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ahu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教学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学生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在初中阶段能取得长足发展。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高质量的小说阅读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及文学素养的积累都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初中小说阅读教学要求,从多方面探讨情境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情境导入,做好教学开端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好的导入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在情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定方式开展好情境导入,如恰当的音乐、有趣的故事、精彩的画面等,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我便运用了音乐导入,在课堂开始前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了一段许巍所唱的《故乡》,这时学生注意力逐渐集中到歌上来了,这时我便开始进行提问。
  师:同学们从这首《故乡》中听出了什么?
  生1:将故乡作为自己永远的港湾,对故乡又怀念又不敢面对的复杂心情。
  生2: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怀念。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来听听下一位歌手他心中的故乡。
  (播放李健所唱的《故乡山川》。)
  师:同学们从这首故乡中又听到了什么?
  生1:对故乡的美好怀念。
  生2:对现实的感叹与对心中故鄉的祝福。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在听了歌手心中的故乡后,我们一起来探索文学家心中的故乡又是哪种样子,与我们自己笔下描述的故乡又有何不同。
  借助音乐情境与问题情境导入,使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到课堂中来,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开始就创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建立了学习目标,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
  二、情境发展,在情境中学习小说
  情境导入是引子,情境发展才是教学的交响乐。通过情境发展将学生引入小说的阅读当中,然后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情境,借助相辅相成的情境教学体系,使学生更好地阅读小说,更深层次地发掘其中的内涵,以此提高小说阅读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便借助多媒体,创造了表演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加深其代入感,以此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致情节后,自由组合为五人小组,分别扮演“我”“菲利普夫妇”“于勒”,最后一个人读旁白,根据情境展开对话,初步抓住人物性格特征。接着我随机挑选五人,上讲台进行具体情境表演,依据课文内容及自己理解,重现小说画面,在学生表演中,我结合课前准备的视频资料及图片,最大程度重现当时的背景画面,再配以背景音乐,如海浪声、适当的钢琴音乐等,以此让学生产生更深的代入感。
  在表演、点评的情境模式下,完成小说阅读教学过程,表演与点评为人物解析及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打下深刻基础。通过这种以全新面貌展示的方式将小说呈现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小说阅读体验,不仅能够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小说阅读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小说阅读中以“代入”的形式,切身体验其中情感,更好地发掘小说内涵。
  三、情境升华,进一步品味小说
  通过情境导入与情境发展,学生对小说人物、故事情节、蕴含的主旨及精神情感都有了较为通透的掌握,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最终教学目的是教书育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培养道德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继续构建情境,使学生通过小说阅读学习获得某种积极的启示,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小说写出了在帝国主义与军阀统治下,旧中国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对当时制度的抗议。在学生已透彻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当时的社会,从不同角度去剖析“祥子”这一人物,并在剖析过程中与当前社会对比,既展现当前社会的阴暗面,又展现当前社会的光明面,在学生心中树立不欺压弱小、敢于与黑暗作斗争的精神,实现德育教育。
  小说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提高其学习能力,实现学科综合素养的长足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妥善处理好学生、小说文本与情境构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提高小说阅读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好小说,推动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224500)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职责就是要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而转化后进生就是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我的总结如下: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充分信任每一名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跟学生做朋友,让学生自信、快乐、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 爱护 信任 尊重 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如今江苏各地的中考作文紧随高考作文命题的动向,呈现出紧扣时代热点的特征。例如苏州市2015作文题: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这样的作文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其目的就是要学生关注社会、联系当下并发表自己的有针对性、有见解、有一定深度的观点。这也是议论文容易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先看一段优秀作文《言为心声》中的理论联系
一方面,现行"三生教育"教材是开放式的教材,有待进一步开发",三生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行阶段;另一方面,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必须接受"三农"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
文章在分析西藏高校教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利用AHP法,提出"科研"是评价教师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完善了西藏教师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追求。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从一定意义上说,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就不能与时俱进。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笔者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来谈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知之
经典的力量无穷,值得研读和仿效。通过仿写,使得精彩继续延伸,让其中的闪光点更加耀眼。引导学生通过仿效表达,抓住精彩处反复揣摩和练笔,自然产生水到渠成的语感,对指导学习和使用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仿为切入点,挖掘提炼有意义的素材和有价值的信息,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意识;以写为着力点,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练笔与经典的差距,自觉剖析原因,让语文的精彩流淌着更为鲜活的思想和鲜明的个性。  一、照例
环境资源法落实期间存在一些监管体系缺失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工作任务进展的效率,同时对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文章针对这部分障碍问题进行探讨,重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一些知识点枯燥、乏味。作为生理学教师须在生理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情感教育,拉近师生间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