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趣味无穷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28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篆刻是我国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却存在学生对篆刻文化认知较浅、缺少教材内容以及篆刻工具材料缺乏等问题,使得篆刻艺术走向式微。因此,笔者通过对篆刻教学内容及教学材料的创新,提高学生对篆刻文化艺术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素养;加入传统文化交流的内容,潜移默化地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篆刻文化;初中美术课堂;实践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所以,美术教师要积极发掘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并将其与美术课堂整合,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特色,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篆刻艺术的研究背景和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篆刻艺术,乃于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之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2]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厚重的悠久的传统文化。它丰富多彩,流派纷呈,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一枚小小的方印中包含着金石、书画、雕刻等艺术,从选石用料、选篆配篆、章法布局到运刀如笔,每一细微之处都可见作者的巧思熟虑与艺术造诣。篆刻艺术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篆刻是我国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理应得到传承和发扬,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却存在学生对篆刻文化认知较浅、缺少教材内容以及篆刻工具材料缺乏等问题,使得篆刻艺术走向式微。因此,笔者通过对篆刻教学内容及教学材料的创新,提高学生对篆刻文化艺术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素养;加入传统文化的交流,潜移默化地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可谓一举多得。
  二、发掘四会当地的篆刻文化资源,走进篆刻文化
  (一)走进“文宝斋翡翠博物馆”
  “文宝斋翡翠博物馆”位于“中国玉器之乡”——广东省四会市,是国内唯一一家展示中国翡翠历史、文化、艺术的人文博物馆。博物馆占地2000平方米,主要展示廖锦文工艺大师的玉器艺术作品。该博物馆主要分6个展区,以“文字”、“图腾”、“典故”、“文艺”、“神话”、“人物”、“教化”为主题,展示了玉器与八千年华夏文化的历史典故、人文艺术、玉德精神等方方面面。[3]四会玉雕与篆刻,一个雕刻的是图案,一个雕刻的是文字,二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带学生走进玉器博物馆,欣赏琳琅满目的玉石艺术品,感受玉石的美丽、访问四会玉石雕刻大师,了解四会玉器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对篆刻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图1——4)
  (二)博览“篆刻书林”
  到书店、图书馆查阅资料,加深学生对篆刻文化的认识、了解,为接下来的篆刻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如,《篆刻刀法百讲》《篆刻自学与欣赏》《篆刻100问》等。(图5——7)
  (三)搜索网络世界
  教师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借助网络,以“篆刻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查找相关资料。做好课前预习,把握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自己存在的困惑。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尽快的进入课堂的气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发“篆刻文化”课程
  “篆刻文化”课程就是指为实现篆刻文化教育目标而提供给学生的、经过选择和组织的活动与内容。它既包括篆刻文化课,也包括课外活动,还包括校园环境在内的隐性课程等。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篆刻文化”知識体系的特点,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初中生的篆刻课程,每个年级用六节课的时间,大约占美术总课程的30%。
  (一)赏识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进来,刚踏入一个暂新的环境,很多学生还来不及转变角色,他们的认知过程与小学生还有许多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在感知方面,七年级的学生能够有目的地观察和感知事物,但他们的知觉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笼统性、混淆性和无意性;在注意力方面,他们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还不够稳定、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在动手能力方面,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处在身心发育阶段,但个体之间发育存在差异,有些学生还是个子比较小、力气比较小,不能从事高强度、高难度的手工操作。因此,七年级的篆刻教学内容力求简单、形式生动有趣,应以欣赏古今篆刻名家范作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篆刻的兴趣,让他们初步了解“篆刻”艺术,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书写
  俗话说:“七分篆三分刻”,也就是说要学好“刻”,就必须学好“篆”。 “篆”是“刻”的基础,而“刻”是“篆”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学好篆刻这门艺术课程,就要先学好篆书的书写技法。八年级的学生身心在不断发展,思维十分活跃,但少数同学却表现出自控力不强的特点。而学习书法,可以让人静下来,培养人的细心、耐心、专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让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在八年级学生中开展软笔篆书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修心养性,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更可以为九年级的篆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临创
  九年级的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增强,性格对他们的行为影响越来越大。随着年龄与见识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越来越稳定。这一时期的学生,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迅速,他们的逻辑和抽象思维也开始增强,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日益增强,对具体形象的依赖逐渐减弱,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不断提高。无论是临刻还是创作一方印,都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就学习篆刻而言,它的过程也是先易后难,从临刻简单的白文印开始,逐渐到临刻复杂的朱文印,接着过渡到简单的创作,最后实现完全独立创作和后期的边款创作。因此,安排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临刻和创作的学习,不仅符合篆刻的学习规律,也符合九年级学生思维、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一般规律。(图8——16)   四、篆刻工具材料的创新
  篆刻的印章材料有许多种,常用的价格又能接受的有寿山石、青田石等普通石料,高档的也有鸡血石、田黄石等。这些篆刻的石料太普通常见,我们可以结合四会当地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用适合学生的工具材料。
  (一)四会玉石料
  四会是国内最大的翡翠加工基地,是“中国的玉器之乡”。四会不仅有很多玉器的加工工厂,还有很多的玉器、玉石批发市场,最著名的有玉器街、天光墟、玉博城等,为我们的课题选材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古之君子必佩玉”,历代皇帝就有使用玉作为自己的玉玺。自秦始皇开始,天子制玺,必然用玉,而非玉材质是不能制作国玺的。汉代以后,印章文化发展迅速,用玉制作的私印数量开始增多。至明清,玉印使用更加普遍,成为文人收藏的一种艺术品。[4]因此,用玉石来制作印章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我们可以尝试把玉石运用到篆刻教学中去。但是玉石的材质比较坚硬,在雕刻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伤到手,所以,教师应多加提醒学生雕刻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二)橡皮、肥皂
  橡皮和肥皂相对于石料而言,价格比较便宜、取材更加容易,十分适合学生使用。它们表面平坦,便于绘制图样,而且软硬适中,一般的小刀或美工刀都可以雕刻。在雕刻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力度,也可以省去很多繁杂的工序,相对于石刻而言时间上也短很多,适合初中阶段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练习,既节省了时间,又容易上手。
  (三)地瓜、土豆
  地瓜、土豆不仅可以作为一道美味佳肴,还可以用来进行篆刻练习,而且价格便宜,一只地瓜或土豆就可以做七八个印章,既方便又有趣,满足中学生雕刻练习的需要。陈沫吾、王源清等篆刻家小时候就有用地瓜、土豆等蔬菜上刻字,一直孜孜不倦地练习,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篆刻作品,成为一代篆刻大师。
  五、结束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不能有现代文明的诞生。在篆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尝试开发篆刻教材资源,在篆刻工具上进行创新,以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篆刻文化学习,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得学生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让篆刻这项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学生不仅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逐渐产生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2.
  [2]文宝斋翡翠博物馆 [OL]. https://baike.so.com/doc/9955590-10303129.html,2019.8.14
  [3]谢卫东.篆刻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余琳玲.杭州西湖美术文化资源寻绎与课程建构[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5]刘江.篆刻艺术赏析[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16.
  [6]刘书卿,曾翃.篆刻[M].河南:河南科學技术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诗教传统。孩子的小脑瓜里就盛开着诗的花朵,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眼里,太阳是和蔼的公公,风儿是调皮的孩子,窗户是房子的眼睛,孩子们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风儿会跑……这是孩子写诗的优势,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像是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只
【摘要】班主任要想提高班集体的自我管理的效能,首先要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并以各种教育活动为契机,唤醒学生的“小主人”意识,在教育活动中让学生出谋献策,教师在活动中充当协调者的作用,并及时给予指导意见,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齐齐荡起双桨,达到自我管理的教育境界。  【关键词】班主任魅力;自我管理;小主人意识;指导;家校互动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使学生自我认
【摘要】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学校及师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仍然存在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等误区。这迫切需要高中体育教学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适用时代发展需求,让学生重新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今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改革理念提出如何促进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应对举措,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课程标准不仅是历史课程实施的依据,也是教学效果检测的依据。对于“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这一实施建议,2018年和2019年的广东省中考历史卷中有两道非常典型的题目。  一、两道典型的中考题  1.2018年中考第2
本報综合消息 9月2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1)提高认识,压实安全责任。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学校岗位安全工作职责,把教育部、公安部提出的各项校园安全政策措施一一分解到责任人。(2)开展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各地教育部门要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开学期间全面开展一次学校安全隐患大检查。(3)加强协作,强化周
【摘要】现代化的信息教学课堂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及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具大的冲击,这里主要谈谈信息技术对突破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具有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课堂;重要性  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未来,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向
“思想引导行为。”三年前,我们学校管理团队根据学校的特点不断地思考、反复地探讨,“爱相伴,美相随”的教育理念的种子在我们石岐实验小学的校园落了地。我们决定以“爱”与“美”为亮点塑造学校品牌,弘扬“德美、行美、心美”,在三美兼具的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建设优美校园,打造丰美课堂,并为和美社区建设增光添彩,实现“爱溢课堂、爱满校园、爱暖社区”。  一、建设“美”的校园  环境在育人中起着重要的
摘 要: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进行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的体育课堂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模式简单,在培养学生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因此,要加强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的教学理念,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体育课堂;原动力  兴趣是个体在活动中对事物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21日,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小学教育组总决赛在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举行。  经过3个多月的各地初赛、全省决赛,10位获得各学科第一名的教师参与总决赛终极角逐。参赛的选手来自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10个不同的学科。经过激烈的竞争,来自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的语文学科高级教师彭才华凭借扎实的基本功、精彩的即兴演
本报综合消息 9月4日上午,佛山市教育局联合佛山市人民检察院、佛山市公安局、团市委和佛山电台在三水区白坭中心小学举行了第五个学校开学安全教育周启动仪式,佛山市教育局对防范校园暴恐事件,加强校车、消防等安全管理以及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  本次活动以预防性侵害为主题,邀请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讲师、广东省检察业务尖子、高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王文婷通过视频直播,为佛山市百万师生带来了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