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实验稿《课标》的“统计观念”更名为“数据分析观念”,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数学核心概念之一。数据整理与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需要经过数据收集、整理、呈现和判断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将杂乱无章的数据以不遗漏、不重复、更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判断呢?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不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不引导他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那么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就无从培养起。到底如何教学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选取与生活相关的数据
  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笔者发现一年级统计教学内容,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是这样编的: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要求学生将它们理一理,书中出现了许多小猴、小猪、小狗等动物图像。学生对此虽然很熟悉也很感兴趣,但无法将此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联系。这时,教师不妨将这些动物改为各种文具,会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降水量”,虽然这一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相关,他们也能理解,但这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不是他们所熟悉的。。这时,教师不妨改成统计两个学生10岁和11岁时的身高变化数据。又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图书馆实际藏书的情况,让学生给学校提出购书建议。学生首先统计全校各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种类和相应人数,然后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再根据表中的数据展开讨论、交流,最后向学校提出合理的建议。
  只有当学生通过处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真实数据,懂得可以用数据来了解身边的现象并作出判断和预测时,才能逐步树立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根据数据作判断预测
  统计教学中,读懂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和制作图表不是统计教学的最终任务。分析研究数据,掌握事物本质,把握现象的发展态势,根据数据作出判断与预测,才是统计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通常会设计以下系列问题:从图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给学生的思考和交流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在执教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统计》课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四部动画片,让他们选出最喜欢看的一部课间播放。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这可怎么办呢?需要统计,统计什么?怎样统计呢?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中,他们最先想到举手表决,却没有准确统计出结果。然后又继续想办法,有的学生说站起来这样数得更清楚些,还有的说先在小组内统计后再汇总,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同意用投票表决的方法来统计。当数据统计出来后,《哆啦A梦》票数远远超出了其它几部。恰巧当时这个班正好有一名学生请假没来,笔者借机提问:如果这名同学也来投票表决,我们还是看《哆啦A梦》吗?学生根据数据利用简单推理也作出了判断。
  此外,注重对结论的预测与分析,可以促进学科间融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例如:统计我国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让学生知道环境遭到破坏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统计我国农村、城市移动电话使用情况,让学生感受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巨大力量;统计我国的奥运金牌总数,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
  三、对数据结论进行质疑
  信息时代,只要我们留意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书籍、互联网等,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统计数据,以及由此得出的一系列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都是可信的吗?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是合理的吗?这都需要学生作出理智的选择和分析,对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例如,下表是一个女生从出生到12岁时的身高统计表,请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推测该女生15岁时的身高。
  很多学生会根据前面的数据预测。有的说:“8岁到10岁长了10厘米,10岁到12岁长了24厘米,照这个趋势12到14岁要长30厘米,我估计她到15岁要到2米了”;有的说:“8岁到?10岁长了10厘米 ,10岁到?12岁长了24?厘米 ,12岁到14岁可能会长10厘米 ,我估计她到15岁会到180厘米”;还有的说:“到?12?岁就不怎么长了,我估计她到?15?岁差不多?170?厘米。”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从表面上看都有道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教师此时要引导学生:有时候为了更合理地预测,我们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比如,可以收集同龄人15岁的身高来帮助预测;或者把她与当地女生平均身高进行对比,根据其12岁时的身高与当地女生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及当地女生15岁的平均身高进行预测。当然,无论哪种预测都不能肯定是正确的,但会比单纯依靠这个学生以前的情况进行预测要合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去收集数据。
  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去考虑,并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也是学生思维灵活性、开放性的一种表现。
  例如,笔者在课上呈现学校图书馆上个月借阅情况统计图。其中文学类书籍借出103本,科普书158本,故事类126本,历史类120本。请学生分析数据,并为学校提出购买新书的建议。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借科普书的人数最多,所以得出要多购买科普类新书的建议。笔者及时提醒,上个月刚好是科普月,所以借科普书的学生多一些。那么,这个结论对指导购新书还科学吗?学生思考后就从学校藏书、借书人的年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不同的判断和推测。
  (作者单位:襄阳市樊城区米公小学)
其他文献
今年是肖斯塔科维奇诞生百年,各地纪念活动不少.  听莫扎特是"重温",但听肖斯塔科维奇才是真正的"发现".香港的马勒迷不少,但"肖迷"似乎不多.即使在内地,二十年前那本颇富
期刊
【摘要】曾经,人们以为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1973年首次出现的能源危机,让人们认识到能源也会枯竭,所以,解决能源危机迫在眉睫。而在能源危机中,探讨如何节电尤为重要。本文以国家能源紧缺矛盾为背景,从优化整流设计方案入手,探求提高节电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优化;整流;设计方案;节电能力  自整流装置开始在我国全面使用至今已过去了较长时间,经过近几年对整流装置在消化、引进及吸收方式上的创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但是110kV以下变电检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110kV以下变电检修中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研究,为我国电力实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减少电力检修的
9月的一个下午,人民大会堂北京厅,长征女红军战士王定国、王新兰走来了,原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李中权走来了,他们和著名电影艺术家谢铁骊、于蓝、田华紧紧握手致意,共同参加"
期刊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我们以布鲁姆认知教学目标为指导和评估原则,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合翻转课堂的不同内容分布模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突出重点设计微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学习目标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
【摘要】机械加工中,对不同机床的分类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如何编排合适的加工工艺,理想的工装夹具以及合理的加工设备,对同一种产品如何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是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本文通过对加工球阀阀杆孔来作系统的解说。  【关键字】机床;夹具选择;定位基准;加工过程  一、机床是机械加工中应用最广范的一种机加工设备  现代机械制造中,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
这里所说的微课,指教师围绕某个单一的知识点制作视频,并实施教学的教学方式。制作微课,选择恰当的话题十分关键。一般而言,选题的途径有三种。  一、抓难点  教学之前,教师要准确预测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据此选题制作微课,以及时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困难。如果这个难点又包含若干个小问题,我们就要把每一个难点作为一个选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穷人》时,让学生通过环境、人物
【摘 要】油田中很大一部分是稠油区块,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开采方式,高温监测最高测试温度达350℃以上。由于仪器工作环境恶劣,使传统的仪器无法进行有效测量。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提供了几近完美的探测性能。光纤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相比其他探测手段,这一新兴的线型应变监测手段正逐渐为各个领域的用户广为接受,石化油井由于其易燃易爆、线性结构的特点就更为适用。  【关键词】油田;井下;光纤測温;探讨  井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