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涡轮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是个稀罕玩意儿,从早期的上海大众帕萨特的1.8T,到现在大众全系都有的TSI,都让中国的寻常老百姓知道了带“T”的发动机更有劲儿。近年来在降低燃油消耗和CO2排放的双重压力下,很多欧美汽车品牌为了挖掘传统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也都在大力推广涡轮增压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追赶合资品牌的自主品牌自然不能无动于衷,纷纷通过或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等途径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尽管自主品牌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和高品质、高技术还有些差距,但不可否认这几年它们进步非常快,在外观内饰设计、动力总成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篇文章的立意,并非盲目为自主品牌摇旗呐喊,而是希望通过专业编辑的观察和体验,向消费者客观地介绍这两款自主品牌涡轮增压车型的实际性能和驾驶体验,毕竟自主品牌在性价比方面几乎是无敌的,一款好开省油、动力充沛的家用轿车,对很多资金并不宽裕的消费者,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再简单介绍一下涡轮增压。这其实不是很新的技术,早在1905年就通过了专利申请。它通过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废气推动涡轮转动,将更多空气压入发动机参与燃烧,这样单位时间内就可以比普通自然吸气发动机做更多的功,因此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功率更强扭矩更大,燃烧效率的提升也就相当于降低了油耗。不过,早期的涡轮增压技术并不完善,因此带来一些使用上的问题,诸如动力迟滞和冷却润滑,这些问题随着材料、空气动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的发展,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自主品牌也确实到了拿出点成果的时候。本文两款装备了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不仅能够获得大排量发动机的动力优势和相对经济的油耗,也能在税费方面帮助车主节省开销,比如本文涉及的两款车均能享受3000元的国家节能补贴。
  长城C50 全系标配1.5T涡轮增压发动机
  C50整体性能均衡,没有明显弱项,期待自动挡车型
  C50是长城旗下继C30之后第二款家用轿车,全系车型标配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5挡手动变速器,暂时还没有自动挡。这个车儒雅的外形我是比较认可的,不像以往自主品牌要么山寨要么乡土,挺有大家风范,只是车尾的设计不够生动,简单了点。车身前后都带有“C50T”的字样,尤其是“T”,仿照大众用了鲜红色涂装,将自己装了涡轮增压的身份彰显了出来。车身的尺寸分别为长4650mm、宽1755mm、高1455mm,轴距有2700mm,算是比较宽大的紧凑型车,车内空间完全能满足一般三口之家的需求。
  车内的设计符合国人的视觉审美需求。能够看得出,长城对C50的内饰下了很大功夫,上深下浅的颜色搭配、双层仪表设计以及装配水平都令人满意,相对于它的价位来说,这个水准和十几万的车相比也就差了一点点。配置方面,我相信C50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比合资品牌同等价位的车,C50提供的配置绝对是物超所值了。方向盘小巧称手,集成的定速巡航系统是标配。9万块钱的顶配车型,包括了自动空调、前排电加热、DVD、导航、蓝牙以及倒车影像,中档车型也有天窗和胎压监测。
  涡轮增压对动力提升明显,低转速扭矩有些不足
  我们重点关注这款车的动力系统。和2013年第1期介绍过的长城V80相同,C50的1.5T发动机也是那款由自家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加装涡轮增压器并经过强化、调校最终进化而来的GW4G15T,应用了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最大功率98kW,最大扭矩188Nm,数据和普通的1.8L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差不多,和大众1.4TSI相比最大功率相当,最大扭矩要弱了30多Nm,毕竟大众的TSI还多了一个缸内直喷。实际驾驶方面,这个车很好开,1.5T发动机和5挡手动变速器搭配得非常平顺,动力传输流畅。起步后转速提升到1800rpm左右扭矩就到了最大值并能保持到四五千转,可以放心地升挡或提速。变速器换挡很省力,离合器接合也自然流畅,加到合适的速度一直走,没有什么问题。动力从转速接近两千转开始就会随着涡轮增压器的发力汹涌而来,加速非常有劲儿,动力随叫随到。这就是涡轮增压的妙处,你可以想象彼时彼刻涡轮在废气的推动下,正努力地疯狂运转,向发动机里头压气参与燃烧......但是,路况一般都不会这么理想,你时不时地需要减速减挡,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堵车。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当速度比较低尤其是用二挡滑行、速度逐渐降低的时候,转速如果降到了两千以下,发动机低转速扭矩不足的情况就发生了,动力有点哆嗦,这时如果你想给发动机补点油,但前车挡在那里,无法提速;可硬降到1挡又不合适,有经验的驾驶员都知道,手挡在这种情况下硬降到1挡,速度都会“当”一下降下来,顿挫感极强。我的做法是摘空挡稍微等一下,能走了就加点油挂二挡忍着,直到越过扭矩不足的转速区间,不能走就1挡甚至停车,尽管空挡滑行在驾驶员考驾照时被绝对禁止,但低速时稍微用一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总之,长城C50的动力流畅、加速有力,唯一的弱项在于某些情况下低转速扭力不足。
  比亚迪G6 TID是目前自主品牌在传统动力领域的最高成就
  G6是比亚迪倾全力打造的中级轿车,它最为核心的价值是“TID”动力系统,这三个字母代表“TI”发动机和“D”变速器。按类型区分,比亚迪的TID和大众的“TSI DSG”完全对等,整合了目前最为流行的缸内直喷、涡轮增压以及双离合变速器。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又是山寨吗?如果非要戴着有色眼镜指责自主品牌,我只能说能在核心技术领域“山寨”也是相当了不起的。TID是目前自主品牌在传统动力领域的最高成就,而它就装备在了G6这款顶配车型也不过11.58万元的车型上。G6有6款车型,最低配的两款车型价格在8万元上下,装备了2.0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另外4款车型统一使用了1.5TI发动机,其中顶配的两款才是与双离合变速器的金牌组合。
  TID动力组合动力澎湃,传输流畅,DCT低速不够机敏
  从资料上看,比亚迪宣称TI发动机是一款运用了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分层燃烧、可变正时气门技术的全铝合金发动机,技术阵容非常华丽。试驾车装备了无钥匙启动,进车后按键即可点火。比亚迪没有给自家的双离合起个专门的名字,而是直接用了工程学术界对双离合变速器的基本称谓: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它具有6个挡位。起步后动力的接合过程平顺,在通畅的路况正常加油提速,变速器换挡过程自然流畅,没有什么顿挫。和其他涡轮增压发动机类似,发动机扭矩从1500rpm开始就攀升,你能够感受到汹涌澎湃的动力,提速非常有力。这款排量仅有1.5L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13 kW,超过常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扭矩则有240Nm,区间从1750rpm一直到3500rpm,非常符合日常用车的加速需求。在某些低速情况时,TID的动力输出有些迟钝,好像变速器在思索用哪个挡位比较合适,应变能力不够机敏。
  双离合变速器的优点在于兼备手动变速器的机械结构和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一个挡位脱开,另一个挡位同步接合,中间的空置时间极短(比亚迪资料显示其换挡时间在0.2s以内),这样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加速能力,一方面节省了油耗。因为大众的DSG质量问题,比亚迪的双离合也引发了我们的关注,据了解,比亚迪的DTC虽然也是干式设计,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生类似的问题。
  车载装备极为完备,独家彰显IT制造业实力
  比亚迪是电池领域的霸主,也代工很多大品牌电子产品包括苹果,这种功力也体现在了G6身上。仪表盘中央时速表两侧是两个华丽的4.3英寸TFT液晶屏,效果一流,能够全方位呈现温度、整车平均车速、平均油耗、燃油消耗量、行驶时间、续驶里程等行驶信息。中控台的按键排列整齐,并都带有中文标示,尊重中国消费者。系统桌面的设计风格虽然简洁但不低档,还提供了日程提醒这种应用。触摸屏的手感很好,灵敏精确,完全超越了不少合资品牌,比如大众。各种舒适性装备非常齐全,例如定速巡航、无钥匙启动、博世九代ESP ECS、HAC上坡辅助、可视倒车影像(带转向引导)、右前轮盲区可视(左上图)、自动调整氙气大灯、双区空调、蓝牙免提、前排电加热......非常惊叹比亚迪能在这种价位做到这么多的配置。
其他文献
每到年初,盘点上一年的重大事件都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但不得不说,它对于接下来的一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想提及的是一位伟人的离去——Senator Sergio Pininfarina先生是意大利设计、工业、文化和政治圈内的大师级人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凡的影响力,他的成就和个人魅力令我终生景仰,愿他安息。  现在,我们无法直截了当地回答过去的一年究竟是好还是坏,因为这取决于人们所关
人们都说,一款新车的诞生,是经过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进行无数的斗争,才最终得以实现的,所以工程师和设计师通常都没办法做朋友。不过,在意大利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这样的矛盾,因为在学习阶段,双方就已经开始在教授的带领下接受对方了。  在开始约这篇稿子的时候,其实我还真是拒绝的,我拒绝是因为目前我在都灵学习的汽车专业课程可能还不足以支撑起一篇以讨论汽车专业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文章。当齐勇告诉我可以加特技的时候,d
在这次全新沃尔沃S60L的试车过程中,我总能看到组织者精心准备的来自宜家的各式小物件,包括产品说明会时用来装一些内饰材料的玻璃罐子,甚至还有车上预备的袋装小零食。这当然不是巧合了,沃尔沃也同样来自北欧,瑞典。沃尔沃具备了典型的北欧气质:技术、品质和设计都足以支撑其豪华品牌的定位,却又不像那些德系品牌那么高高在上,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感到很亲切——可不是因为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了我才这么说的,它给我的认知
尽管时下在国内各类SUV车型大行其道,但轿车市场的份额依旧坚挺,各个厂商依旧在有条不紊地推陈出新,现在雷诺全新一代梅甘娜三厢版和宝马1系三厢版极有可能落户国产,不知道各位读者看好这两款车吗?  上一代雷诺梅甘娜三厢版被称为Fluence,中文名叫做“风朗”,这是雷诺针对发展中国家开发的紧凑型轿车,此前我们也对这款进口车有过深入报道。实际上进口到国内的风朗产自韩国,并且由雷诺控股的三星汽车代工。随着
最大赢家  戴姆勒与雷诺-日产联盟成立新联盟  签约时间:2010年4月7日  合作范围:  1.小型车及轻型商用车平台共享  2.小型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技术共享  3.电动驱动系统联合开发  4.零部件、物流和生产领域合作  之所以时至今日我们还以戴姆勒和雷诺-日产结盟为话题,并将其排在第一位,就是因为这三家企业经过五年的磨合和耕耘,现在已经结出了不少果实。  毫无疑问,将这三家车企联系在一起的纽
无线充电这个叫法都听好多年了,可一直没有水果手机什么事,就连天生拥有该功能的安卓机器进行相关产品推进,速度也始终不够理想。现在,Mophie终于憋不住推出了无线充电产品,继 Galaxy S7、S7 Edge 之后,紧接着又为 iPhone 6、6s 系列推出了一款几乎支持当下所有无线充电标准(主要是 Qi 和 Powermat)的 Juice Pack Wireless 保护套。水果粉们终于可以
11月8日,长城润滑油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2015年度收官站在北京中汽联赛道举行,东风本田车队的谢欣哲夺得超级量产车组冠军。捷凯车队的王日昇夺得超级杯组冠军。中国量产车组方面,北京现代纵横车队张汉标夺得第一回合冠军,北汽绅宝车队的黄若涵夺得第二回合冠军。各项年度冠军也随之决出:超级量产车组,东风悦达起亚夺得年度厂商杯冠军,年度车手冠军被长安福特车队的甄卓伟夺得。超级杯组,上海大众333车队张
近日,邓禄普轮胎专供豪华SUV车型使用的SP SPORT MAXX 050 推出了4个新国产规格,以供更多用户选择。SP SPORT MAXX 050 于2015年在中国市场首度推出,是针对豪华SUV的车型性能特点及用户的驾驶需求,而进行设计研发的高性能轮胎产品。本次新增的4个规格分别为:245/45R20 99V、255/45R20 101W、255/45R19 100V、275/55R19 1
在目前的整个通用乘用车产品体系中,个人对CT6的印象应该算是最好的了。也没有什么具体原因,可能就是直觉吧。不知道特朗普对CT6的印象怎么样?估计将来他上任后的座驾也跟CT6长得差不多,凯迪拉克也利于这个元素大力推广了自己的品牌。我们倒是认为特朗普到时候肯定会说:“做总统简直太难了,这是我坐过最差的车!”这个事儿一码归一码,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特朗普,肯定认为白宫修的不怎么样,至于汽车倒未必。  我之前
SUV市场是长城汽车安身立命之本。做了很多年SUV之后,今年或许会成为长城汽车发展史上一个很关键的节点。关键的原 因就是哈弗H8。这款车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哈弗品牌本身,还关乎整个自主品牌汽车的形象。在其它自主品牌淡化多品牌的今年,长城反而将SUV产品划分出来,高调建立哈弗子品牌。这样的一个品牌要撑起来,必须要有高端车,H8正是今年品牌的主角。  不管之前的成熟产品卖得有多好,市场份额有多大,这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