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获得足够多的语文知识及能力素养的提高与发展,使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课文教学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自主学习激发阅读兴趣——有效性阅读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领路人”。可是,好多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感觉味同嚼蜡,了无兴趣。不是语文书里的课文不够生动,而是教师总让学生分析课文,没完没了地回答些无聊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快乐地、自由地、个性化地去读书。每个学生都应拥有学习和发展的自由,而“快乐、自由”是学生在阅读上最大的心愿。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特别是解放学生的读,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提供阅读目标的选择,倡导阅读方式的选择,允许合作伙伴的选择……让学生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阅读的海洋中徜徉。只有在这样一个自主的环境中,学生才能产生阅读兴趣。如教学“司马迁发奋写史记”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几条“阅读提示”: 司马迁受刑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从受酷刑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成“史记”的?这样,学生在“阅读提示”的帮助下,可以充分自主地读课文,有目的地搜集、筛选信息。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感悟,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把阅读得到的信息汇总成文章的主旨,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二、确立明确的阅读目标——有效阅读的基础
  阅读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活动,即阅读教学要确立明确的阅读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为之努力的方向及动力。在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目标的确立是基础、根本,是其他一切教学活动之源,影响着活动的进程,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怎样确立教学目标呢?新课标在“总目标”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又在每一个“阶段目标”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对课程目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了然于心,以便在教学时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现代化教学及多媒体的应用——促进阅读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教育现代化的创建成功,广大师生受益匪浅。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备,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去欣赏、聆听、模仿……使学生获得有声、有色、有形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影像、操作过程、形成再现等,让教材中的情节再现,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如我在教学《梦圆飞天》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播放了“神舟”5号飞船发射前、发射升空的过程以及发射成功时杨利伟其他工作人员的活动场景的视频。这样直观画面的渲染、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四、在活动中阅读,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教学的升华
  知识积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余映潮老师经常说:要达到的教学境界应该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余老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以活动贯穿课堂的,每一节课都是用一个简单的话题,把学生引到文中,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他曾在一次阅读课上设计了这样四个趣味阅读的环节:随便说说,细心找找,认真想想,深情背背。这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能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阅读起来,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思考文本内涵,进行语言知识的积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积累是语言积累。余老师的每节课都或多或少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益。只有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浸泡,在活跃的精神反应中积累语汇、培养语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五、真诚有效的评价——学生获得阅读的满足
  小学生阅读文章,不是学者研读作品,而是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得到满足。新的教学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了多元评价,也就是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教师应该紧紧抓住课堂评价语言这一法宝,在教学中利用文本的内容进行巧妙真诚地评价,激活学生阅读的情趣,创造美妙的语境,让课堂评价语言这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发挥其独有的魅力,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获得阅读的快乐。学生展现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与满足,就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活动中。
  有效的阅读教学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愿我们每位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寻,努力追求,力争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灵动而高效,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与满足;让我们的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升。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低年级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我从事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已有八年了,在培養一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教学中,我感到,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关键是要让学生从“能写一句话”逐步发展到“写好一句话”。因此,在教学中,我坚持遵循“起点低、坡度小、写生活”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循序渐进地设计“写好一句话”的训练内容,取得了
交流是一个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必不可少的能力,而口语交际又是人际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小学是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规范训练的关键阶段。新课标对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简单地说,交流就是听懂对方的话,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正所谓,言之有理,方能以理服人;言之有序,才能让人听清洞
静下心来,倾听语文课堂发出的声音,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把握,而忽视对作为达成语文教学目标的载体——语文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认为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内容。许多教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解读,缺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组,忽视把教材内容转化、提炼、整合为教学内容,这个过程其实是教师根据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叶圣陶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老的话启示语文教师要好好地、辩证地用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工作过的36年使我深信,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学,首先就是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世界。”他深刻地指出:“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如何让孩子们能擦亮双眼去观察世界,竖起双耳去聆听大自然,用纯洁的童心去捕捉生活呢?这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而且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调查研究,归纳观察特点    为了有针对性地进
在凤凰语文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第三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素养大赛之最:“最给力的才艺表演:13号选手的双手书法;最有创意的表演:8号选手的才艺表演《断尾巴的狼》 ,用鸡毛掸子做尾巴,令全场笑声不断,这就是创意啊!最有趣的名字:6号选手——‘小龙女’;7号选手——‘小美女’;8号选手——‘大灰狼’;12号选手——‘大姑娘美’;14号选手——‘背带裙’……”不知何时,公开课成了一场“秀”。
“课例研训模式”,因其“名师示范、同伴互动、专家引领、智慧共享、共同提高”的过程性研训特征,近年来逐步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为学科教研员、基层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互动、相长的研训平台。笔者在观摩、学习各地所开展的该项研训活动中注意到:活动更多地聚焦于“名师示范”和“专家引领”两个环节,不同程度地淡化了参训教师在这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导致了研训活动价值的流失。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两个环
“师生互动”已成为新课改以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词之一。新课改不再浓墨重彩地关注教师的“教”,更多的是细致入微地关注学生的“学”。最近笔者作为评委,观摩了市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比武内容以五年级《望月》一课为例,进行“同题异构”的说课和上课。一位教师因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娴熟的多媒体演示、出色的演讲才华在说课比赛中脱颖而出,但在上课时却因课堂中多次“冷场”而被刷下去,甚是可惜。其根本原因是
我们的先人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敏锐地感受着物候的变化。在春花、夏雨、秋风、冬雪中,先人们和大自然对话,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伟大的诗歌。中国何以成为中国?那些伟大的诗歌就是民族符号啊!那是专属我们中国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方式的记录。  一、触摸灵魂,体会心境  若要与遥隔千年的文化巨人对话,更应该了解他们的时代,了解他们的思想脉搏如何跟着命运在跳动。如果不了解诗人杜甫怀才不遇、颠沛流离的一生,怎么能读懂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只重形式,盲目跟风,全盘否定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的不良现象。究竟什么是语文课呢?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那么,如何解决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呢?    一、避
教学理念: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内可谓妇孺皆知。其想象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导读课上,我首先把“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欲望”作为本次教学的首要目标:从读目录激发学生去读未知故事的欲望;从读到一半被打断来激发学生去读未读完故事的欲望;从八戒这个有趣的人物激发学生去了解其他人物的欲望。教学环环相扣,从而引发学生在课后还会不断地持续阅读。  其次,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