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技术应用性人才,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交际手段。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把模因论应用于中职实用生活英语教學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
关键字:模因论;模仿;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31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提出了任务型教学、行动导向法教学、自主型教学等等,但无论采用何种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我们的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绝不能抛弃。我们的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习惯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英语更没有什么乐趣和基础,于是我把模因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实用生活英语教学中。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学家在他的著作The Selfish Gene首次提出了模因﹙meme﹚。当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的一些信息,或者重复自己的习惯,技能等行为都是在大脑中的模仿病毒在起作用-这个理论被成为模因论。我国学者何自然教授也提出了模因理论,他认为:"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要靠模仿语言来进行与别人交流、达到传播的目的。而我们中职的实用生活英语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迅速且有效地掌握一些实用的日常英语,熟记跟衣、食、住、行、玩等方面有关的单词和词组,并灵活运用一些句型,让说英语成为一件愉快、轻松的事。虽然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我们职业高中至少都学过六年以上的英语,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属于哑巴英语。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技术应用性人才,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交际手段,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这样的情况和形势下,让模因成为实用生活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模因论在中职实用生活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我们的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更是中职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课程,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而习得,但没有"创造力"。而中职生活英语注重的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调生活化、实用性,因此,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而有用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把何自然教授的模因论应用于生活英语的课堂,主要是以背诵、模仿和联想的方式来进行。
1、背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论采用哪一种的教学手段,语言材料的输入是必不可少,而背诵教学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将材料输入到自己的大脑,在积累了一定量的材料后,在一定的情境下再把有用的材料输出来。因此,在生活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背诵方式,无论是单词、短语、句子还是完整的对话;在课堂上背、课后背;个人背、搭档合作背。由于我们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背诵显得特别重要。他们的学习基础普遍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于小学或初中水平,他们几乎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什么乐趣,更谈不上成功感、成就感了,自卑心理严重,而通过背诵、反复操练让他们体验成功。
2、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也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模仿方式来达到使用英语。学生可以模仿语音、语调、句子的表达等等。
3、联想:联想在词汇教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在背诵、模仿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活用英语、扩充一定的语言量。如在词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想类似的词或由这个词延伸到其它相关的词汇;在学习口语句子表达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其它情境下的相同句式的表达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二、模因论在中职实用生活英语中的运用
1、中职实用生活英语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听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懂得对方说话的意思。而说则是在听的基础上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等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中职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因此在实用生活英语课堂中我们强调模仿、背诵,注重语言的输入环节。在听说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的模仿和背诵,不断强化自己的语言输入,重建自己的语言环境,增加语境感染效果,学生才能习得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英语中的重音、节奏、连读等语音现象,从而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不断地让学生听单词、句子,然后跟读、自己读、同伴互换读等等,这样学生能逐渐逐渐地发现并校正自己错误的发音;通过不断地背诵单词、句子,增加英语的输入材料,从而为语言的输出"说"做好基础。只有这样经过反复地操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听说的基础保障,而我们的中职学生最缺的就是词汇量,甚至很多的学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词汇量。所以词汇教学也就显得特别关键。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模因的表现形式有单词、词组、固定结构、套用句式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在恰当的语境中背诵和模仿来学得单词、词组、、固定结构、句式等等,在以后的学习中可灵活地使用它们。
三、模因论运用后的反思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运用模因理论于实用生活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尤其是提高了自信心。
1、背诵为我们的语言输入提供了保障。我们的中职学生只有不断地强调背诵,无论单词、短句,还是小对话,才能积累一定的英语素材,为以后的使用英语提供了基础保障。
2、模仿让学生体验成功。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的语言使用能力,只有通过模仿去使用英语,让学生逐步体验到成功,享受到说英语的乐趣。
3、联想扩充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英语。
但是,模因理论在中职实用生活英语中的运用也要讲究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
[2]《新课程〈下〉》,山西出版社,2011年第09期
[3]《职教通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4]何自然,《语言模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字:模因论;模仿;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31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提出了任务型教学、行动导向法教学、自主型教学等等,但无论采用何种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我们的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绝不能抛弃。我们的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学习意志力薄弱、学习习惯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英语更没有什么乐趣和基础,于是我把模因理论应用于我们的实用生活英语教学中。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著名科普作家,生物学家在他的著作The Selfish Gene首次提出了模因﹙meme﹚。当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的一些信息,或者重复自己的习惯,技能等行为都是在大脑中的模仿病毒在起作用-这个理论被成为模因论。我国学者何自然教授也提出了模因理论,他认为:"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要靠模仿语言来进行与别人交流、达到传播的目的。而我们中职的实用生活英语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迅速且有效地掌握一些实用的日常英语,熟记跟衣、食、住、行、玩等方面有关的单词和词组,并灵活运用一些句型,让说英语成为一件愉快、轻松的事。虽然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我们职业高中至少都学过六年以上的英语,但是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属于哑巴英语。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向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技术应用性人才,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交际手段,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这样的情况和形势下,让模因成为实用生活英语课堂上的主要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模因论在中职实用生活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我们的中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更是中职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课程,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而习得,但没有"创造力"。而中职生活英语注重的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调生活化、实用性,因此,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而有用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把何自然教授的模因论应用于生活英语的课堂,主要是以背诵、模仿和联想的方式来进行。
1、背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论采用哪一种的教学手段,语言材料的输入是必不可少,而背诵教学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将材料输入到自己的大脑,在积累了一定量的材料后,在一定的情境下再把有用的材料输出来。因此,在生活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背诵方式,无论是单词、短语、句子还是完整的对话;在课堂上背、课后背;个人背、搭档合作背。由于我们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背诵显得特别重要。他们的学习基础普遍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于小学或初中水平,他们几乎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什么乐趣,更谈不上成功感、成就感了,自卑心理严重,而通过背诵、反复操练让他们体验成功。
2、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也是语言学习的根本。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模仿方式来达到使用英语。学生可以模仿语音、语调、句子的表达等等。
3、联想:联想在词汇教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在背诵、模仿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活用英语、扩充一定的语言量。如在词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想类似的词或由这个词延伸到其它相关的词汇;在学习口语句子表达时,可以让学生联想其它情境下的相同句式的表达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二、模因论在中职实用生活英语中的运用
1、中职实用生活英语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注重英语的实用性。听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为了懂得对方说话的意思。而说则是在听的基础上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等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中职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因此在实用生活英语课堂中我们强调模仿、背诵,注重语言的输入环节。在听说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的模仿和背诵,不断强化自己的语言输入,重建自己的语言环境,增加语境感染效果,学生才能习得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英语中的重音、节奏、连读等语音现象,从而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提高自己的听说水平。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不断地让学生听单词、句子,然后跟读、自己读、同伴互换读等等,这样学生能逐渐逐渐地发现并校正自己错误的发音;通过不断地背诵单词、句子,增加英语的输入材料,从而为语言的输出"说"做好基础。只有这样经过反复地操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听说的基础保障,而我们的中职学生最缺的就是词汇量,甚至很多的学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词汇量。所以词汇教学也就显得特别关键。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模因的表现形式有单词、词组、固定结构、套用句式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在恰当的语境中背诵和模仿来学得单词、词组、、固定结构、句式等等,在以后的学习中可灵活地使用它们。
三、模因论运用后的反思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运用模因理论于实用生活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尤其是提高了自信心。
1、背诵为我们的语言输入提供了保障。我们的中职学生只有不断地强调背诵,无论单词、短句,还是小对话,才能积累一定的英语素材,为以后的使用英语提供了基础保障。
2、模仿让学生体验成功。我们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的语言使用能力,只有通过模仿去使用英语,让学生逐步体验到成功,享受到说英语的乐趣。
3、联想扩充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去理解英语。
但是,模因理论在中职实用生活英语中的运用也要讲究一些技巧和方法,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更进一步地探索。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
[2]《新课程〈下〉》,山西出版社,2011年第09期
[3]《职教通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4]何自然,《语言模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