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虹膜炎 肺结核 发现
本文通过对以虹膜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结核的阐述,叙述了不典型肺结核的表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病例1,男,25岁,农民。因眼痛﹑流泪7天,偶有咳嗽咳痰,去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查体见:睫状体充血,虹膜充血,见koeppe结节,诊断为虹膜炎。给予应用眼药水及口服药物治疗,并建议来我医院结核科就诊,排除肺结核而来诊。体格检查:T 36.3℃,意识清楚,精神好,五官端正,颈软,胸廓对称,双肺触叩诊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无胸膜磨擦音。心率68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腹软,无包块及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6次/分。胸部正侧位片:双肺纹理重,双上肺见斑片状阴影。肺CT:双肺上叶尖后段见斑片状片状阴影,边缘不清楚,密度不均匀。血常规:WBC 6.3×109/L,N 0.69,L 0.31,Hb 123g/L,BPC 254×109/L。痰涂片查抗酸杆菌(++),PPD皮试(++++)。结核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肌苷等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痰菌阴性,肺CT检查见病灶较前吸收好转。治疗12个月后治愈停药。随访3年未再复发。
病例2,女,20岁,农民。因眼痛5天去当地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虹膜炎。胸部透视见右上肺片影,为明确诊断来院就诊,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夜间盗汗,无乏力。体格检查:T 36.1℃,意识清,精神好,五官端正,颈软,胸廓正常,双肺触诊无差别,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2次/分,律整齐,心音有力且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7.2×109/L,N 0.67,L 0.33,Hb 136g/L,BPC 208×109/L。PPD皮肤试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结核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肺CT:右上肺尖后段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楚。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肌苷等药物治疗1个月,复查肺CT见病灶较前次吸收好转。治疗1年治愈停药。随访3年未再复发。
讨 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1]。近几年肺结核病疫情有所上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同样是世界上的结核病大国。1993年WHO发布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告诫各国政府和人民结核病仍是全球感染与传染病的第一“杀手”,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人类健康危机,“呼吁采取迅速行动与结核病危机进行斗争”。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自从应用WHO推荐应用的短程督导化疗以来,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2]。因此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尤为重要,典型的肺结核患者表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午后发热、夜间盗汗、乏力、体重减轻,有的患者有关节痛、关节炎,有的患者有骨髓抑制或类白血病反应,有的患者有皮肤损害,有的患者常被一些疾病掩盖,有的患者甚至什么感觉也没有,在上学或者当兵查体时发现有肺结核。因此,加强对肺结核病的认识,加强对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拓宽诊断思路,从而提高诊疗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本文通过对以虹膜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结核的阐述,叙述了不典型肺结核的表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病例1,男,25岁,农民。因眼痛﹑流泪7天,偶有咳嗽咳痰,去当地医院眼科就诊,查体见:睫状体充血,虹膜充血,见koeppe结节,诊断为虹膜炎。给予应用眼药水及口服药物治疗,并建议来我医院结核科就诊,排除肺结核而来诊。体格检查:T 36.3℃,意识清楚,精神好,五官端正,颈软,胸廓对称,双肺触叩诊无异常,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无胸膜磨擦音。心率68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腹软,无包块及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6次/分。胸部正侧位片:双肺纹理重,双上肺见斑片状阴影。肺CT:双肺上叶尖后段见斑片状片状阴影,边缘不清楚,密度不均匀。血常规:WBC 6.3×109/L,N 0.69,L 0.31,Hb 123g/L,BPC 254×109/L。痰涂片查抗酸杆菌(++),PPD皮试(++++)。结核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肌苷等药物治疗1个月后复查痰菌阴性,肺CT检查见病灶较前吸收好转。治疗12个月后治愈停药。随访3年未再复发。
病例2,女,20岁,农民。因眼痛5天去当地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虹膜炎。胸部透视见右上肺片影,为明确诊断来院就诊,患者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夜间盗汗,无乏力。体格检查:T 36.1℃,意识清,精神好,五官端正,颈软,胸廓正常,双肺触诊无差别,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2次/分,律整齐,心音有力且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血常规:WBC 7.2×109/L,N 0.67,L 0.33,Hb 136g/L,BPC 208×109/L。PPD皮肤试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阴性,结核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肾功能正常。肺CT:右上肺尖后段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楚。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肌苷等药物治疗1个月,复查肺CT见病灶较前次吸收好转。治疗1年治愈停药。随访3年未再复发。
讨 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1]。近几年肺结核病疫情有所上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同样是世界上的结核病大国。1993年WHO发布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告诫各国政府和人民结核病仍是全球感染与传染病的第一“杀手”,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人类健康危机,“呼吁采取迅速行动与结核病危机进行斗争”。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自从应用WHO推荐应用的短程督导化疗以来,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2]。因此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尤为重要,典型的肺结核患者表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胸痛、午后发热、夜间盗汗、乏力、体重减轻,有的患者有关节痛、关节炎,有的患者有骨髓抑制或类白血病反应,有的患者有皮肤损害,有的患者常被一些疾病掩盖,有的患者甚至什么感觉也没有,在上学或者当兵查体时发现有肺结核。因此,加强对肺结核病的认识,加强对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扩大知识面,拓宽诊断思路,从而提高诊疗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