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偏旁部首举例”校释(中)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篇论文针对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二册)附录二的“汉字部首举例”(636-676页),王力先生采用了部首分析的方法,举出了汉字的二十一类部首,通过对其古文字字形,同时用许慎的《说文解字》加以验证,所选择的字比较有代表性,来加以分析和阐释,但是这里也不乏有其阐述不清晰、混淆、片面或是不正确的说解,笔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补充,望能清晰阐明,还原字的本真。
  关键词:于省吾;以形为主;说文解字;王力;讹变
  一、肉部之类
  (一)胡,本义是牛脖子下垂的肉,引申为兽类脖子的垂肉,所以从肉。按:《说文》:“胡,牛顄垂也。从肉、古声。”其本义《说文》已经明确“牛顄垂”(牛下垂下来的部分)。泛指兽頜下垂肉,本为形声字。
  (二)骨字本身就是从冎(guǎ剐),从肉。段玉裁说去肉为冎(《说文》:“冎,剔人肉置其骨也。”),在肉中为骨。按:《说文》:“骨,肉之覆也。从冎有肉。”甲骨文和早期金文象骨架相支撑形,隶定为“冎”,其后加意符“肉”为“骨”,战国文字“冎”形横笔或作復笔,上部或讹为宀形。《说文》释为“从冎有肉”不确。
  二、手部之类
  (一)抑,本义是用手按低。《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说文》抑在印部,是字的俗体。按:《说文》:“抑,執按也。俗从手。”甲骨文、金文字形象从爪(或又)在人上按抑之,当是抑的古文,印、(抑)为左右反文,甲骨文左右倒反无别,故多数学者多主二者为一字,印、为会意,抑为形声字。
  (二)承,本义是双手捧着或接受。篆文作,从手,从卪(jié),从廾(gǒng)。《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承饮而进献。”(杜注:“承饮,奉觞。”)按:《说文》:“承,奉也,受也。从手从卩从廾。”甲骨文从廾承卩,象两手捧一人之形,奉之意也。西汉以后廾形下又叠加意符“手”,旧或误合丞、承二意为一,不可从也。张桂光在《古文字的形体讹变》中提到了这个字,承的甲骨文是用双手把陷在井里的人拯救出来的形象,是拯的本字,后来由于形体抄写的讹误,跪着的人腿便讹作山峰了,已经失去了其字的本义,误析字形。本为会意后加“手”形可视为形声。
  (三)叔,本义是拾。《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按:《说文》“叔,拾也,从又尗声。汝南名收芋为叔”,叔字甲骨文我们未见,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督”字可以大概看到甲骨文中叔字的原形,在观察金文中的叔字,郭沫若在《金文丛考—释叔》一文中认为:“叔的本义是拾芋。”;在古文字字形中,似乎无法表示“芋”这个字的含义。
  也是没有根据的。”;朱芳圃在《殷周金文释丛-叔》中以为:“叔象手从土中拔出木戈之形,故引申为收拾之意。”;裘锡圭在《古文字论集—释柲》以为:“甲骨文‘叔’字或於‘戈’下加‘土’,以戈掘地之意更为明显。季旭聲在《说文新証》中赞成裘老先生的说法,:“金文“叔”从又持戈,小点象土,故本义为以木樁插土。”叶玉英在《谈谈音与饰笔》中指出:
  “‘叔’字形本是从戈从又,后来加了几个饰点,后来人们就把几个饰点固定为三个,并隶定为“小”字,最后理解为从又尗声的形声字来。”笔者认为季先生的观点较准确。从其字形来看,象以戈插土,因为在早期农业社会,生产工具都特别落后,如果没有牛等牲畜的作用,只能靠人力来耕种,以木樁插土,然后放种子于土中,很适合当时的农业条件。
  (四)取,本义是拿,拿来用。《论语·阳货》:“取瑟而歌。”《孟子·告子上》:“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按:《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甲骨文从又取耳,《说文》引《周礼》、《司马法》,表示古代战胜敌人,割取首级谓之“聝”其后改取左耳谓之“聝”,“取”字所以从又取耳。故为会意字。
  (五)受,本义是接过来。“受”字《说文》入(biào)部,甲骨文受作,这是一人的手拿着东西交给另一人的手,中间是舟字,舟不是船,而是盛物器。按:《说文》:“受,相付也。从 ,舟省声。”季旭昇认为“段玉裁以为:‘概许必有所受之’确实不确,但舟形甚大,似不可能以只手授受。疑‘受’字本为登舟授手,人登舟时重心不稳,授手他人,以便搀扶耳,后引申为物之授受。”在陈初生的《金文常用字典》中,记载:“李孝定认为舟乃是槃的古文,从,从凡(槃),会相付、授受之意。”笔者认为前者较合理些,舟在早期是很普通的交通工具,较合常理,古文字音义互训。故会意兼形声字
  (六)放,字本义是逐,最初也可能与鞭打有关。《说文》另立放部。按:《说文》:“放,逐也。
  从攴,方声。”根据古文字字形,从攴,与鞭打有关,怀疑应该是用棍棒驱逐之意,该是会意兼形声字,《说文》释为形声似不确。
  三、结语
  此篇论文是对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附录二中“汉字部首举例”中第四、五类(肉部、手部)部首的部分分析,笔者根据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等的分析来确定了字的本义及其使用范围,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794-795.
  [2]徐中舒.怎样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古文字研究[M].中华书局,1986(15):2-3.
  [3]季旭昇.说文新証[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董莲池.古文字无倾头“夭”字说,古文字研究[M].中华书局,2006(26)491-495.
其他文献
摘 要:英汉视译效果与英语阅读效率都是为文意的快速理解服务的,从心理认知层面来说,英汉视译和英语阅读效率都是用于高效激活认知主体动态整合现存非语言心理空间和高效激活认知主体现存非语言心理空间而创生新的非语言心理空间的。而在语言的理解过程中,句子的加工过程是一个立体、显性的过程,阅读的回视率和理解的清晰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理解过程。本文将对阅读效率对英汉视译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
1rn周到一向精明,但这次惨败在妻子手里.rn民间明白人云:七八点钟回家,穷鬼;九十点钟回家,酒鬼;十一二点钟回家,赌鬼;一两点钟回家,色鬼.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那女人可是真够
摘 要: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对死亡的思索,死亡主题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书写对象。从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生态哲学观念,生者与死者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朱玛拜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探讨哈萨克族作家笔下独特的民族死亡观念,进而推动哈萨克文学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朱玛拜;哈萨克文学;死亡意识  朱玛拜·比拉勒生于1941年,新疆额敏县人。1956年开始创作,是一位以哈萨克语创作的作家,先后出版了《深山新貌》、《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心内科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进行协同护理模式干
期刊
叶伟信导演的电影《叶问1》、《叶问2》和王家卫导演十年磨一剑而成的《一代宗师》等作品,都曾经因其出色的艺术表现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今年播出的长篇电视剧《叶问》
摘 要:新闻媒体能够为人们传递众多的信息与资料,对于促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新闻媒体面向国际化发展,相应的,英语新闻翻译的需求也开始扩大。跨文化意识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性,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必须要加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做好翻译工作。本文就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
在南陵路口有一家为大的超布,超市里的营业员是清一色的小姑娘,小姑娘们没事就从同事中评出了两个最性感的人,一个是清清,另一个是二蓝.
目的 观察NgR基因沉默细胞-PLGA共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2只,建立脊髓T9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支架组(A组)、骨髓间充质
摘 要:欧·亨利创作的《麦琪的礼物》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小说用一个小故事反映出19世纪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歌颂小说主人公夫妻真挚的爱情和善良的品德。本文旨在剖析《麦琪的礼物》中“麦琪”等意象的内涵,进一步梳理作者在构建小说结构时的思路。  关键词:《麦琪的礼物》;意象  一、小说背景  欧·亨利(O.Henry,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出生在19世纪美国一个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