
【摘要】小学是教育基础阶段,面对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学校除传授知识以外,更要做好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创设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当前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管理工作质量关乎学生素质能力发展,但是学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滞后,适应性较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践行。故此,学校应明确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积极推动德育和安全管理模式优化改进,力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指南》明确了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机关幼儿园开展的单元式体育活动,将幼儿的动作发展贯穿于户外活动中,鼓励和支持幼儿主动练习,利用体育课进行复习、巩固、总结和检验提升,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和体
【摘要】要想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不仅要有高超的写作技巧,而且要有丰富的情感和创造力。文章结合语文写作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探讨了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完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写作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把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人、物、事融合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奇
依据上海市松江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年到2018年,由松江区民乐学校牵头,松江区佘山学校、松江区民乐学校、松江区天马山学校、松江区仓桥学校、松江区叶榭学校、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七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同参与的松江区民乐学校教育集团,以“精致化课堂教学”为共同的办学理念,借助集团学校协作的力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以课题研究和项目推进为主线,协同推进,优势互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将自己的主观感受传达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对文章进行理解时出现思维受限的情况,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语文阅读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对这一环节重点关注。文章针对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会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也会忽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