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成语 故事”进行作文训练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y123tx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座宝库,储存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采用“成语 故事”的形式,从创意改写成语故事、运用成语创作故事和根据故事创作“成语”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成语文化发扬光大,让故事锦上添花,让作文熠熠生辉。
  【关键词】成语;故事;作文;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凡是源于神话、传说、寓言、典故、史事而形成的成语,如愚公移山、三顾茅庐、郑人买履、黔驴技穷等,其本身都是生动的故事。故事以叙述为主,侧重于事件过程叙述,形象生动,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采用“成语 故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能够上出生动精彩的作文课,也能够激发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意改写成语故事
  学生对成语故事相对熟悉,也较为感兴趣,但成语故事一般篇幅短小,如果能够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稚嫩的文笔填满成语的留白空间,学生就会有话可说,也能顺理成章地给学生的写作以信心。
  (一)进行生动描写
  成语故事大多画面感、情节性较强,能够锻炼学生对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比如“滥竽充数”,就可以从心理描写出发进行扩写,其中的南郭先生怎样从一开始心惊胆战怕露出马脚,到后来心安理得蒙混过关,再到最后无可奈何仓皇出逃,让学生充分地在头脑中还原这个故事,再诉之于笔端。又如“守株待兔”这则成语故事,可以对兔子的动作和农民捡到兔子后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生动传神地再现兔子撞到树桩的情状和表现农民捡到兔子时激动和贪婪的内心。
  (二)丰富故事情节
  一些成语出自寓言,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以这些情节跌宕起伏的寓言故事为写作素材时,可以划定范围,在某一句之前,展开想象丰富相关情节。在教学《郑人买履》这课时,笔者就让学生对“郑人买履”的故事进行新编。笔者把文末“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两句话删掉,并且把“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一句改为“及反,市罢,遂得履”,要求同学在“遂得履”之前发挥合理想象,添加内容,让“郑人买履”的故事变得一波三折,合情合理。同学们想象力非常丰富,大多写出了趣味盎然的故事。如有学生想象郑人去的是批发市场,鞋子不可以试穿,所以要量尺码。当第二天再去路上钱被小偷偷走了,仍旧回去取。等他返回市场,市场又关门了。当第三天再去终于买到了鞋。这一想象合理,紧密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可谓是现代版的“戏说郑人买履”。这类成语历史比较悠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改写,能写出具有时代感的、富有新意和趣味的故事。
  (三)換个角度理解
  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工具书的解释和人们惯常认可的范围,很少多角度地去理解它。如果打破思维定式,就能开拓出新颖的立意。如纵虎归山,意思是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但是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却是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又如鹦鹉学舌,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如果换个角度也可以认为学不会是能力问题,学不学是态度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转换角度来改写成语故事,给成语故事一个全新的寓意。笔者在学校的“成语 ”讲坛对学生进行成语讲座时,就讲到了很多这样多角度解读的成语。
  二、运用成语创作故事
  (一)成语作为故事内容
  我们可以直接将成语作为作文题目,根据这个成语的意思来创作故事。比如教学《诫子书》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以“宁静致远”为题创作一则诸葛亮的故事。也可以用成语来写自己的故事,如“一日三省”“自知之明”“谦虚谨慎”等。还可以把一个成语拆开为两个词语来虚构一个故事,如把“风姿绰约”拆开,写写两个美女“风姿”和“绰约”比美的故事,类似的还可以虚构“尔虞”和“我诈”两个坏蛋互相欺骗、钩心斗角的故事等。我们教材中很多成语,如“世外桃源”“一事无成”等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让学生来创作故事。
  (二)运用成语串成故事
  在平时的小作文训练中,笔者提供给学生几个成语,让他们运用这些成语来编写一个故事。比如临近期末考试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迎考。在八年级教材中笔者选择了几个跟同学们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得意门生、精益求精、发愤忘食、全神贯注、津津有味、无所不晓、不亦乐乎,请同学们运用其中的两到三个成语来写写我们班级同学的故事。比如杨某写了李某同学刻苦学习的故事:一天中午,我吃完饭走进教室,教室里可谓人声鼎沸。只见你坐在靠北面墙壁角落边的座位上专心致志地做着作业,双眉紧锁,沉默不语,奋笔疾书,对教室里同学们的喧闹置若罔闻。难怪你会成为老师们的得意门生和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呢!
  (三)写作故事运用成语
  语言是有灵性的东西,成语更是先辈智慧的结晶,作文中运用成语会收到言简意赅、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不少同学平时作文中很少用到成语,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要求学生在平时叙事作文中尽可能多用一些成语,使记叙的故事更加生动,富有文采。在批改时,将成语运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经过训练,学生作文中用到的成语越来越多,写作水平越来越高,作文也越写越好。以下是李某同学在作文《离开了,才懂得》中的一段:“‘滴!’我一听到洗完了的声音,便大步流星地走到洗衣机前拿出了我的裙子,‘这……’望着衣服上各式各样的颜色‘肆无忌惮’的泼洒,我不知所措,‘这……怎么变成这样了……我也不知道啊!’奶奶闻声赶来。‘哼!都怪你!’我抱着衣服转身进入房间,只余奶奶呆若木鸡地伫立原地,一脸的怅然。”这仅有一百多字的文段中李某同学运用了五个成语,把自己喜欢的新衣服被奶奶洗褪色的事情写得生动具体。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均是通过言语表达完成的,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改写和创作成语故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创作交流会,让学生的口头作文也得以训练。
  三、根据故事创作“成语”
  我们可以运用成语创作故事,同样也可以根据故事来创作“成语”。我们目前有的成语并非都是历史传承而来,有的就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来源于寻常生活的多次使用。让学生根据故事来编写“成语”并且给予它一个意思,是一种新颖别致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对此会有浓厚的兴趣。
  2016年笔者抓住猴年这一契机,有创意地上了《猴年学习“猴”成语》的实践活动课,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根据故事创作“成语”。笔者告诉同学们带“猴”字的成语实在不多,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猴子与渔夫》故事,创造一个四字“成语”,并给“成语”一个意思。故事是这样的:有只猴子坐在一棵大树上,看见渔夫在河里撒网,便仔细看他们的动作。一会儿,渔夫们收起了网,吃饭去了。猴子便连忙从树上爬下来,想要去模仿渔夫捕鱼。但他一拿起网,反把自己套住了,差一点儿被淹死。猴子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活该!我没有学会撒网,还抓什么鱼呢?”学生创作的“成语”有“盲目模仿”,意思是不经过思考,急于模仿,必然失败。也有学生创作“成语”“猴子捕鱼”,意思是干不相宜的事,不但无益,反而对自己有害。“管宁割席”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管宁割席”四个字是从故事中选取出来的管宁的一个行为。在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可以模仿“管宁割席”这个成语,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选取陈太丘“相委而去”的行为,创作“成语”“相委而去”,意思是对于不守信用的朋友要敢于中止交往。
  根据故事编写“成语”,不失为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作文小练笔。这一训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座宝库,储存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借助成语进行作文训练,不仅解决了学生无题材可写的难题,而且在写作中让学生学习和运用了成语。运用“成语 故事”进行作文训练,可谓是一举多得:让成语文化发扬光大,让故事锦上添花,让作文熠熠生辉。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改革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它与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消除差距,相关部门及人员应根据教学需要,对症下药,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迈出了新的步伐,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急需各级政府及相关人员共同努
学位
【摘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學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发展”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理想目标,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往往更适合基础好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很少甚至没有突出表现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式分组学习是完善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合作式分组教学是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分组合作从对方处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过程中,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有明确的责
期刊
【摘要】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求,國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这一重视迫使教育者在教学方式上做出变动,特别是小学语文的教  学,从小就要打好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所以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中国的国粹——古诗词也得到国际的认可和关注,为了让国粹源远流长,新课改就面世了,只有更新传统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小学生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为了能让方案更加具体,现做出以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古诗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种行业当中。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对各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国把对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结合信息化与中职语文课堂的特点来研究这一课题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信息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要研究这一课题,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互动形式,但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展开现状还不是很理想,这就需要众多专家学者进一步展开有效的研究和探讨。本文着眼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应用问题展开探讨,笔者结合个人以往的教学经验谈及一些思考和见解,希望借阅者能够积极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目的:本研究分别使用两种根管封闭剂填充根管:GuttaFlow2根管封闭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碘仿封闭剂,通过两者的病例报告来比较近期内两种不同的封闭剂根管充填后的临床疗效,以此提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中职对口升学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按照考纲和语文学科人文素养培养的要求,将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落实到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没有文本意识、抓不住阅读的切入点、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读的什么、应该怎样读、如何深入读,教师通过课堂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寻找阅读规律,丰富阅读内容、阅读思维和精神世界。  【关键词】考纲;语文教学;现代文阅读;挈领;提高
【摘要】当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语文阅读教学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都要寻求一个适切而有效的平衡。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适切平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下面是我校一位青年老師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日月潭》一课的公开课案例。  《日月潭》一文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国台湾省日月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