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计划,逃不出自我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mail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川

  2021年秋,逃跑计划乐队推出了组建以来的第二张全长专辑《回到海洋》,距离上一张专辑整整过去了10年。10年,无论是音乐风向、行业格局,还是人生际遇,变化可以有太多太多。曾经并不介意被贴上“流行摇滚”标签的逃跑计划,再次放开手脚,在新专辑中呈现出更加当代的音乐语言和更加国际化的审美视野。与此同时,一如10年之前的《世界》,新专辑也弥漫着温暖的能量。
  作为乐队主唱,毛川相信“环境对于创作的本质性影响”。的确,新专辑的每一首歌里都能找到与家乡青岛的种种牵连。歌曲似城市,容得下所有私人情绪,又对公众开放。
  新专辑的最后一曲叫做《10th》,既是第十首歌,也有10年跨度的感悟浓缩其中。在歌中,毛川唱道:“不知道 在这一秒/有多少颗行星坠落/有没有人问过 你作为自我/是怎样的感觉/我以为 我来去自由/实际上我仍然走不出自我……”

金曲有时是种矛盾


  你也许不熟悉逃跑计划这支乐队,但一定听过“最亮的星”。这首诞生于2011年的歌曲,经过综艺选手、一线歌星的几轮翻唱,在2013年爆红,进而成为传唱大街小巷的国民金曲,从此为逃跑计划带来了知名度和源源不断的工作邀约。时至今日,它的影响力依然在线,对于一首流行歌曲来讲,这生命期可不算短。
  《夜空中最亮的星》出自逃跑计划的首张专辑《世界》。这张处女作一经问世,便斩获多个奖项,加上《夜空中最亮的星》《一万次悲伤》两首金曲加身,对于独立乐队来讲,夫复何求?当时的他们,总让人想起在世纪之交初出茅庐的英国酷玩乐队,有着温暖旋律和流行质感的逃跑计划,在北京独立乐队纷纷追求另类之美的时候,反而成了“好听”的异类,率先突破圈层界限,扎进了主流视野。
  《世界》发表之际,距离毛川第一次离开家乡远赴北京追梦,也已经过去了10年。媒体固然喜欢“一炮而红”的故事,然而在大红大紫之前,毛川和他的乐队早已积累了数百场演出经验。
  逃跑计划的前身“孔雀”乐队,从2005年组建之后就活跃在北京的各个现场。两年后,乐队更名为逃跑计划并签约厂牌,他们更是奔走在密集的演出之间,几乎不得停歇。据郑州演出场“7LIVEHOUSE”主理人沈毅回忆,逃跑计划的专场已经能卖出200张票的时候,他们依然为了节省一晚住宿费,演出完直接坐夜班火车回京。如果说“几近成名”是多数乐队的归宿,那么成就“一炮而红”的也并非只有幸运,北漂乐队该经历的苦辣酸甜,和“一万小时定律”背后的辛勤汗水,逃跑计划从没有缺席。
  对音乐人来说,金曲有时是种矛盾——天地因它而广阔,却也成了处心积虑想要超越的包袱,《夜空中最亮的星》之于逃跑计划正是如此。
  身为词曲作者,毛川坦言有一段时间会有抗拒,跟经纪人说“咱演出不唱这首了,必须得翻篇”,可没坚持多久,实在拗不过观众的强烈要求,毕竟“不偷不抢的也没什么可丢人的”,唱就唱吧。到后来每写一首歌时,毛川都要努着劲达到“最亮的星”的高度,每每想到自我期待与公众期待,压力就不打一处来。毛川自言不够努力,曾经刺激他创作的那些挣扎情绪,在人到中年时也不复存在,这一切都让万众期待的新专辑一拖再拖,更进一步推高了大家的期待值。
2018年,毛川实现骑车环澳之旅的梦想。

  毛川也是花了挺长时间,才一点点接受了心境的转变,不再强求通过痛苦碰撞为灵感出产作品。对于一直悬在头顶的金曲包袱,他也渐渐通透,时隔10年、20年再回头想,他才明白那些歌并不是一个人、一支笔写就的,而是一切因缘际会的共同作用。一心想要复制某首歌的成功,很难,也没有意义。想到这,毛川便释然了。

音樂与摩托车


  两年前,毛川从生活了十几年的北京再度“逃跑”,搬回故乡青岛定居。说来有趣,这么大个决定,契机竟是因为社保缴满5年,获得了在京买房买车的资格,他这才被迫认真考虑:要不要扎根下来做一个北京人。
  毛川成长在青岛,小时候,他受唐朝乐队的影响,迷上了吉他和摇滚乐。2000年左右,终于下定决心北上,进入了北京的迷笛学校。毕业后,他有些茫然,于是回到家乡,在一家琴行工作。但经不住朋友三番五次地劝说,毛川重返北京,之后才有了2007年前后逃跑计划的诞生。
逃跑计划的专辑《世界》《回到海洋》,迷你专辑《带我离开》和单曲《闪光的回忆》。
逃跑计划在海边演奏、创作。

  离家在外的十几年,让毛川儿时触手可及的大海成了远方的乡愁,这乡愁始终萦绕着他。故乡带给毛川的,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感受。正是这新鲜刺激、混合着过往的人生积淀,共同推动他开始了新专辑的创作。回到青岛这两年,他没事就出去吹吹海风、玩玩车,和家人同事在一起,感觉非常幸福。他尤其钟爱骑摩托车,母亲常和他感叹,幸亏中学时没让他骑摩托,否则都不知道能不能完好无损地活到现在。   一个人爱好什么,自然是其性格的写照。单看摩托车,一方面有着精密复杂的机械构成;另一方面,它又带给我们驶向荒野的无穷可能。这样的二元性,在毛川身上一览无余。
  你看逃跑计划的歌词,总有种基于宏大世界观的浪漫,星光、海洋,“日月的大小和地球的倾角”“是等太阳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每一颗眼泪,是一万道光,最昏暗的地方也变得明亮。我奔涌的暖流,寻找你的海洋”……字里行间充满着天地的比喻。即便是情歌,也要唱“但愿我永生之前,能揭晓人类真正的起源”。可再回头看歌曲创作的过程,其实远没有那么大开大合、那么潇洒。毛川坦言,他对细节的把控非常严格,在创作前期,希望尽可能多地诉诸理性;而后剩下的空间,则把浪漫填充到满。你说,这是不是与摩托车的哲学不谋而合?
  关于“逃跑计划”的名字,当初乐队是这么介绍的:“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我们无法选择。面对丑恶,面对创伤,面对死亡,事实上我们无路可逃,所以逃跑的真正意义仅存在于计划。”时至今日,毛川对世界的看法没有变——以为来去自由,实际仍然走不出自我。那么干脆就回去吧,回到海洋。
  逃跑的结果,终究还是回归生活,直面自我。这有点儿像新专辑《回到海洋》的文案中写的那样,“我们不再试图清算我们和海的关系。只要见过那片蔚蓝,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我同在”。
2019年,逃跑计划参加综艺节目《歌手》。
逃跑计划成员,从左到右依次是吉他晓东、 主唱毛川、键盘曲锐 、鼓手非凡、 贝斯手小刚。

不要跟流行死磕


  
其他文献
《碧山词研究》,很可以见出批评家的功夫。虽然,在吴则虞笺注《花外集》(附《王沂孙事迹考略》)、黃贤俊作《王碧山四考》、叶嘉莹著《碧山词析论》之后,留给批评家的题目,已经不多。  对批评家来说,碧山词研究,似乎是个难题——王沂孙姓氏不见于史乘,诗文尽佚,生卒年无考;偏偏他的交游,能够让人知道的,也只是词社中和他一起唱和的几个人。在这里,排比史料、考订史实的功夫,已经不大用得上。批评家面对的,几乎只有
我的家乡安徽郎溪县管李子叫“嘉庆子”,但从没有人说明为什么这样叫,二十多年来我一直以为不过是邑人土语,所以也只是跟着糊涂叫。直到今日翻读唐人韦述《两京新记》,在东都“嘉庆坊”条下有这样的文字:“有李树,其实甘鲜,为京都之美,故称嘉庆李。今人但言嘉庆子,盖称谓既熟,不加李亦可记也。”(此书早已亡佚,赖有学者不辞辛劳,辑残卷、校失误,此条即从《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五中辑出。)方知其源于唐代洛阳士
接受东汉“皇统屡绝,权归女主”,“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的历史教训,三国的政治家对于女性介入政治抱有特别的警惕,但是就在这样一个时代,女性却未见得如坊间所传全然没有作为,她们也自有一种特别的影响力。在“三国妇女儿童与文学”的课上,我和我的学生们就一起分享了魏武帝曹操夫人卞氏的故事。  卞氏的家乡在今天的山东临沂,她原来的职业是倡,《说文解字》说“倡”即“乐也”,就是说她是一名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艺
生存之特点,即在躁动不息。  我想到了苏童,那个困惑与尴尬的苏童。妻妾成群的历史在苏童的故事中成为一种不同形式的而又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性”嫉妒、“性”争夺。在四房姨太太的生死抗争中,陈佐仟老爷的三太太梅珊“含羞投井”、四太太颂莲精神失常;这场局外人看似梦魇的拼杀悲剧把读者与笔者带回到越来越远的真实——第二年春天,陈佐仟老爷娶了五太太文竹,这个严酷的尾声预示了人类又一场超常性的生存追逐。  从美学
二○○八年一月,广东南岭森林遭受冰灾重创。四月,来自台湾地区的著名歌手林生祥、罗思容在广州、北京等地以“每日·种树”为主题开展系列演唱之旅,用歌声赞助南岭的种树计划。《读书》编辑部借此机会邀请部分音乐界、文化界人士,就林生祥创作与演唱活动的特色与意义展开了活跃的讨论。  林生祥:  我所理解的目前美浓的状况是,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做自己该做的工作。“交工”时代的作品,对我来讲,真的是很久远很久远的事情
以色列民族诗人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我一会儿就要回答。不过,我还是先来说说数字问题。我以为只有三个诗人配得上民族诗人的称号。为数不多。试想希伯来语言的诗歌有三千年的传统,留名的诗人数以百计,“三”实在是个很小的数目。原因就在民族诗人是同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个立国的现代进程却是犹太人历史长河里很小的一段。但是对犹太人来说,这个进程却举足轻重,因而参与其间的诗人都深刻地印在了人的脑海
“华夏诗词丛书”共出了十种:前八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两种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丛书由封面设计家曹辛之设计封面,由书法家、诗人黄苗子题签,装帧、纸质、印刷均属上乘。已出版的计有:马冰山的《冰山草》、黄施民的《南窗诗钞》、李汝伦的《紫玉箫集》、黄雨的《听车楼集》、荒芜的《麻花堂集》、刘征的《霁月集》、张作斌的《逝水集》、胡希明的《三流诗集》、梁鉴江的《青琅集》、黄苗子的《牛油集》。从作品可以看出,丛
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也许到了人生最危急的时刻。政治上,他在2012年6月2日被判终身监禁,宣判之时刚过84岁生日不久。健康上,据埃及国家电视台网站6月6日发布的消息,正式入狱的穆巴拉克“病情已经恶化”,生命垂危。而他的政治对手们觉得还不够,非要对他重新审判。  审判前的监禁日子  穆巴拉克是埃及前执政党民族民主党主席,1981年10月当选第四任总统,在埃及掌权30年。2011年2月,迫于国内发生的政
唐武宗下诏,戒官僚饮宴,县官非假日,不得宴宾客、恣游宴。县令皆口颂之而心恶之。乃聚而谋。  一县令曰:“今上朝朝寒食,大臣夜夜元宵,我等幺麽小吏,辛劳王事,不得喘息,反禁宴客游宴,奈何奈何!”一县令曰:“百姓税赋,尽我等所筹。自今不再催科,彼等可再能‘元宵’‘寒食’”!又一令曰:“不催税赋,岂不自断生计?吾意可联名上表,奏明圣上,游宴之事于百姓为奢侈,于官府为公务,不宜禁。”又一令曰:“百姓商贾尚
张:现在存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无论是谁,都对目前的文化状况感到不满。似乎正是这种复杂的不满推动了“文化批评”的流行。在时下流行的文化批评中,“解构”似乎是一种最新的时髦。虽然在中国谈“解构”的人喜欢将他们的谱系直接挂在西方的解构思潮上,但他们的中国式“解构”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都与西方的解构思潮相去甚远,除了使用的一些西方解构哲学的术语。然而,这一现象本身却反映了目前文化思想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