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分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已进入全面触屏时代,各行各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改变传统的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随着新一代通讯技术、电子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纪元时代的到来,促使教育向着开放和共享的方向迅速发展。由此而来的“微”教学的模式随之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兴起。作为“微”环境下的新生代产物,“微课”已经逐步走进了高等院校,并且逐渐在各个学科和专业教学的实践中得以应用。本文就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现状加以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和对策,以促使微课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得以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职院校;教学平台;教学有效性;调查研究
  一、微课的相关概念和溯源
  微课(Micro-lecture),顾名思义,是指微小的课程。微课的时间短,而且内容少,每节微课着重讲述一个知识点,学习者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点滴的碎片时间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独立的学习,或是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一项技能。微课中的课,可以认为是授课,亦可认为是课程,因此微课又称为微课程。
  最早提出“微课”理念的是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讲习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他于2008年秋首次提出了“微課”一词,指出微课是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提炼出课程中的核心概念,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学习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学到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相关知识。戴维·彭罗斯认为微课研发课程的关注点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并且学习方式是在线学习或是互联网学习。从此,利用点滴的琐碎时间学习单个微知识点的微课教学就此诞生。
  在国内,对于“微课”一词的理解,学者们有着不一样的说法。对这一领域最早进行研究并且下定义的是胡铁生老师。他认为微课程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的载体,其内容除了要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各项内容,还应包括教与学的相关学习资源。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的目标应该要解释某一单个知识点,表现形式要力求简练精准且为在线视频。
  二、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
  微课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教与学的方式,它在内容上非常简练精准、主题的重点上力求突出、视频形式上多样性、学习时间上是灵活机动的,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的,因此在教育界引起了相当多的关注。如何将微课教学应用到各个专业课教学中,以促进高校专业课教学的改革,由此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关注的话题。
  国外的微课发展较早,目前微课的教学模式也已经纯熟。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在《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的讲说中提及,美国某些学校的学生不在学校学习,而是在家学习可汗学院的微课视频,第二天再回到课堂由教师指导或由已经学会了的学生帮助解答。可汗学院所录制的课程视频,每段片长大约10分钟,由易到难逐步讲授所有知识点。
  国外的微课教学已经渗透到了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而国内的微课建设和发展还处于起步摸索的阶段。尽管在2011年广东佛山就举办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微课建设与国外相比不算太晚,但是在2012年12月前,只是在中小学范围内兴起,这股微课热还是没有走进高等院校。2012年后,“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与微课有关的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迅速推广,微课这个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各个教育教学领域开始受到了广泛关注。
  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至此微课开始在各大高等院校迅速发展。自微课得以推广后,就建立了专门的微课教学比赛的门户网站。通过对微课教学比赛中各项数字的统计,不难看出微课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发展迅速。资料显示到2014年8月4日,网站作品展示栏中高职高专类的微课作品有3832件。
  通过对门户网站数据的统计,除了看到微课在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参赛的视频隶属于不同学科的不同门类,整个门户网站的微课资源分散,无法形成某一门课程系统化和专题化的微课程,因此尽管通过参赛网站上的微课资源迅速增加,但是却不能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真正相融合。
  在微课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网站上的资源不够系统,另一方面高职类院校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很多教师对微课建设不甚了解,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一堂微课的制作,由此可见微课的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三、微课建设的思考
  在高职院校里微课教学能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行,能不能受到师生的认可,关键在于微课视频学生爱看与否。如何通过微课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如何能创建好的微课资源?这些都很重要,在对目前高职院校微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后,从教师如何制作微课的角度给出一些微课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1.着力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技术。高职院校微课建设中,如何建立优质的资源库至关重要。优质资源库的建立依靠优质高效的微视频,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熟练的进行微视频制作,其关键是“简练精准”的微小视频,教师能否纯熟地创建教学微课视频至关重要。
  如何使制作的微视频画面清晰并且达到高音质的效果,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加强自身信息化技术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视频的拍摄、录制和剪辑加工;第二,各高职院校积极提供相关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快速掌握视频制作技术;第三,团队合作,由专业课教师和专业微课制作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微课视频的创建。
  2.要使微视频具有生命力,就必须符合学习者的学习特征。这要求教师要具有好的业务水平和教学驾驭能力,制作的微课内容学生喜欢、喜欢学且用起来方便,这样的微课内容才能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微课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能够熟知整门课程的知识内容,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重组。
  四、结语
  当今时代,移动互联网迅速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代表,其智能手机持有率已经接近100%,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微课教学资源的制作,努力开展微课教学的应用和实践,跟上时代的发展,为触屏学习、线上学习和可视化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模式,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郑良意.开展微课程科研课题实验促进名师迅速成长[J].福建大学学报,2012(10).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4]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戚业国.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学习的益处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发现。本文具体阐述小组合作学习对自主学习的价值及意义,同时具体描述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互动;创新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新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形成和被使用,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种方法正在逐渐被教师和学生认可。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与优势  (一)提升学生参与感,调动课堂氛围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断使用到音乐课教学中,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在音乐课堂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动态化处理,通过多媒体将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设置合理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知识,提升音乐教学质量。本文从小学音乐课程的特点着手,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现
摘 要:本文以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与高中生的学习特征为依据,分析语文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从授课方式与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培养高中生的独立思维与质疑精神等语文思维予以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思维;培养  思维决定行为,而语文思维决定着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与能力。新课标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深化,推进高中教学目标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优化。高中语文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育淡化了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着重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个人身体练习”为主要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达到身体、心理的全面健康。在新课程中,体育游戏的位置就更为突出了。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游戏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游戏能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因为少年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