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角色定位及转型策略分析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1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以及移动网络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开始进行融合,携手共赢,新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中的广播媒体必然受到巨大压力以及媒体市场的严峻考验。广播编辑必须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并且不断创新媒体理念和编辑思维,积极学习和灵活应用各类新媒体技术,才能实现完美转型,为受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广播新闻内容及媒体服务。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角色定位及转型策略展开一定深入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角色定位;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44
  毋庸置疑,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堪称是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受众和媒体用户接收信息、发布信息、传播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各类新闻信息与资讯报道拥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广阔的范畴以及更多元的途径。广播编辑想要从容面对新媒体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让自身编辑工作更加高质、高效,充分满足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的不同需求与更高要求,就必须要进行全新的角色定位,进而实现完美转型,让自身编辑水平和编辑能力能够与新媒体进行完美融合,进而获取更多受众和媒体用户的支持与好评,全面促进广播媒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解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角色定位
  1.1 广播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堪称为“稿件组织者”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内容呈现出“海量化”、“碎片化”、“个性化”的鲜明特点,并且各类信息拥有了更加便捷化的传播路径和方式。上述情况对于传统广播编辑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倘若广播编辑能够积极寻找最佳应对策略与方式,必然能够将挑战转变为机遇,提升自身编辑理念与编辑水准。因此,广播编辑需要能够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与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编辑只能够在相对有限的信息资源与新闻素材上开展编辑工作大不相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编辑自身拥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支持,完全可以借助自身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与良好的新闻判断力在“海量化”的网络资源中搜索和查找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进而通过精心筛选、判断与整合,将各类信息用精炼、准确、创新的方式进行编辑整理与信息传播。与此同时,赋予各类信息较为深刻的社会内涵与社会价值,强化受众与媒体用户的热议度与关注度。这就需要广播编辑能够积极稳定的发挥出“稿件组织者”的重要作用,对日常组稿、整合、编辑、传播等各项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与升级,全面提高广播新闻稿件的水平和层次,充分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于广播报道的不同喜好与口味。
  1.2 广播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堪称“事件评论者”
  传统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自身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必然会束缚于传统采编流程的各种约束,并且也会受到空间、时间以及传播渠道等不同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此,广大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以及聆听各类报道过程中,可能会对各类新闻事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无法形成自我判断与甄别,结果导致受众对一些新闻事件产生了一些歧义以及不公正的认知与看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播新闻的传播与推广方式产生质的改变。在传统广播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已经出现了针对广播新闻内容的评论、点赞、留言、转发等各项全新功能。广播编辑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积极为受众和媒体用户“答疑解惑”,进而让广播编辑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事件评论者”,充分发挥出广播编辑自身优秀的解答和评论作用。
  1.3 广播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堪称“舆论引导者”
  除了上述两大角色定位之外,廣播编辑在新媒体时代也堪称为新闻报道工作中重要的“舆论引导者”。新媒体时代,各类新闻信息以及新闻报道都将接受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的议论、点评、点赞以及二次转发,让广大受众也能积极参与到新闻报道和传播的过程之中。而广大受众以及媒体用户针对新闻事件展开评价的主观态度与广播编辑在日常新闻采编过程中展现出的工作态度存在密切的、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针对一些较为较敏感的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广播编辑自身需要确保信息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真实性,并且要保持一个绝对中立、客观、积极的态度进行评论与分析,进而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舆论引导者”。能够保证舆论的正向化发展,站在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角度进行舆论引导,始终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媒体正能量。
  2. 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的创新化转型策略与路径
  2.1 广播编辑应当具有主动出击的创新化编辑理念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虽然广播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面临来自各类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的强势冲击和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广播编辑也拥有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想要提升自身编辑水平与综合实力,形成完美转型,广播编辑需要具有一种主动出击的创新化编辑理念与编辑思路,进而在日常新闻采编、报道与传播过程中能够主动挖掘和寻找到优秀新闻线索与新闻素材。具体来讲,广播编辑在日常广播新闻主题策划过程中,需要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海量化”信息资讯进行快速、迅捷、精准的筛选与判断。进而能够在一个最短时间内高效化、出色化的选取最具热点和热议度的新闻话题与新闻素材,进行新闻编辑与整合工作,并且自身需要拥有一个创新化的新闻采编意识,能够将当前百姓群众所最为关注、关心的民生焦点话题做精、做实、做深,进而为广大受众与媒体用户在第一时间提供最佳的广播新闻服务,增强自身媒体黏性,积累更多数量的媒体用户。   2.2 广播编辑应秉承“内容为王”的新闻编辑原则
  广播编辑想要在新媒体时代形成完美转型,不断创新编辑思路与编辑方法,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就应当始终秉承与坚守“内容为王”的新闻编辑主体原则和工作理念。因此,广播编辑自身需要拥有极高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与新闻职业操守,能够针对新媒体时代各类新闻信息与报道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与精心筛选。实事求是的讲,新媒体时代,同一新闻事件在不同媒体的报道策略与报道形式下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与分歧性。但毋庸置疑,针对各类重要事件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民生大计的方针政策而言,绝大多数受众和媒体用户必然会信赖传统媒体“三驾马车”——广播、电视、报纸的新闻报道。鉴于此,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想要形成完美转型,彰显自身媒体权威性、公信力与影响力,广播编辑就必须确保自身新闻编辑工作的真实性、客观性与时效性。在针对各类专题新闻、突发事件、重要会议、重要采访过程中能够精准、细致、全面的针对事件起因、发展、结果、后续等不同阶段进行深度报道,注重对新闻采编内容上的可读性与生动性,进而让广大受众能够对广播媒体的创新报道理念和方式更加认可、喜爱与支持。
  2.3 广播编辑应灵活熟练掌握各类先进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编辑在完美转型的实践过程中决不能故步自封、不求上进,而是应当主动积极的学习新媒体的优势与长处。也就是说,广播编辑应当灵活、熟练、详尽的掌握各类先进新媒体技术,展现出良好的融合能力与创新意识,进而让自身编辑思维能够更加与时俱进,更加新意十足,更具亲民效果。举例说明,针对新媒体时代百姓群众最为喜爱和最为关注的民生新闻编辑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编辑,其自身完全可以创新思想,借助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将相关新闻报道的最新动态以及最新信息发布在广播媒体的官方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上,进而形成针对广大受众和媒体用户的“提前预热”。并且能够借助新媒体平台和广大网友、热心听众、粉丝拥趸形成积极的交流、沟通和互动。与此同时,广播编辑也可以在日常各类新闻采编与报道过程中形成“跨界合作”,主动与报刊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或者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体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和借助其他传统媒体和各类新媒体的传播速度、粉丝数量与热议关注度进行自身新闻节目的推广与宣传。进而让优质的广播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完美展现出应有的“品牌效应”,全力打造优质的“金牌栏目”,让广播新闻报道以及媒体服务更具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2.4 广播编辑应当借助多渠道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除了上述几大创新转型策略与有效路径之外,广播编辑想要在新媒体时代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编辑水平与积累更加丰富的编辑实战经验,还需要借助多途径、多渠道来全面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进而让更多受众和媒体用户能够参与到新闻编辑与报道各项工作之中,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亲密度。比如说,广播编辑可以在广播节目的播出与宣传推广过程中设置一些热议度较高的“广播话题”,进而方便受众与粉丝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例如,通过投票方式、现场连线、幸运抽奖、在线互动等多元化方式完美实现与媒体用户的互动。再比如说,广播编辑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展开相应的有奖问卷调查,充分搜集和掌握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用户对于哪些新闻题材和信息内容感兴趣、关注度高。广播编辑进而有的放矢的加以重视和强调,在日常新闻筛选、整合、编辑与推广过程中能够完美实现“众口难调调众口”的最高媒體服务水准,让更多的受众与媒体用户能够重新认识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新闻报道的新方式,给予广播媒体更高的好评度和喜爱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面临重重挑战与严峻考验,广播编辑想要重新做好角色定位,形成创新化的完美转型,就必须要创新思想,保持良好的政治觉悟与媒体素养,并且始终坚守“内容为王”的编辑原则和宗旨,虚心学习新媒体技术,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拓宽信息传播渠道,进而通过不懈努力与钻研,寻找出更为科学化、有效化的转型路径与策略,力争让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新闻报道质量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冯立华.刍议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20(14):142-143.
  [2]苏立军.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角色定位及转型策略分析[J].传媒论坛,2019,2(14):29.
  [3]张杨梓.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再定位探析构建[J].传媒论坛,2019,2(22):53-54.
  [4]李昂.新媒体时代广播编辑角色定位及转型策略[J].中国报业,2018(12):89.
  [5]李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6):191-192.
其他文献
非有意生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Unintentionally produced persistent prganic pollutants,UP-POPs)主要来自于固体废物焚烧、金属冶炼及再生等热相关工业。不同热相关工业使用原料、热处理工艺、尾气净化技术等千差万别,致使其排放污染物类型及含量均具有较大差异,现有资料主要集中于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Fs),关于其它UP-
硝酸盐氮(NO_3~--N)是水体中典型的无机污染物之一,过量的摄入NO_3~--N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综合征)的发生。生物反硝化法能够将NO_3~--N还原为N_2,具有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生成的优点,但仍存在生物脱氮前期微生物活性低、降解速率慢、水力停留时间长等问题。因此,有效提高生物脱氮效率是目前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提高生物脱氮效率的问题提出两大类解决方法,第一类是组合脱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pollutants,VOCs)是复合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在众多VOCs处理方法中,生物法具有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正愈发引起关注。但生物法净化缺氧废气时,由于电子受体和电子传递速率的限制,往往净化效率偏低。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技术中,粘附在电极表面的微生物能够将产生的电子
【摘要】在电视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与记者工作中经常会具有采访的环节,采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和观众的认可度。因此,在现实工作中,播音主持人和记者一定要重视采访工作,并注重将一些采访技巧运用到实践采访工作当中,运用适当的采访形式、提出恰当的采访问题,能够机智的应对采访中突发的状况,保证电视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电视节目的制作质量,满足大众的观看需求。  【关键词】播音员主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已逐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型的移动终端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各个行业伴随着技术改革的发展均取得不错的收益,同时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现如今,在智能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的编辑工作中开始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对于现阶段广播电视台的编辑来说,怎样把握住机遇面对已经到来的挑战,并且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合理加入新媒体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媒体领域在不断的调整创新当中,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融媒体时代,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信息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需要传统广播电视机新闻应坚持新时代下的创新要求,尽快实现媒体的转型。同时新闻记者作为推动广播电视新闻领域发展的核心因素,应迅速转变自身的角色,并在融媒体时代的影响下积极创新,开
期刊
【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进步的大背景之下各地区的广播电视台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方向,不仅给观众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也提升了观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衍生了新媒体行业的崛起,这对广播电视台的运行与发展产生冲突。为了保证广播电视台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广播电视台编辑应当改变工作现状,结合现在的工作实况对工作内容作出改变,达到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台影响力的工作目的。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台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积极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融媒体是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在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采编业务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业务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挑战、问题以及机遇进行解析,并对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采编业务的新要求进行研究,以促进融媒体时代相关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新闻行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场采访对新闻记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场采访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与媒体重视。尤其是对于现场采访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分析了新闻记者现场采访工作的现状以及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从而为新闻记者如何做好现场采访工作提出参考。  【关键词】新闻记者;现场采访工作;采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了。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新闻消息的主要媒介,这就对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确保新闻消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作为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编辑意识,这样既能够有效提升节目质量,而且还可以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期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价值。本文将会对培养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意义进行简单介绍,并重点探究了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