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一系列有关于学生党员与学生公寓建设的问题设置,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部分学生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采访,发现原因,提出改进对策与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党员自我了解,自我反省,进一步加强与改善对学生公寓的建设。
关键词:学生党员 学生公寓建设 调查问卷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和谐的公寓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际交流能力,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他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找出学生公寓现存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建设中的薄弱之处,并指导他们利用新时代赋予的批判能力与创新能力,使之努力践行应尽的职责与义务,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党员。
1.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生活的现状与认知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每一个大学生课外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自主能力一片净土。因此加强建设学生公寓是高校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自主能力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学生公寓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不断地健康发展已经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但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学习空间少,学习氛围不浓厚,自习教室的设置未能从数量与质量上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其次学生公寓内服务类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将对大学生基本生活环境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自己的“家”,我们应该营造出一种和谐、向上、整洁的氛围,这需要学校、党组织、公寓辅导以及学生党员的积极指导,包括最广大学生的积极配合。
2.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
据调查问卷统计表明,学生公寓存在着学生学习场地不够,学习氛围不浓厚等多方面有关于学习和生活的问题。部分同学表示需要增加专业书籍的提供,提供课业的疑难指导,以及对就业及社会现状的分析指导。此外,现阶段学生公寓基础服务型设施还需调整与改善,例如学生公寓内设置公共厨房、学生公寓用电制度、送水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2.2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服务意识薄弱
据调查问卷统计表明,45.41%的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中偶尔起到带头作用;25%的则对此表示没有起到任何领导作用。(见表一)
表一: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内是否起到带头作用
项目 选项 做到了 偶尔 没感觉
人数 58 89 49
比例 29.59% 45.41% 25%
同时,学生党员不完全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4.8%;而完全没有的占到了3.57%;相较而言,只有31.63%的同学具备此项基本素质。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服务意识薄弱,缺乏艰苦锻炼的能力的现象,其服务意识的缺乏不仅降低了学生公寓良好运作的水准,更是没有树立起一个党员光辉的形象,不利于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发展。
2.3公寓辅导员与学生党员沟通与交流的欠缺
据调查问卷统计表明,有55.61%的学生党员表示,他们只有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才表现出党员的性质,但在没有约束普通时间则与普通同学无异。在学生党员中存在着不情愿加入到学生公寓建设队伍里的现象,与公寓辅导员的交流工作欠缺,不能及时让辅导员更好得了解到学生公寓的现状与发展。
2.4外部多元文化对学生公寓文化以及学生党员素质的冲击
对于学生党员基本问题的调查回复,我们可以得到有41.84%的学生党员认为他们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影响其素质的体现,但也有26.02%的同学认为这来源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在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大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表现,导致了学习与网络相冲突,沉迷于网络等多方面的问题。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大学生掌握得当,学生党员带头引领,充分利用其优点服务于公寓文化建设。
3.发挥学生党员的时代创新性并给予对学生公寓建设的对策
3.1发挥学生党员先锋作用
面对学生公寓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欠缺问题,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方可达到良好效果。学校应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公寓建设做进一步地提升与完善,提高对其的管理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学生应该注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把集体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集体管理当中。
3.2建立党员工作服务站,促进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提升
针对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服务意识薄弱的问题,建立党员服务站便是一个可考虑的选择。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党员可以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带动集体政治思想的提升,以更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帮助同学,维护学生党员形象, 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党员服务站的建立,不仅可以提升党员自身的素质,同样对学生公寓更好更方便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3创立公寓辅导员与学生党员的交流平台
学生党员可以选择定时向公寓辅导员汇报近期学生公寓内的不良现象与应该改善的方面,共同處理某些棘手的问题,促进学生公寓健康发展。公寓辅导员则可以通过开展特色的活动,辅之以学生党员的协助,吸引同学的踊跃参与,在活动期间,便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力度,了解公寓内的情况,帮助学生公寓内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3.4充分利用优秀的外部多元文化,创新学生公寓建设模式
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这一优秀的外部多元文化,协助管理学生公寓。现阶段的网络发展具有良好的势头,其有效的互动性与潮流性便成为了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有力的补充和延伸。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生活讯息,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公寓内的近期建设。
基于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部分学生党员进行的问卷调查与采访,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发现了部分问题,同时对问题的处理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但是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学生公寓的建设是个长久、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鹏奎,蒲艳梅,郑未,等.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甘肃普通本科高校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12,.
[2] 高洪荣. 网络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探析.现代商贸工业[J],2012
[3] 何小纪.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新西部[J],2012.
[4] 杨海强.浅谈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J],2011.
[5] 李力.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辽宁警专学报[J],2012.
关键词:学生党员 学生公寓建设 调查问卷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和谐的公寓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际交流能力,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他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找出学生公寓现存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建设中的薄弱之处,并指导他们利用新时代赋予的批判能力与创新能力,使之努力践行应尽的职责与义务,最终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党员。
1.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生活的现状与认知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每一个大学生课外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大学生自主能力一片净土。因此加强建设学生公寓是高校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自主能力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学生公寓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不断地健康发展已经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但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学习空间少,学习氛围不浓厚,自习教室的设置未能从数量与质量上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其次学生公寓内服务类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将对大学生基本生活环境的建设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为大学生自己的“家”,我们应该营造出一种和谐、向上、整洁的氛围,这需要学校、党组织、公寓辅导以及学生党员的积极指导,包括最广大学生的积极配合。
2.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以满足学生日常生活
据调查问卷统计表明,学生公寓存在着学生学习场地不够,学习氛围不浓厚等多方面有关于学习和生活的问题。部分同学表示需要增加专业书籍的提供,提供课业的疑难指导,以及对就业及社会现状的分析指导。此外,现阶段学生公寓基础服务型设施还需调整与改善,例如学生公寓内设置公共厨房、学生公寓用电制度、送水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
2.2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服务意识薄弱
据调查问卷统计表明,45.41%的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中偶尔起到带头作用;25%的则对此表示没有起到任何领导作用。(见表一)
表一:学生党员在学生公寓内是否起到带头作用
项目 选项 做到了 偶尔 没感觉
人数 58 89 49
比例 29.59% 45.41% 25%
同时,学生党员不完全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4.8%;而完全没有的占到了3.57%;相较而言,只有31.63%的同学具备此项基本素质。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社会服务意识薄弱,缺乏艰苦锻炼的能力的现象,其服务意识的缺乏不仅降低了学生公寓良好运作的水准,更是没有树立起一个党员光辉的形象,不利于学生党员自身素质的发展。
2.3公寓辅导员与学生党员沟通与交流的欠缺
据调查问卷统计表明,有55.61%的学生党员表示,他们只有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才表现出党员的性质,但在没有约束普通时间则与普通同学无异。在学生党员中存在着不情愿加入到学生公寓建设队伍里的现象,与公寓辅导员的交流工作欠缺,不能及时让辅导员更好得了解到学生公寓的现状与发展。
2.4外部多元文化对学生公寓文化以及学生党员素质的冲击
对于学生党员基本问题的调查回复,我们可以得到有41.84%的学生党员认为他们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影响其素质的体现,但也有26.02%的同学认为这来源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在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大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表现,导致了学习与网络相冲突,沉迷于网络等多方面的问题。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我们大学生掌握得当,学生党员带头引领,充分利用其优点服务于公寓文化建设。
3.发挥学生党员的时代创新性并给予对学生公寓建设的对策
3.1发挥学生党员先锋作用
面对学生公寓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欠缺问题,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方可达到良好效果。学校应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公寓建设做进一步地提升与完善,提高对其的管理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学生应该注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把集体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到集体管理当中。
3.2建立党员工作服务站,促进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提升
针对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服务意识薄弱的问题,建立党员服务站便是一个可考虑的选择。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党员可以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带动集体政治思想的提升,以更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帮助同学,维护学生党员形象, 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党员服务站的建立,不仅可以提升党员自身的素质,同样对学生公寓更好更方便的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3创立公寓辅导员与学生党员的交流平台
学生党员可以选择定时向公寓辅导员汇报近期学生公寓内的不良现象与应该改善的方面,共同處理某些棘手的问题,促进学生公寓健康发展。公寓辅导员则可以通过开展特色的活动,辅之以学生党员的协助,吸引同学的踊跃参与,在活动期间,便可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力度,了解公寓内的情况,帮助学生公寓内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
3.4充分利用优秀的外部多元文化,创新学生公寓建设模式
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这一优秀的外部多元文化,协助管理学生公寓。现阶段的网络发展具有良好的势头,其有效的互动性与潮流性便成为了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有力的补充和延伸。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同学们提供最新的生活讯息,助于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公寓内的近期建设。
基于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部分学生党员进行的问卷调查与采访,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发现了部分问题,同时对问题的处理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但是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学生公寓的建设是个长久、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许鹏奎,蒲艳梅,郑未,等.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甘肃普通本科高校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J],2012,.
[2] 高洪荣. 网络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探析.现代商贸工业[J],2012
[3] 何小纪.浅谈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新西部[J],2012.
[4] 杨海强.浅谈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J],2011.
[5] 李力.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辽宁警专学报[J],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