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与和平奖的尴尬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道理上说,和平奖应该脱离政治,完全从人性和人道主义角度去考虑,否则必然会有失偏颇。然而,“和平”二字往往摆脱不了政治,这便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尴尬。
  10月14日,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简称IPCC)。
  这是一个“大热”与“黑马”的组合,获奖后两者的表现也是大相径庭。
  戈尔在第一时间发表了修辞严谨的书面声明,承诺将奖金捐给自己创办的“气候保护联盟”。“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们整个星球确实面临一种紧急状态。气候危机并非政治性的危机,而是对全人类的道义和精神挑战。”
  另一个得奖者则缺乏准备。“我绝对没有想到我们会获奖,真的,这使我们感到不知所措。”IPCC主席拉杰德拉·帕乔里说。
  
  戈尔的贡献
  
  诺贝尔委员会说,戈尔是“让全球懂得必须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贡献最大的个人”。
  2006年5月,戈尔投资并担任主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首映。影片串联了发生于全球的灾难现象,从冰架坍塌到土地焦灼,从失去循环能力的洋流到动植物的灭绝,呈现出种种蝴蝶效应背后的真相——人类制造的温室效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毁灭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影片的内容,其实是一个重复了至少1000次的演讲,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两个月就影响了两百万人,出乎意料地获得高票房,还赢得了两项奥斯卡奖。如同诺贝尔委员会的说法:“他在影片、演说、讲课中提及的气候变化警告,大大提升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
  “戈尔先生在本片中完全脱离了政治性演讲的外壳,充分地展示了他的个人魅力,以一种幽默而又客观的态度给观众们罗列了种种事实,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到了最后,所有的观众都被让人难以忘怀的画面深深打动,以至于都坐不住了。”《真相》的导演古根海姆评价说。
  然而,环保并不是《真相》的惟一主题。它还是戈尔的个人史——一个政治家为了环境保护不断遭遇非议,甚至断送了总统梦。
  影片中,戈尔在1992年竞选副总统时,被老布什嘲笑为“臭氧人”,完全脱离美国的生活实际。那时的选民,对“温室效应”一词还十分生疏。
  2000年大选,戈尔声称要限制煤炭工业以优化环境,这让煤炭工业发达的西弗吉尼亚州的选民很不高兴,结果他们把5张选票都给了小布什。一位白宫高级职员感叹说:“这简直是一场建立在燃煤基础上的胜利。”
  在这些交错的影像片段中,戈尔突出了失意政客的身份。
  众所周知,美国是温室效应的最大肇事国。然而布什政府认为,过多的环保措施可能抑制经济增长,所以拒绝签署各国为阻止全球变暖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在攻击当局政策时,戈尔没有吝啬言辞。
  浓烈的政治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警世意味,也给怀疑论者留下了口实。
  德国之声评论说,戈尔的纪录片所表现的是地球气候变暖,但更多的却是戈尔本人;没有戈尔,该片不过是众多科教影片中的一个。
  除去《真相》,戈尔还组织了一场名为“拯救地球”的超大型音乐会。音乐会在悉尼、东京、上海、汉堡、伦敦、约翰内斯堡、里约热内卢和纽约同一天举行,150位歌星24小时不间断演出。
  反贫困演唱会的组织者鲍博·吉尔多夫认为,戈尔的精力用错了地方:“为什么他要组织这个演唱会?为了让我们知道温室效应吗?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问题很多年了。”
  
  矛盾的标准
  
  不同于戈尔,IPCC的获奖实至名归。
  “对于IPCC得到诺贝尔奖,我们是非常认同的。IPCC为各国提供了详细的科学论证和减排的依据。过去十几年里,‘绿色和平’一直支持IPCC的工作。”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办公室项目和传讯总监卢思骋对本刊说。
  就连对环保持有怀疑态度的著名学者、哥本哈根商务学院副教授隆伯格,也认为诺贝尔委员会公正地把和平奖授予了艰苦工作的科学家。
  IPCC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8年共同成立的委员会。至今,IPCC已出台4份评估报告,科学地阐释气候变化问题的成因、影响和对策。
  其中,1990年发表的第一次评估报告成为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促使联合国大会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5年发表的第二次评估报告则为《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做出贡献。
  最新的报告指出,委员会“高度地确信”(即有90%的可能性),自175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原因之一。
  “和平奖颁给了IPCC,这是最重要的。至于戈尔,我们不能完全否认他的纪录片在宣传气候变化方面有正面作用。”卢思骋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也不愿妄言“非议”,但倾向性已经十分明显。
  来自政治圈的批评就十分尖锐了。“我们认为,因为拍了一部关于气候的电影就把奖颁给戈尔是很奇怪的。”挪威进步党的哈吉塞瑟说。
  对于评选标准是否合理的敏感问题,IPCC方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该组织秘书处的副秘书刘健对本刊坦言,他们与戈尔的工作有根本区别。“戈尔做的是类似科学普及的事情,提高公众对环境变化的意识。IPCC是一个气候变化研究的科学团体,必须坚持中立原则,不会刻意地去推动某种观点,而是将报告提供给政府和团体,是否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完全取决于后者。”
  不少人还注意到,戈尔的《真相》与IPCC的报告存在矛盾之处。
  例如,戈尔告诉世界,在本世纪海平面将会上升20英尺(约6米)。而IPCC的结论是,本世纪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只会在半英尺到两英尺左右。
  “我虽然没有看过戈尔的片子,但可以判断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他也许引用了IPCC的旧数据,又或者参照了其他机构的结论。”刘健对本刊说。
  有消息说,英国高等法院在10月10日做出裁决:英国学校在放映《难以忽视的真相》时,应该就影片中存在的9个科学谬误做出解释。
  
  尴尬的时机
  
  今年12月,联合国将在印尼巴厘岛开始《京都议定书》后续协定谈判,这对于全球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颁给美国的前任副总统,反映了他们对美国现政府的态度。关键不在于戈尔应否得奖,而在于能否使美国回到《京都议定书》的谈判中来。” 卢思骋对本刊说。
  传统的观点则认为,和平奖应该脱离政治,完全从人性和人道主义角度去考虑,否则必然会有失偏颇。
  美国2008年的总统选举实际上已经开始,这也使戈尔的获奖又多了几分尴尬。
  “这全是政治手段,是为了干涉美国政坛,这很可耻。美国即将举行总统选举,大家都知道戈尔想要参选。”法国前社会党教育部长阿雷格赫说。
  德国之声也认为,评委们在此时提醒美国人——如果当年戈尔能当上总统,那么今天美国定会签署《京都议定书》,伊拉克战争也许根本就不会爆发——这是不合时宜的。
  这几天,戈尔获奖的政治效应还在持续。前总统卡特和数家民间组织都呼吁他出山参选。
  不过,戈尔的一些顾问告诉美联社记者,获奖不会增加戈尔出马的可能性,反而使他对白宫更加没有兴趣,因为现在他拥有了一个辉煌的国际舞台,加入总统选举的“肉搏战”只会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光环”褪色。
  也许这应该算是个好消息。
其他文献
“台湾新电影”是台湾电影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页篇章,杨德昌在这段历史中占据着不是最重要但却不可或缺的地位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成功,主要由两股影坛新势力汇聚而成。自1982年台湾影坛陆续出现十几位新锐导演,虽也有所谓“本土派”与“留洋派”之分,但他们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既是同事又是朋友,在银幕上下都留下不少的佳话。  若加以细分,同是1982年出品的《光阴的故事》和《小毕的故事》可以视为两组新锐
中国社会的贫弱及其在人特身上刻下的创伤,始终没有影片中找到任何确实、有力的表现。而正是这些现实,才是霍元甲精武精神的来源和依托。    “陪着爸妈—起去看霍师傅”,一位朋友就这样完成了本年度的最后一次隆重观影。无疑,《霍元甲》是一部近年来少见的老少皆宜的片子:它打斗激烈、画面刺激——吸引了年轻人的眼球(当然,中老年人的眼球也得到了暴力按摩),同时又在政治上保持正确——满足了众多朋友的正义感和道德感
当萨科齐用“生硬”的方式赞美兵马俑时,人们可以确定,法国总统的中国行将是一次愉快的访问。更何况,这位新科总统首次以元首身份访华,就抱了价值200亿欧元的经贸合同回家。  三天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一个务实的法国总统,但人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他将给中法关系、乃至中欧关系带来的具体变化——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告别了希拉克和施罗德的中欧关系,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观察家将过去十几年形容为中欧关系
自2002年招拍挂制度开始,开发商们就摸索出了一套在招拍挂制度的程序下,“变相协议出让”的方式。决定土地归属的不是公平的市场,也不是政府苦心营造的招拍挂制度,而是交易中的默契。这一情况在2007年仍然继续    2007年中国土地市场的一个热闹场景,是土地价格在招拍挂中不断被刷新着纪录。各地的“地王”纪录陆续被房地产上市企业(H股和A股)刷新:上半年北辰实业和城开联合斥资92亿天价在长沙拿地,刷新
黑龙江黑河读者资某来电说:我发现许多孩子发烧感冒去医院看病,医生都要求进行“扎手指”验血,请问这是为什么?  答資某读者:  “扎手指”验血是进行血常规化验的步骤。不能小看血常规化验对感冒用药的指导意义,导致孩子感冒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和支原体这几大类,血常规检验既有助于医生判断是何种致病微生物侵袭孩子,从而对症下药,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此外,不少疾病的早期表现与感冒类似,简单的血常规检查可
细数萨科齐出任法国总统以来的外交大手笔,最令人关注的当属他在9月底向美国媒体透露全面重返北约的意图。  目前,法国是北约成员国,也是北约的创始国之一。法国重返北约的问题是指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即北约防务计划委员会和核计划小组。  这条消息之所以在法国朝野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萨科齐此举试图颠覆戴高乐的遗产。而一旦法国全面回归北约,将意味着法国外交和安保政策的重大转变。  长期关注欧洲防务问题的布
陈永贵由一个农民,而跻身中南海,的的确确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气候需要。而其时的大寨已不是生产典型,而是政治典型,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典型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原本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小山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3年夏天大寨遭遇洪灾后,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不向国家伸手等待救济,而是与天斗与地斗,三战狼窝掌,展示了大寨人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英雄主义
2007年末尾,本刊与唐楷(北京)市场调查有限公司联手,以北京常住人口为主,采取街头问卷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小规模的“时间”探察。共有584人接受访问,绝大部分是北京企、事业单位的普通职员,少数为中高级管理人员;70%以上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绝大部分月薪在1000~4000元之间。  他们每周的实际工作时间是48小时,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是7.55小时。绝大部分处于竞日忙碌的状态,77%的人碰到等
4个月的时间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从“单防”转为了“双防”,预示着一个通胀压力日趋严峻时期的来临    对外界而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于11月27日传递出的“双防”信号只是一种官方的正式“追认”,因为在那之前一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已经在新加坡访问期间公开表示,为了使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两个防止:一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二是防止物价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
除了仍然在草地上比赛,以及男单冠军仍然叫罗杰·费德勒之外,端详过去两周于伦敦举行的温布尔登公开赛,我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它说——你变了!    在过去120多年的温网赛历程中,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彻底地表现出百年传统向无情现实臣服的谦卑态度。温网首次实行男女同酬,它也是最后一个男女奖金平等的大满贯赛事;一向坚守古旧保守之风的赛事组织者,今年还首次引入了高科技的“鹰眼”系统:大雨也许是最富温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