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串”让数学复习课“趣”起来——《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复习设计与思考

来源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rn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rn[教学过程]rn一、吹泡泡比赛中回忆算法算式放在泡泡中,一个一个泡泡呈现,一个一个地进行口算.rn1.吹出得数.rn2.针对“15-9”复习算法.rn算法一:15-9=10-9+5=6,即平时说的“破十法”.rn算法二:想( )+9=15,即想加算减.rn算法三:15-9=15-5-4=6即我们平时说的“平十法”.
其他文献
六上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要素实质上是积极联想的能力。“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学习者如果能主动、积极地产生联想,就会深化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六年级学生通过学习和把握“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从而在思维领域获得发展和提升,这对顺利迈向初中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rn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0页.rn[教学过程]rn一、知识关联,引发猜想rn1.回忆比的各部分名称,寻找知识关联点.rn师:我们前面学习了比,关于比,你有哪些了解?rn生:比有
期刊
【教学目标】1.运用字源、字理等方法识记生字“暮、瑟”,会写“暮、吟”。2.引导在多形式、有层次的诵读中想象画面美,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背诵古诗。3.引导品味古诗中“日、月”意象,发展思维,感悟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之情。
“教什么、怎么教才有实效”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一节课40分钟,如何合理巧妙地运用,实现教育实效的最大化?一堂课,如果局限于一篇课文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立体构筑教学内容的意识,要在体现课文的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它的教学价值,建构一个丰富的文本群。
[教学内容]rn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rn[教学过程]rn●教学片断一:rn师:(课件出示象棋)同学们,这是中国象棋.象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
期刊
[教学内容]rn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 58页第四单元第5课时.rn[教学目标]rn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建构乘加、乘减模型理解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方法,体会运算顺序
期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黄河文化研究重点课题《近现代黄河地理景观与中华文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936年的东征,未洗长征征尘的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给山西乃至华北八千万人民极大的鼓舞,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建立华北根据地。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坚守在黄河西岸的陕北,直到最后全部完成在陕北的革命任务。山陕峡谷中的渡口记得红军的足