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建筑材料课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涉及建筑材料的性质和建筑材料的应用两方面的内容。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根据课程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时要抓好“讲授”这一关键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现在就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在《建筑材料》这门课教学时的心得。
  一、熟练掌握课程内容和体系,是讲好课的基础
  备课时,一定要明确每堂课讲授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提些什么问题、布置什么作业,如何板书等等,都要事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我就能讲述熟练,还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提问。
  二、加強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融会贯通
  上课时,要注意加强课程内容间彼此的联系,使学生学了此章后,能联想到彼章的内容;学到后面时,不忘前面的知识。如讲绪论这一章时,我就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建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在讲后面的章节时,再把它和前面的分类相联系,使前后内容彼此呼应,以增强彼此间的联系。这样,学生学习前面内容时不感到空泛、抽象;学到后面内容时,又能回忆起前面的知识,并且由于前后内容的彼此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理解,也加强了记忆。
  三、强调材料某种性质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材料有各种性质,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性。我讲课时特别注意阐述好材料性质产生的原因,力图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找出相应的使用场合或产生问题时能独立地找到解决措施。比如,在讲述水泥石的腐蚀时要根据腐蚀的类型和条件,总结腐蚀产生的内外原因,并据此指出防腐蚀的办法;又比如讲解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时,火山灰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本身就具有早强低、后强高、耐蚀性好和水化热小等共性,掺入了活性混合材料后,同时又由于各品种水泥掺的混合材品种不同,数量不同,使彼此间又有了属于各自的特性。如矿渣水泥的抗冻性差,耐热性好;粉煤灰水泥抗裂性好,而火山灰水泥抗渗性好等等。这样,学生的脑子里即可以理出一条主线,既加深了理解,又避免了死记硬背,还可领悟到建材课程的学习技巧。逐步培养起他们综合分析的能力和今后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技能或工作方法。
  四、多次重复深化,随时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每讲授新内容之前,都要先让学生花几分钟时间回顾一下上次所讲的内容,然后我再重复或归纳一下上次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几个简单而又必须知道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一来可以复习旧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以便于新内容的讲述,使其新旧之间不至于断档,特别对那些课后不复习的同学来说非常有作用;二来可以使学生了解课程重点,使他们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能够重点复习;三来也可以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以免提问时瞠目结舌,一无所知。
  五、加强课堂讨论,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程进行过程中,我会随时就某一问题用提问的方式展开课堂讨论,让学生们各自分组,最后由各组的组长进行总结,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启发,我本人也从中得到了收益,可谓教学相长。
  六、留好课后作业,使学生巩固并加深、加宽课堂知识
  课后作业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阅读,扩大思路,巩固并丰富已学知识。所以布置作业时,应选具有综合性和连贯性的习题,使学生必须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完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工程系
其他文献
许多初中毕业生以优异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数学成绩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一落千丈。笔者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初步总结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并进行了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等因素所造成的。一是初中教材往往内容通俗、具体,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题型少而且简单。对于不少定理没有严格的论证或以公
周敦颐为宋代理学创始人,其理学思想的研究为学术界热点,且硕果累累。而其诗则不受重视,且研究者寥寥,有感于目前其诗无校注本,因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全宋诗》第八册所收周敦颐诗之
近段时间:食品污染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固然已经引起人们的警觉,但更多未急性发作却蓄积在人体内的有害物残留,其潜伏的慢性中毒并不为一般人所重视,恰恰是这种隐形的慢性中毒
期刊
<正> 浙江省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形倾斜。西南为山地,中部是丘陵和盆地,东北则为平原。全省从北至南分布有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