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F Tiger 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的效果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5 F Tiger 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单盲、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次冠状动脉造影中采用5 F Tiger Ⅰ导管不能完成显影的研究对象1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采用6 F Judkins及Amplatz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试验组80例,采用5 F Tiger Ⅰ造影导管塑形技术,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复杂冠状动脉造影原因分为A、B、C 3类:A类为左、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B类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较常规开口高或低,或开口向下、向上;C类为升主动脉较长、较宽,或较短、较细。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

试验组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X线暴露时间[(4.17±1.67)min比(4.78±1.51)min,P=0.017]、X线剂量[230(175, 275)mGy比267(230, 321)mGy, P<0.001]、对比剂剂量[(54.6±8.2)ml比(61.8±7.9)ml, P=0.001]、手术时间[21.6(18.9, 25.4)min比26.8(23.4, 31.4)min, P<0.001]和使用的导管数量[(1.30±0.56)根比(2.47±0.57)根, P=0.001]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78/80)比98.7%(78/79),P=0.567]。试验组与对照组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2.5%(2/80)比5.1%(4/79),P=0.396]和冠状动脉痉挛[1.3%(1/80)比3.8%(3/79),P=0.639]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A和C类原因的研究对象中,两组之间的X线暴露时间、X线剂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使用的导管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在C类原因的研究对象中,试验组使用的对比剂剂量少于对照组(P=0.001)。在B类原因的研究对象中,试验组的X线剂量、对比剂剂量、手术时间和使用的导管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之间的X线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

结论

对于复杂冠状动脉造影,运用5 F Tiger Ⅰ导管塑形技术与使用6 F Judkins及Amplatz导管相比造影成功率相当,且安全性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85岁的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尸检报告,分析其心肌淀粉样物质沉积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病例来源于北京医院病理科资料库中2003年2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间的系统病理解剖资料和临床资料。研究共入选年龄≥85岁且符合其他标准的HFpEF患者28例,并将年龄、性别相匹配,生前未诊断心力衰竭(心衰)且死于非心血管疾病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取左心室及
目的探讨RTA-408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Sprague Dawley大鼠主动脉VSMC,将传代培养至第5代的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培养2 d后,更换为含牛血清蛋白的培养基继续培养5 d)、AGE组(培养2d后,更换为含200 mg/L AGE的培养基继续培养5 d)、实验组(使用含100 nmol/L R
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R-21)对小鼠慢性病毒性心肌炎(CVMC)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4周龄Balb/c小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CVMC组、CVMC+miR-21抑制剂组和CVMC+同型对照组,每组各10只。首次注射柯萨奇B3病毒(CVB3)液或PBS定为第0天,研究总时间为42 d。CVMC组、CVMC+miR-21抑制剂组和CVMC+同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探讨骨保护素基因rs2073617T/C(950T/C)和rs2073618G/C(1181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易患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并辅以手工检索,纳入从建库至2017年2月28日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Embase、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骨保护素基因rs2073617T/C和rs20
目的探讨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即刻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阜外医院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经临床及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并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468例。通过病案室查询纸质或电子病历收集入选者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血压、心率、入院前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史、术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合并症等。依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