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性和严谨性的学科,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其学习数学繁杂知识的难易度,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师一直在讨论的课题之一。本文讨论数学教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期望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数学思维
  二年级小学生因尚未形成成熟思维能力导致其学习枯燥繁杂的数学知识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不能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点,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知识,认为数学可有可无。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寻找符合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游戏化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基础,合理运用数学理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一、培养数学思维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即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准则,因此需要学生不停地学习扩充知识面,全面发展,通过知识的快速消化追求更高的学习层面,成为一名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实用型专业人才。中国“填鸭式”教育和刷题战术扼杀了许多能够多元化发展的高标准人才,使其缺失创新和数学思维能力。而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弱可以影响着一个人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多快走多远走多久,而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就要求学生有更高标准的思维能力。所以二年级学习数学的刚开始阶段,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来构建学生的学习知识体系,有助于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数学游戏化的作用
  第一,改变传统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中国的传统应试教育下,家长总是教导学生在学校好好学习,听教师的话,而教师们一般喜欢听话且表现良好的学生,长期接受此教育的中国学生,其学习思维正在受到限制,正逐步失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既可以改正传统数学学习模式的缺点,改变小学生的被“填鸭式”教学,也可以去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获得更强的学习能力。
  第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信息以及空间等概念性知识的学科,因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多种公式定理导致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枯燥和乏味,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乐趣性游戏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的数学知识点。数学的游戏化教学可以将严肃的课堂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愉悦,学生积极加入学习状态,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小学数学游戏化的具体措施
  第一,课前预习游戏化,引导数学思维。每堂数学课前的预习对于新知识点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自制力不足,轻视预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前预习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愿自动地完成预习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部编版的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长度单位》时,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并且可以根据生活常识,了解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测量一米的长度有多长,一厘米有多长,加深对于米和厘米等长度基本单位的认知概念,获知厘米和米的进率关系;也可以让学生测量家中餐桌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填写合适的单位,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与其他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于长度单位的认知。教师设计课前预习知识游戏时,要注意游戏活动与课堂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不可以只是用游戏吸引学生完成教学进度而放弃教学目标。教师也可以提前告诉家长需要预习内容,方便家长监督和配合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过程,在预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老师在后续教学的进度,为学生的争取更多的时间。
  第二,课中数学内容游戏化,培养数学思维。课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才是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知识公式认知环节。经过课前游戏化的预习,已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在这个时候数学教师就需要及时通过游戏话的活动教学来保持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教材总结和练习题训练,并配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利用趣味游戏促进教学进度,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例如,在对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观察物体(一)》上课时,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会看到物体的不同形状;学生可以理解到物体的正面、侧面、俯视的空间视图的不同。而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空间想象力完全不足,就会让有的学生感到学习的吃力,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游戏来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例如,教师让学生自己用积木拼一个形状,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最后画出老师指定的观察角度的图形,比赛谁的图形又快又对。通过游戏比赛的过程,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对图形知识的印象,理解图形不同角度会呈现的不同形态,认知清晰不混乱,教学成果显著。
  第三,课后家庭作业游戏化,强化数学思维。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少不了课后的练习巩固,可以起到加深记忆、延长遗忘周期的作用,并能让学生深刻记住数学知识,但自主的课后练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也是一场考验,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课后的游戏活动辅助小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营造轻松愉悦的练习环境,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后的巩固知识点中,通过时常锻炼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数学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完成教学部编版二年级数学单元《认识时间》时,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初步学习了时间的表达、时针和分针的表达,让学生可以正确读出和表达时间,初步接触时间观念,明白时间的重要性,那课后的巩固练习就是让学生熟悉时间的运用。对此数学教师让学生经过游戏活动,再次加强学生的记忆,例如可以让学生绘制自己的回家时刻作息表,到家时间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或者晚上睡觉的时间都可以进行表达,并且在第二天上课时,分享自己的作息表,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终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设计游戏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团队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案,提升自身數学专业素养,提高数学教学成效。学习数学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做到可以利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解玲兰.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J].数学教学通讯,2020(25):17-18.
  [2]肖刚.浅谈数学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教育,2012(7):90.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一门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克和千克》课例为例,浅谈对数感的理解,以及从不同方面提出对数感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感  素质教育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当今的重要话题。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素养。有研究表明,小学数学低年级是数感培养的敏感期和关键期。
期刊
【摘要】课后习题是统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课后习题,能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设计、运用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课后拓展能力,实现师生“双赢”,共同发展。本文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为例,探讨课后习题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使用,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统编教材;课后习题;高效课堂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六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
期刊
【摘要】只有回顾历史才能更好地发展未来,在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之中成为教育界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和传统艺术审美能力,本文则主要对河源客家传统文化进校园教学与小学音乐课堂相融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源客家传统文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教育能够轻松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重视中国文化的渗透融合,引导学生去学习了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教育领域也紧跟时代步伐,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线上教学正逐步趋于常态化。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线上优质资源的利用不仅极大范围地开阔了小学生原本狭窄的视野,更使得教师在教学时,能够将课本知识以线上与线下灵活衔接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好地吸收,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有效衔接  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教学中,
期刊
【摘要】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以学校或地方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来设定范围与方向,本文研究师生所在地的广府地域、人文文化的特征与价值,并以广府文化为基础探讨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架构、开发原则和实施模式,以达到文化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目的。  【关键词】广府文化;校本课程;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广府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是以广州为发展中心,范围涉及珠江三角洲等多地的粤式文化。它与潮汕、客家等其它岭南文化不
期刊
让学生享受写作,快乐作文,让学生的作文童心飞扬,童趣妙生,是语文教师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现实总是那样尴尬:一提起作文,学生就会皱眉,往往在一堂课的时间内,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来,要么写得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要么就是无病呻吟;再不就是前言不搭后语,杂乱无章。其实,笔者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也觉得作文是件好玩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觉得作文好玩?作为一名语
期刊
【摘要】学习错误来源于学习实践的过程,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的错误,若是能够把握教学时机,换一种角度挖掘错误的潜在价值,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探索创新的机会,使得学生的学习错误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错误;潜在价值  学习错误来自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同时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资源之一,能够准确地将学生学习的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数学阅读能力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初步阶段,因此,要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重要的起步时期,从低段、中段再到高段,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逐步增强,与此相对应的,学生所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到了小学高段,学生的解题策略和技巧更应该有所提升。有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段数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构成与
期刊
【摘要】小学高年级数学较为难的一部分就是“行程问题”,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难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行程问题”是路程、时间、速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讲这部分题目比较复杂,难以理解,但是当学生学会掌握了解题思路,遇到关于行程问题的题目也就会迎刃而解,这部分题目也会变得容易很多。  【关键词】路程;时间;速度;小学数学;解题思路  “行程问题”是三个
期刊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的习作水平是体现其语言水平的标准之一,习作教学在小学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小学中高年级的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淡漠,学生缺乏真实写作内容,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了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策略,从提供丰富的教材出发,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學生意识到习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